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遇到美军就不好使了,这是为什么?

thfghfg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并不是刺刀战术有多么引以为傲,而是因为日本国家资源匮乏,工业生产能力相对于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来说非常差。就拿钢产量来说,当时日本是560万吨的钢产量,而美国是6000万吨,相差了10倍,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武器生产能力,反应到战场上,就是双方弹药量的差距,只能说日本能生产的弹药太少,往往不够用,不得不提倡近身打肉搏战的战术。而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强,不愁没有弹药,自然能远距离解决问题就远距离解决问题了,干嘛要近身肉搏战呢?

我们先看看双方士兵的一般装备。

美军单兵装备

美军单兵装备当时一般是汤姆逊冲锋枪和M3冲锋枪。

汤姆逊冲锋枪,使用的子弹为45口径手枪子弹。汤姆逊初始载弹为30发,搭配扩容弹夹后载弹数量可达到50发。M3冲锋枪,它发射0.45英寸(11.43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头之初速为280米/秒,有效射程为200米,理论射速为450发/分,由30发弹匣供弹,是汤姆逊冲锋枪的改进版。

同时,美军在遇到近战的时候,冲锋枪子弹打完了,也会用手枪进行攻击,至于和日本人打肉搏战,那是在实在不得不肉搏了才会和日军肉搏。

总之,美军的战术就是,尽量不肉搏,能用子弹解决问题的就用子弹解决问题。

日军单兵装备

二战时期的日军单兵一般是三八式步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三八大盖,为了发挥刺刀术的威力,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在各国纷纷将步枪缩短以适应新战术需要的时候,被予以保留。三八式步枪的枪身全长就有127.6厘米,如果再加上30式刺刀,其长度可以达到166.3厘米,是二战里最长的步枪。

这种枪相对于冲锋枪来说,优点在于射程远,能达到460米左右,精度比较高,但是弹药数量少,弹匣为5发子弹,同时射速比起冲锋枪就慢很多了,打一下还要拉动一下扳机,不如冲锋枪,直接扣动扳机,子弹就不断地射了出来。

日军在二战时期和美军的差距,不但在单兵装备上,还在部队的重武器装备上都相去甚远,如果是远距离交战,美军的炮火优势往往是压倒性的,所以日军要获胜就往往只能选择近战,要么是龟缩在防御阵地等着美军来进攻,要么就是主动发起常用的夜袭,从而出现和美军近战的机会。但是在近战中,美军的冲锋枪射速极快,日军的三八大盖射速太慢,基本用不上,于是就在三八大盖前面加了刺刀用于近身肉搏。而美军基本不喜欢肉搏,直接用火力解决问题。

由于美军火力往往太猛,真正能冲上前和美军近身搏斗的日军往往很少,大多数基本在冲锋的路上就被火力消灭了。

因此综合以上来说,日军的刺刀战术对付美军基本用处不大。


老威观史


二战时日本士兵的刺杀水平的确很高,可以说按照正常的白刃战美军士兵不是对手,尽管日军在个头上不敌美军,但是三八大盖再加上刺刀的长度可是无枪能敌,这也无形之中成为了白刃战的优势。但是遇到美军,擅长白刃战的日军士兵就彻底处于劣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军“不配合”。

客观来讲(只从军事角度),二战初期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很强的,单兵的综合素质和美军相比绝对不处于劣势。日本军队对于士兵在训练中拼杀技能是非常重视的,而且整个日本法西斯模式下的极端思想和日本人所推崇的所谓“武士道“精神也支撑着日军士兵有些偏好拼刺刀,这在亚洲很多的战场上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擅长拼刺刀的日本士兵遇到美军之所以会非常明显的处在劣势,最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因素。

第一、美军弹药充足。

拼刺刀在有些时候是因为弹药不足之下求生或者获取胜利的无奈之举,但是日军士兵却很推崇,相比之下美军弹药充足,压制日军的进攻速度,同时一旦近战美军用的是子弹,而日军却是未上膛的步枪和刺刀。


