有经验的宝妈们,你们是怎么给宝宝们断母乳的,又要怎么断呢?

小花生成长记



断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而又艰难的里程碑,这代表着TA从婴儿时期的单一饮食向成人膳食踏出第一步。


可以说,从完全靠吃母乳到断奶,这期间的甜与苦,只有经历过的妈妈们,才会深有体会。但断奶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么,如何科学、轻松地实现断奶,让宝宝顺利地度过断奶期,这不仅需要妈妈们做好一些断奶前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妈妈学习一些断奶的技巧和方式以及耐心和坚持。

01

断奶前,妈妈们需要了解的。


1. 断奶妈妈需要避开的坑:

首先,妈妈们要明白,科学、轻松、循序渐进的断奶方式才是王道。


那些所谓的抹辣椒、芥末、苦瓜汁等偏方,或者送孩子回老家一段时间、妈妈去旅游等通过隔离的“粗暴式”的断奶方式是根本不可行的。


可能在短时间内,能成功给孩子断奶了,但是也给孩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心理伤害,这是不可逆的,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事实上,这种通过“母子隔离”的方式断奶,对妈妈和宝宝都是折磨,尤其是宝宝骤然和妈妈分开,会变得焦虑不安、安全感降低,有时还会生病,实在是断奶的下下策。


2. 选择最合适的断奶时机:

关于断母乳这件事,无须特定断母乳的时间,根据宝宝和妈妈的情况而定,一般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会自动脱离母乳(通常发生在2/3岁以后)。


所以,如果问我最合适的断奶时机,我觉得自然离乳才是最高境界!


  • 什么是自然离乳?

以宝宝为主导的离乳称为自然离乳,以妈妈为主导的离乳称为引导离乳。我宝宝一岁三个月,由于自己母乳比较少,6个月回归职场以后,就开始混合喂养了,最近刚刚断母乳,算是自然离乳吧,觉得还挺轻松的。


当然,自然离乳是最好的断奶方式,但自然离乳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所以,如果等不到自然离乳,当然也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断奶。


目前最为常见的离乳方式是引导离乳,即妈妈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回归职场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等等,需要断奶,从而开始引导孩子慢慢的离乳。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来讨论如何科学断奶,实现“无泪断奶”。

02

学会科学断奶,妈妈需要做这些准备。

妈妈想要引导宝宝离乳,那么妈妈必然是掌握着“主导权”的一方。所以,在打算断奶前,要先考量宝宝和妈妈是否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 宝宝方面:

①营养需求(配方奶+辅食):日间营养摄入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②活动(室内+室外):除了必要的进食、睡眠外,宝宝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总归一句话,就是宝宝“身心健康”。


  • 妈妈方面:

戒奶前的思想准备:对断奶这件事,首先要放宽心态,不要有负担,戒骄戒躁,保持平常心,不要觉得痛苦,而且要有信心能给予宝宝除母乳以外的安抚方式。


  • 戒奶前的准备工作: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适应奶粉和奶瓶,接受辅食。最重要的是,要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戒奶之前,母乳除了是宝宝食物的来源之外,也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主要途径,所以,要保证戒奶后这个安全感更不能缺失。


总之,对于一个身心健康的宝宝,只要妈妈觉得不想继续喂了,也有能力在离乳后为宝宝提供科学的膳食,并且有信心继续和宝宝维持良好的精神互动。那么,随时可以实施离乳。

03

如何通过“无泪”的方式,实现科学断乳?

“无泪”断奶,最关键的是在宝宝的“安全感”,这3个字上。传统的隔离式断奶,妈妈痛苦,宝宝也痛苦;辣椒涂奶头,更是损宝不利妈。


科学离乳的方式,提倡由妈妈陪伴宝宝一起度过,让宝宝停止吃奶的同时,从妈妈身上获取足够的情感支持与抚慰,妈妈也会不因与宝宝分离而焦虑和愧疚。


由于题主没说明她家的宝宝多大想断奶,所以,奕妈在这里就根据不同月龄宝宝,提供不同离乳方式。


1. 6个月以下的宝宝: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奕妈是不建议断奶的。因为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各大权威机构建议:宝宝6个月内需要纯母乳喂养,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到1岁,最好是2岁或2岁以上。


