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让你思考“情为何物”

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这一词句,打动了历代多少痴男怨女,遂成千古名句。

若此句用于正在热播的《大明风华》中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那或许可以说,世间情为何物,可以弃干戈,泯世仇,化恨为爱,变敌为友。

在《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是朱棣皇帝宠爱的皇孙,而孙若微是“靖难遗孤“,视朱棣为杀父仇人,两人分属不同阶层,势同你死我活,这样的土壤能长出爱情之花吗?

孙若微是有使命的。“靖难之变”中她的父母惨遭杀害,她和妹妹虽然逃过一劫,但却骨肉离散。十年后她长大成人,潜伏入京,其使命就是行刺皇帝朱棣,为父母和“靖难之变”的被害者报仇。

朱瞻基身为朱棣最寄予厚望的皇孙,其使命更大,他要彻底清查行刺皇帝的“逆贼”,巩固祖父打下的江山,将来他要成为大明的天子,延续大明的国柞。


《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让你思考“情为何物”

两人的使命针锋相对,水火不融。但就是这样一对青年男女,在履行各自的使命时相遇、相斗,最后相爱了。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虽然不再是家族的世仇,却是两个不共戴天的身份:一个是“叛逆”之后,一个是皇室宠孙。他们有爱,可以化解这座大山,但皇帝可以吗?皇室可以吗?整个政治生态都不能允许。

若问世间情为何物,那就是将不可以变为可以,或者现世不可以,那就在来世变为可以。

于是,一个甘冒皇孙地位被黜、天子前程尽毁的人生风险,依然情无反顾;一个不惧“逆贼”身份暴露,招引杀身之祸的生命危机,仍然专情不移……

就这样,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大明风华》成为了岁末年初大热的电视剧;同时人们也在关注,在真实的历史中,是否真有朱瞻基和孙若微其人?是否真有这样一段皇孙与“逆党”曲折跌宕的爱情故事?

2

朱瞻基,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史称明宣宗。

朱瞻基出生时就被赋予了权力的色彩。据说,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在古代,大圭是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象征着权力。

当晚,朱瞻基降生了。朱棣联想到梦中的情景,莫非朱元璋所赐所言,所指的正是这个小孙子?他马上跑去看孙子,高兴得直呼:“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正是由于那个梦境,朱瞻基的降生促成了正处于“削藩”困扰中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了建文皇帝,登上了皇位,成为永乐皇帝,也成为了朱瞻基的皇祖父。

也正是由于那个梦境,朱棣对这个皇孙寄予厚望,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还经常带他去狩猎,远征漠北时也将他带在身边,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朱瞻基有个能征善战的爷,还有个仁心宅厚的爹。他的爹朱高炽虽然身胖体虚,不被两个强悍的弟弟待见,其仁政的理念在朱棣时代也未能施展,但对儿子朱瞻基的影响却是存在的。事实上,朱高炽后来登基为皇帝,虽然不到一年就崩逝了,但其推行的仁政却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

在朱棣和朱高炽的厚爱和栽培之下,朱瞻基不负所望,治国理政才干出众,文史知识丰富,艺术上也颇有造诣,成为了永乐政坛的一颗新星。

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正式立为皇太孙。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开启了宣德王朝。


《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让你思考“情为何物”

在治国理政上,朱瞻基既展示了爷爷的勇敢果断,也展示了父亲的宽厚仁政。

他起兵粉碎了二叔朱高煦谋反的阴谋,逼其弃城投降;他逼迫三叔朱高燧交出兵权,消除了动乱的隐患,明初几任皇帝都解决不了的藩王问题,在朱瞻基的政治智慧和铁腕治理下得到了解决,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局面。

他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重用人才,这段时期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时期,被称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瞻基有过两个皇后,一个是胡善祥,正是《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但她在历史上不是“靖难遗孤“,而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她先是被选为皇太孙妃,朱瞻基登基后立为皇后。胡善祥以贤德闻名,但朱瞻基并不喜欢她,所以在登基第三年就以她不生儿子为由,令其辞去皇后之位,让她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据《明史》记,胡善祥“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

朱瞻基为什么要废了贤惠的胡善祥的皇后位呢?是因为他真正喜欢的,是孙氏。

3

朱瞻基第二个立的皇后是孙氏,也就是《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原型。

历史中,孙氏也不是“靖难遗孤“,和胡善祥也不是姐妹关系,她的父亲是山东邹平永城县主簿孙忠,一个小官。

孙氏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聪明伶俐,被朱瞻基的外婆彭城伯夫人看中,选入宫内,与朱瞻基朝夕相处,青梅竹马,感情很深。朱瞻基做皇帝后,虽然孙氏仅为贵妃,但朱瞻基对她宠爱有加,最后以孙氏生有儿子为由,让孙氏取代未生儿子的胡善祥,立为皇后。


《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让你思考“情为何物”

《明史》有个记载,说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已子”,意思是说孙氏是将宫女所怀的朱瞻基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借此上位。此说因缺乏证据,且书为清人所编,所以历来大有争议,不排除人们因同情胡皇后“无过被废”而编造的。

历史对孙氏的正面评价,主要是在朱瞻基死后,面对瓦剌大军进犯,明朝空前危机时,她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维护了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

朱瞻基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1435年1月31日)逝世,终年38岁。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史称英宗。英宗缺少父亲的智慧和才干,直接导致在位时出现了“两变“,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和政治的安定。

一是“土木之变“。1449年7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煽惑下,不顾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等群臣劝谏,一意孤行,执意北上征伐瓦剌,结果大败,25万大军几近覆没,英宗本人也被俘虏。瓦剌大军直逼京城,朝野人心惶惶,众多大臣主张放弃京城南迁。

在这危急关头,孙太后站出来,否决了南迁的提案。她知道如果没有皇帝,北京终将无法防守,所以做出了由英宗的异母弟弟朱祁钰继位的决定,史称景泰帝,同时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北京防卫,终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因此度过了一次生死考验。

二是“夺门之变“。由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同意释放朱祁镇回京。朱祁钰担心皇位不保,所以朱祁镇回京后,立即将其软禁。七年后朱祁钰病重,英宗仍被囚,在大明江山面临无主可能发生动乱的危急关头,孙太后再次起了关键作用,在她的默许下,大臣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立英宗复位。

作为朱瞻基的爱妃,孙氏历经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其历史功绩褒贬不一。但在朱瞻基的眼里,她是“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朱瞻基死后,她挺郕王、护北京、救亡社稷、参与夺门、复正统,其政治智慧和果敢作风有史可证。《明史》有个记载,说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已子”,意思是说孙氏是将宫女所怀的朱瞻基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借此上位。此说因缺乏证据,且书为清人所编,所以历来大有争议,不排除人们因同情胡皇后“无过被废”而编造的。


《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爱情故事,让你思考“情为何物”

《大明风华》仍在热播中,朱瞻基与孙若微的爱情故事仍在演绎中。将历史人物与剧中人物相比对照,也许看起来会更有趣味,而对“情为何物”的理解,说不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