第二、美军单兵武器更胜一筹。

美军士兵基本装备的是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手枪也大量的出现在一般的作战部队中,这为近战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持;而日军单兵基本都是三八大盖这种单发步枪,一旦近战装弹根本没有时间,由于穿透力强,又为避免击杀自己人白刃战时一般都是退出子弹。

第三、身体原因。

美军士兵在强大的后勤保障下,食品营养丰富,这确保了美军士兵的强壮💪程度和耐力超过日军。换句话说在白刃战时美军打的是子弹,日军拼的是“精神”。



冰雹蓝天


二战时,日本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遇到美军就不好使了,这是为什么?

说起近代战场上的刺刀战,无疑都要说到日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枪械大发展的情况下,欧洲人基本摒弃了刺刀战。而到了二战,列强中,只有日本仍然痴迷于刺刀白刃战。

刺刀术拼的就是你死我活,靠是刻苦训练和军人意志。

日军为什么热衷于刺刀白刃战?因为日本的两次崛起,刺刀白刃战都大放异彩。

  • 第一次,甲午战争。

乃木希典侵略辽东半岛,两小时拿下旅顺,成为日军的一个传奇。在与清军对战中,日军一个冲锋,白刃战一开始,清军就溃不成军。

日军冲锋之后的白刃战屡战屡胜,日军和乃木希典就认为是日军的刺刀术厉害。实际上,不是日军太强,而是清军太菜。清军落后的作战思维、薄弱的战斗意志,是日军在辽东屡战屡胜的原因。

  • 第二次,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中日军获胜,本来日俄战争陆军获胜的主因并不是刺刀战的功劳。刺刀战中,日军比俄军也不占优。但因为战争胜利,主将乃木希典则一战成名,被吹捧为“军神”。连带着,乃木希典主张的“猪突战术”和“刺刀白刃战”被吹捧成又一个传奇。

乃木希典后来成为天皇的老师,经过乃木希典和日本武士道的提倡,就有了日本陆军重视刺刀术的传统。这种氛围下,日军的刺刀术,的确在亚洲范围内横着走了。日军的拼刺刀,在二战侵华战争中,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一个数据是日我战损比起码是比1:3更高。

二战前期日军刺刀白刃战能横行的原因

说白了,在装备不好、近距离火力不足的情况下,白刃战才能够存在。在日俄战争中,双方的枪械:

  • 俄军是莫辛·纳甘步枪,弹夹容量只有5发,仍是落后的手动步枪。

  • 日军是金钩步枪,同样是弹夹5发的落后的手动步枪,同样是打一枪拉一下枪栓。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自动武器。在我国正值落魄,国军也就是毛瑟枪,我军手里还在用汉阳造、老套筒,日军的三八大盖就已经形成装备优势,日军也就没有改良陆军近战装备的动力。

在中国战场,大家装备都不咋地的情况下,日军的刺刀战术,也有发挥余热的机会。凭借着悠久的刺刀术传统,日军仍然优势巨大。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陆军的装备已经落伍

在中国战场,日军装备完虐我方。但到了太平洋战场,形势逆转,美军装备完虐日军。且不说大型军舰的差距——在4年时间,美军战舰下饺子一样,700多艘战舰下水,而日本只有不到70艘。

就说400米范围的近距离火力来说,差距不是一般大。

  • 美国:武器装备已经领先世界,大范围装备自动枪械——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约翰逊半自动步枪、汤普森冲锋枪、M1半自动卡宾枪......自动枪械全面普及。

  • 日本:还是用了40年的手动老古董——三八大盖(弹仓5发)。

虽然美军也装备刺刀,但是美军的刺刀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在美军强大的远程炮火下,日军很难突破到400米距离。即使近距离战斗,美军近战火力对日军也有压倒性优势,根本没有日军刺刀白刃战的机会。