如因特殊原因必须断奶,可参照6个月~1.5岁这个月龄的断奶方法。


  • 6个月~1.5岁:

1)及时添加辅食:宝宝在6个月左右,妈妈就应该根据情况,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后,食物种类慢慢开始丰富了。


在快 1 岁的时候,日常食物已经可以提供给宝宝大部分的能量,以满足他的营养需求,不要让宝宝感到肚子饿或口渴,这样就不会吵着要吃奶所以很多妈妈都会在宝宝 1 岁以后开始试着断母乳。


2)提前让宝宝适应奶粉奶瓶:妈妈在断母乳前,要提前让宝宝适应奶瓶奶粉喂养,9个月后的宝宝跳过奶瓶,直接用吸管杯或鸭嘴杯。


3)减少喂养次数:在原有喂奶时间先瓶喂30mL,然后母乳喂养。每隔一周增加50mL瓶喂。先减少白天的母乳亲喂。


由于宝宝在晚上睡觉前和早晨醒来的时候,依赖感会比较强,所以建议最先断中午的那顿母乳然后再断晚上睡前和早上醒来的两顿母乳,再减少夜间的。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让宝宝在哺乳前吃些辅食或者喝点配方奶,一般 2~3 天后,就可以完全取代掉中午的哺乳。


这样慢慢地断奶,可以让妈妈的乳汁量缓缓下降,减少胀奶的不适。

4)试着让宝宝接受并学会使用其他进食工具,比如奶瓶、杯子或小勺:

可以在他嘴唇或舌头上滴几滴母乳,或者在奶嘴上沾一些母乳;也可以让宝宝用杯子喝母乳,帮助他适应杯子。


如果宝宝接近 1 岁了,就应该让他逐渐戒掉奶瓶,用杯子喝奶。


  • 1.5~2岁:

1)转移注意力:可以在宝宝习惯吃奶的时间,带去外面玩耍,或用别的方式吸引注意力。逐渐培养不吃奶的习惯。


2)坚持配方奶喂养为辅:但对 2 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奶类依然是很重要的食物。所以,断母乳后,要让宝宝继续喝配方奶。


  • 2岁以上:

1)转移注意力,鼓励式离乳:可以通过绘本、对话等形式,鼓励宝宝自己放弃吃奶,但不要强求。如果宝宝成功了,一定要予以鼓励,必要时可以来点物质奖励。

奕妈小贴士:

无论宝宝是处于哪个月龄断奶,妈妈们断奶是都不要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人,那就是宝爸。要让宝爸参与进来,因为育儿不仅是妈妈个人的事,也是爸妈双方的共同的责任。


爸爸可以增加照料宝宝的时间,例如宝宝早上醒来时带他起床吃早餐,半夜醒来时哄他入睡,白天空闲时带他出去玩。


这样既可以和宝宝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还能减少他在断奶期对妈妈的依赖。

奕妈温馨提醒:

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暂缓断奶:

  • 当宝宝生病不舒服的时候,例如:感冒,发烧,长牙,鹅口疮等;


  • 当家庭环境发生变化,主要照顾者发生变化,家庭发生重大事件等一系列会影响孩子情绪的事件发生时;

  • 当妈妈在进行引导离乳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哭闹不止,拒不接受,并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


04

断奶后,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

1. 首先,3岁以内,提倡多摄入奶类。断奶后也要保证奶量摄入,1岁内可喝配方奶粉,1岁后适当引入鲜奶、酸奶等奶源。


2. 其次,保证白天的营养摄入足够,尤其是1岁半前断奶、吃夜奶的宝宝,断奶前就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 最后,断奶后,有的宝宝会直接变成吃货,有的会有短期厌食现象。不论如何,都要遵守宝宝的意愿,按时提供餐食,但不强迫摄入,也不超量供应。宝宝过胖或者过瘦都不利于健康。

总结:母乳喂养,是妈妈此生与宝宝的一段最亲密无间的时光,想当初实现母乳喂养的我,感到多么幸福与自豪啊,但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离乳也终将会到来,当妈妈的应该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独立,才是我们最父母做的最骄傲自豪的事。


以上,便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对母乳喂养以及对断奶的理解及感受,希望能帮到宝妈。


我是奕妈,职场妈妈&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爱小暖男,专注孕产及宝宝护理、教育、成长知识分享,欢迎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一起借鉴,育儿路上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