也就是说,美军依靠遥遥领先的装备优势、火力压制,美军的战术行动中,根本就没有白刃战的选项。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再鼓捣“猪突冲锋”意图白刃战,也只是惨烈的自杀式攻击而已。


尔朱少帅


问题的关键就是美军正面火力实在是猛。

二战时期,美国陆军一个12人步兵班的基本火力配置如下:

正、副班长一人一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M1911手枪;

八名士兵一人一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一名狙击手一支M1903春田狙击步枪和M1911手枪;

一名机枪手一挺勃朗宁机枪。

到了二战中后期,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基层步兵班火力进一步加强,由12人变成了13人:

正、副班长一人一支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和M1911手枪;

八名士兵一人一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卡宾枪;

一名狙击手一支M1903春田狙击步枪和M1911手枪;

一名机枪手一挺勃朗宁机枪;

(增加)一名火焰喷射器手,专门配置一副火焰喷射器清缴日军坑道。

也就说日军面对的美军士兵,几乎都是自动轻武器,射速都要远远高于日军手中的那杆三八大盖。

所以,拼刺刀尤其是正面拼刺刀,很难接近美军士兵,即使拼刺刀,美国佬人高马大,体力上并不吃亏,当然也有例外情况,那就是超级人海战。

这种发狂版的刺刀冲锋,其实根本无法扭转战局,只不过拖延一下时间而已。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一个巴掌拍不响,日军的刺刀术再厉害,那也得有人和你拼刺刀啊!

换句话说,日本的刺刀术得建立在武器优势上!

比如说在中国战场上,咱们军队武器差弹药少,很多时候战斗打着打着弹药就没了,或者说有些部队连人手一把枪都做不到,一些士兵只能说拿着大刀长矛甚至于石头棍子去和日本人拼命。


如此就给日本人创造了白刃战的环境。

当然了,日军的拼刺技战能力很强,不仅单兵训练有素,小规模的配合也打得很好,往往三人成阵,攻防有度,再加上三八大盖配刺刀的绝对长度。咱们这边即使是占据人数优势,但依旧落入下风。

有抗日老兵曾说,他们想要杀掉一个日本兵,往往得付出三四个人的代价!

这是符合实际的,日本士兵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战斗素养,那都比咱们强。

绝不是抗日神剧里面那般垃圾!

所以当年咱们那是没办法,要是能用枪解决,咱肯定不会用刀。

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日本的武器优势就没有了啊!

当时美军普遍装备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玩意儿直接对日军的三八大盖儿实现了“代差”压制!

作为一款半自动步枪,加兰德无需手动退壳和上弹,非常方便,因此在射速上是非常牛的。

其每分钟30到40发的速度,是三八大盖这样的手动步枪所无法比拟的。按照后世学者的估计,仅论步枪火力,一个美军步兵班顶得上2两个半的日军步兵班。而且在强大后勤保障下,美剧大多数时候都不会面临弹药用尽的困境。

日军如果端着三八大盖冲上来,迎接他的不是美军的刺刀,而是子弹。当然,还有M2A1型喷火器出来的火焰,这个对付冲锋简直无敌。

就算是日军算好时间,想趁着加兰德的换弹间隙,强势近身进行白刃战,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要知道美军战斗编制里至少是以班为单位,武器多样化,除了m1加兰德,还有冲锋枪以及轻机枪这样的可持续性高密度火力压制,所有人同时装弹基本不可能。

就算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日军也未必来得及。因为加兰德装弹很还是比较快的,基本上三秒内就能搞定。

所以日军基本上没有近身的机会。

即使遇到特殊环境,比如密林灌木之中的突然袭击,日军三八大盖儿的发挥优势也比较有限。因为美军不仅仅有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其单兵还装备还有着手枪,人手一把点45,掏出来就是一顿乱点,这谁顶得住啊。

这还不如躲在丛林里打冷枪呢!

再退一万步讲,即使是美军士兵实打实和日军拼刺刀,美军的身体素质和格斗能力是要普遍强过日军的。

虽然有着三八大盖再加上刺刀的长度优势以及长久训练的拼刺技术,但一力降十会,在美军大块头面前,日军优势并不大!

加兰德步枪曾配用长达40多厘米的M1905刺刀

也就是说,拼刺刀,美军也不怕你!


白话历史君


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但是看了很多军迷的回答实在是太离谱了。所以在重复回答一下。

在一次强调一下,拼刺刀是战斗中的一个战术动作。他是由武器装备所决定的。日本军人在二战期间,他们的步兵主要装备的是38步枪,也就是栓动步枪,推拉一次子弹上膛,击发一次。所以他们的步枪是配有有枪刺的。在两军短兵相遇时就得用拼刺的战术动作来作战。

作战无外乎攻和防,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有个战斗阶段就是前沿前的战斗。前沿前战斗就是进攻方到达了前沿的位置,例如野战攻防战斗,到达第一道堑壕的时候。由于日军的栓动步枪推拉式的上膛击发,使他们到达前沿前没有时间在推拉子弹上膛了,这个时候的战术动作就是拼刺。这个战术的动作要领是,以防御为例,当敌方即将到达敌前沿时,将刺刀打开,当敌人接近时,将膛内子弹射出并快速跃出战壕,进行拼刺。这类武器无论攻防,在前沿前的战斗都要有这个战术动作。也就是拼刺动作。不是日本的军人喜欢拼刺刀,而是武器装备的限制,由武器装备所决定的。任何战术动作都是由武器装备和战术所决定的。

美军在二战期间,他们的装备就有了连发武器,并配备了手枪。也就是说当美军在前沿前的战斗中,在这个阶段,连发武器不用推拉子弹上膛,他们还能继续用射击的方式击毙对方,这个动作叫抵近射击。抵近射击也是由武器装备所决定的战术动作。因此,他们不必去拼刺刀。即使没有子弹了,他们用手枪解决战斗。也不用拼刺刀,这也是手枪在攻防作战中的作用。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拼刺是由武器装备所决定的战术动作。如果是单发的栓动步枪在前沿前这个战斗阶段他必须拼刺。而连发的自动步枪在这个阶段一定用抵近射击的动作来作战(或者是短枪,这也是我们抗日战争中,青睐驳壳枪的原因)。

我军在七十年代中期取消了拼刺的训练科目,我当兵时(83)部队也有拼刺的动作,但都是表演为主。因为我们装备了56式冲锋枪。在这里说句题外话,我军56式冲锋枪的装备就是为了冲锋,他是按战术动作命名的。所以他不叫56式自动步枪。在我军的装备中,名称叫五六式冲锋枪,没有称作五六式自动步枪的,这是枪迷这么称呼的。

再一次强调,任何战术动作,都是由他的装备所决定的。其它的都是错误的。拼刺也如此。有些战术动作,由于新的装备的诞生而被淘汰,同时产生新的战术动作。拼刺就是被抵近射击所淘汰。


ZHAOFEi1965


日军的对手是美军,当时美军装备的是什么呢?步枪有加兰德,勃朗宁EBR(美国不把这玩意当轻机枪),汤姆森,M3,重机枪有勃朗宁M2,手枪有M1911。

而当时世界大部分装备的是栓动步枪,打一枪,拉一下枪栓,这样的步枪,近距离很难有再一次拉栓的机会,更别说重新装填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日军三八大盖加刺刀的长度优势就很明显了!

江湖有句俗话,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美军一开始,其实被日军发疯一般的万岁冲锋打蒙了,后来找到敲门了,根本不跟日军拼,直接一顿攒射!

因为当时美军大量装备了冲锋枪和手枪,就算加兰德,也是半自动的,这样的火力之下,日军还没冲到美军阵地前,就被打成筛子了!

那么日军和美军有没有拼过刺刀呢?也有过,当时日本士兵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而美军人高马大,小个子打大个子,本身就不占优势。枪的长度优势虽然明显,但是美军和当时的中国可不一样,美军一般训练有素,体格壮,力量大,日军也没占到太多便宜。

任何无脑冲锋,在自动武器面前,都只是送死!


老霍家那小勇


我们对于战争的讨厌,就像是人类对于疾病的天然畏惧一样,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那么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往往就是人类自身,所以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有很多的人都十分的爱好和平。当然如今的爱好,和平之人大多都是从二战当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训,谁也不想让二战时期的这种情况卷土重来,因此爱好和平是全世界范围之内,公认的一个主旋律。

在二战期间,我们所见到的日军有一个特殊的癖好,他们喜欢在枪上面挂上刺刀,在我们所喜欢看的电影当中也有这类的描绘,但有人却发现日本人的刺刀术,虽然让日本人认为这是他们最大的骄傲,可是在遇到美军的时候,却变得不堪一击,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日本人之所以会将刺刀术引以为傲,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理由的。毕竟在早期作战当中有了刺刀以后,他们就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与敌人对抗之时,开枪虽然好用,但有了刺刀的加持,会变得更加的方便,而且在冲锋当中使用刺刀,也能够使自己作战的胜算变得更大。

所以在日本人的世界当中,刺刀就是日军在战斗当中,必须要使用的一种武器。但是有人却能够发现,二战时期,虽然日本将刺刀作为自己最主要的训练强项进行这类的培训,可是这种刺刀术在一遇到美军的时候,就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战争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人都不能够保证自己的武器是最为先进,并且能够像万金油一般的拿来使用。真相难以置信,日军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遇到美军之时不灵验的原因就是在于,美军的刺刀战术是日本刺刀术的前身。如果没有美军这方面的开创,日军也不可能会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刺刀术出现。所以在美军遇到日军刺刀树之时,不免要嘲笑对方,毕竟自己才是这方面的开创者,所以日军在这方面,自然而然的就比不过美军。

当时刺刀是来源于17世纪左右他们的一种开创,为了能够让火枪用的更加顺手,他们在火枪上固定了一把刀。而这个点子却被日本抄袭了过去,最终使用在了自己的三八大盖上。日军这种明目张胆抄袭的方式,却让自己成为了这方面的代表。

但实际上美军在这方面,早已经将其作为一种被自己淘汰的作战方式。即使这种作战方式被淘汰,也不能够认为美军在这方面没有这种能力,毕竟在早期的南北战争之时,美军用刺刀所造成的伤亡率能够达到1%左右。由此看来,这种刺刀技术已经被他们用得炉火纯青,而日军跟美军对抗无疑于是以卵击石,自然而然的就会败下阵来。

除开这种技术性的问题,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是,美军与日军之间的人员素质上的差异。这种人员素质上的差异并不是指文化水平,而是指美军在其体型和体格,以及各方面培训上,都比日军要来得更加的先进。

当然美军所使用的大头兵,就是身材较为高大且带有较为强悍战斗力的一群人。但反过头来看日本,我们却能够发现身材相对较为矮小的亚洲人,体型劣势就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占据身高优势和体能优势的队伍,想要打败一只从自己手底下抄袭过来的队伍又有何难呢?

正是因为日军在刺刀方面的不足,所以使得他们在与美军对抗之时碰了壁,这也让日军开始思考自己在刺刀上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当然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使用刺刀的不仅仅只有日本与美国,在其他国家也将这种刺刀术,作为上战场之前必须要训练的一种技能。各个国家装配的刺刀当中,最为常用的是M5和M6,在这些刺刀的的设计,也变得更加精巧,且适用于战争,这种改革更新,也是武器发展史上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猫眼观史


这问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日军拼刺刀技术确实很厉害,当时世界第一没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就是日军并不提倡拼刺刀去解决战斗,日军并不喜欢拼刺刀,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日本兵拼刺刀有瘾。

往往,日本兵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才会选择拼刺刀,有子弹的时候,日军断然不会选择拼刺刀。日军的《步兵操典》里,近战中同样提倡开枪解决战斗,日军并不是疯子。但是,这个也要视情况而定,没有那么绝对的一些事情。



日军在太平洋上,和美军主动拼刺刀的情况有两种,最多的就是弹尽粮绝了,利用万岁冲锋的突击,对美军进行最后的反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妄图通过交织在一起的白刃战,弥补远程火力上的不足,才会对美军发起白刃战。


论白刃战,日军无人能敌,当时世界上还真就没什么对手。日军对美军发动的万岁冲锋,90%会被美军的中远程火力压制死了,美军的轻重机枪、冲锋枪等自动火力,近距离火焰喷射器什么的,会解决大部分冲锋的日军。对于这些日军,美军的印象就是“无脑冲锋”,够吓人。

当年,日军针对美军发动了5000人的集团冲锋,里面包括各类伤兵,一瘸一拐冲上来的,打了几个小时,日军全军覆没,美军伤亡500多,代价非常高。


军武文斋


的确,刺刀术是日军引以为傲的,而且世界上也找不出任何一个国家在刺刀术方面可以超过日军了,但是要说日军拿着刺刀术横扫亚洲大陆,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日军之所以在亚洲战场上大显身手,最主要的还在于日本的军事工业和兵员素质。


其实到了二战的时候拼刺刀已经成了一种非常落后的作战方式,因为在那些西方列强中,武器已经越来越先进了,陆军配备的武器已经向着半自动话方向发展了。

很多西方国家的步兵配备的都是半自动步枪,特别是德军和美军的半自动步最为先进。相比德国,美国的陆军更具优势,因为美军已经达到了全体配备半自动步枪的地步。

后来,半自动步枪也开始被淘汰了,西方国家开始研发冲锋枪,以达到在战场上火力输出更强的目的,这个时候,要说冲锋枪最多的国家,非苏联和德国莫属了。

特别是到了二战后期,两个国家的冲锋枪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而冲锋枪的使用也是步兵的火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在面对步枪的时候,火力上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要知道,日本鬼子陆军的武器始终都是三八大盖,到了二战后期,这样的枪已经非常落后了,而且那种枪也已经有差不多40年的历史了,所以,日本人也就是在亚洲可以发挥他们军队的优势,如果改成和欧美国家作战,基本上就是人家刀俎上的鱼肉。

在二战后期,美军的装备已经非常先进了特别是美军步兵的装备上面,清一色的加兰德步枪和汤姆森冲锋枪,而三八大盖在这样的装备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在和美军作战的时候,美军对日军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打的日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如果说日军想要使用他们“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那么就必须要靠近美军,但是在这样的火力之下,日军根本无法接近美军,就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虽说日军普遍使用三八大盖,但是日军也研发出了他们自己的冲锋枪,名叫百式冲锋枪,但是这种冲锋枪就是和垃圾,自身定位不清晰,根本无法过多的生产,最终只造出来了一万多支,在战场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其实,日军为什么始终都要使用三八大盖,这还要和日本的军工科技有关,日本一身的军工科技根本比不上欧美国家,虽然和亚洲国家比起来无敌,但日本的军工科技根本无法让他们发明出更先进的武器,所以,即便是在二战后期,日本也只能为陆军配备三八大盖,要想配备别的更加先进的武器,日本根本没有。

所以,当日本在面对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军工科技非常先进的美军时,也只有挨打的份了,不是日军不想使用刺刀术,而是他们根本使不出,还没有接近美军的时候,就已经被美军打死了,更不要说和美军进行肉搏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