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金花用身體賄賂瓦德西,減輕了北京八國聯軍的罪行。是真的嗎?

歷史知事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清政府的“御林軍”一觸即潰。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按兵不動,並沒有積極地入京勤王。慈禧太后更是急急忙忙地逃出北京城,躲避到西安。

但當時有一個人因為積極救援北京城,獲得天下頌揚。這個人被老百姓親切地稱呼為“議和人臣賽二爺”。

(賽金花舊照)

說是“賽二爺”,其實並不是爺們兒,而是一個女子,一個妓女。她當時的藝名叫賽金花。

說賽金花積極救援北京城,是她當時做了兩件事:一是她因為和八國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相識,前往敵營見瓦德西,勸他不要濫殺無辜。二是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因為濫殺義和團,被清軍士兵報復槍殺後,德國人不肯善罷甘休。於是賽金花積極勸說克林德遺孀,希望她息事寧人,以在克林德被害處建牌坊的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由於賽金花的積極斡旋,有效地減少了八國聯軍對無辜老百姓的殘殺,在歷史上具有積極的意義。

看到這裡,估計有人會疑惑了。賽金花不過是一個妓女而已,她究竟有多大的面子,既認識德軍統帥,又認識德國公使夫人。

說起來,這個賽金花還真有這樣的能力。她原先確實是一個妓女。不過,有一次,清朝狀元,同時也是著名外交家的洪鈞認識了她,於是對她愛不釋手,把她納為自己的姨太太。後來,洪鈞被朝廷派到歐洲國家去訪問。本來,隨洪鈞出訪的事,應該是洪鈞的夫人去做。但是洪鈞這個夫人特別討厭見洋人,因此,她就把自己的誥命服裝給了賽金花,讓賽金花隨洪鈞出國訪問。

賽金花隨洪鈞訪問了德國、俄國、荷蘭、奧地利等歐洲國家,後來,又長時間居住在德國柏林,與德國的上流社會有了大量的接觸。也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她認識了瓦德西,認識了克林德及其夫人。

(洪鈞與賽金花舊照)

洪鈞回國後,被朝廷任命為兵部左侍郎。不過第二年洪鈞就去世了。洪鈞去世後,賽金花沒有了依靠,再加上她性子野,人又活潑,所以,她跑到上海當妓女。而且打出“狀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兩塊牌子,因此生意非常好。

當時,同樣是狀元的蘇州人陸潤庠很不爽,覺得賽金花玷汙了“狀元”的名聲,於是攛掇上海知府,把賽金花攆到天津。不久,賽金花又搬到北京。周旋於北京的各色人等之間。後來就遇到了八國聯軍進京。

賽金花救援北京老百姓的事蹟,被當時的文人廣為傳唱。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說:“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有賴於名妓賽金花的福廕。”夏衍在《懶尋舊夢錄》中寫道:“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靈還不及一個妓女。”

不過,也有不少人對賽金花是否真正去遊說過瓦德西表示懷疑。因為這件事肯定是賽金花自己說出來的,而不是別人說出來的。再說了,作為一個妓女,她去找瓦德西,也不可能和別人一起去。

(瓦德西舊照)

另外,曾去歐洲留學的戲曲理論家齊如山曾說,賽金花對瓦德西應該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齊如山說,賽金花有個手下被德軍在北京的辦事機構給抓了,但是賽金花是求齊如山說情,才解救出來的。還有一件事,賽金花因為賣土豆給德軍,土豆被凍著了,德軍不要,賽金花也是求齊如山去找德軍說情,才解決了這件事。齊如山因此得出結論,賽金花最多和德軍的下級軍官有交情,和瓦德西這樣的高級將領,最多也就是一面之緣,不可能對瓦德西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不過,齊如山這話,是在賽金花去世以後說的,這多少顯得有些死無對證。而且,齊如山這話中,似乎表達的是他比賽金花在德軍中更吃得開的意思。既然他那麼吃得開,當初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他為什麼沒有去勸說瓦德西呢?還有,齊如山說賽金花只是與德軍下級軍官有交情。事實上,賽金花還真沒時間和德軍下級軍官有交情。當初她隨洪鈞當公使夫人的時候,接觸的,只可能是德國上級軍官。而且,就算齊如山說的兩件事屬實,恰恰說明齊如山才和德軍下級軍官有交情。畢竟賣土豆救人這樣的小事,賽金花不可能去找瓦德西。

其實,不管賽金花有沒有去和瓦德西說過那樣的話,但至少說明她有這樣的意識。這一點,比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時,丟掉全城百姓往西安逃跑的慈禧,品德上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參考資料:《京華煙雲》《懶尋舊夢錄》《齊如山文集》)


張生全精彩歷史


賽金花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何名氣那麼大,還和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扯上了聯繫,這個女人到底是怎樣的一段傳奇呢?

話說賽金花,生於1872年,是清朝著名的交際花 他的閨名趙靈飛,乳名叫做趙彩雲,同治11年生於安徽徽州,誰父親移居到蘇州,在1886年蘇州河上做清官人,也就是青樓女子。

由此改名為傅彩雲,下海接客。

如果僅僅如此,她也不過是芸芸眾生的一粒微塵而已,在當時那個時代,幸福女子是合法的,所以即便他叫做傅彩雲,即便他有幾分夫之子,也不過是庸知俗色,也不過是庸碌之人,怎麼可能會成為一代傳奇呢?

所以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傅彩雲或者叫賽金花的頗具傳奇的故事了。

傳奇的地方就在於身為青樓交際花,他卻嫁給了多名的政治人物,他因為在這些政治人物身邊輾轉,因此反而更加成就了這個女人的名氣,彷彿他每嫁一個著名的政治人物,好像得到進修一般,又上了一個臺階和等級。

當然他能夠連續嫁給多民政的人物,除了自己本身具有的姿色之外,但也說明這個賽金花有著玲瓏的心竅和常人所不能及的機敏。

1886年前科狀元洪均回蘇州守孝與賽金花初見,竟被其美色所傾倒,堂堂狀元竟不顧還在守孝期,1887年便納15歲的賽金花為三姨太,改名為洪夢鸞。

賽金花也正是在成為狀元的姨太太之後,才得以和洪均一起出使歐洲列國,並且是以公使夫人這樣顯赫的身份出使的,在此期間,他曾在柏林居住數年,受到過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奧古斯塔的接見。

他長期周旋於歐洲的上流社會,他曾在柏林居住數年,也到過聖彼得堡,日內瓦等地,更有意思的是,也更出名的是在德國柏林期間,他與後來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相識。

這也就是我們說為何這個青樓女子得以與瓦德西扯上關係的一個重要點,由於東方美人姿色出眾,瓦德西當然也對他心生愛慕,但迫於公使夫人的身份,而不能有所逾越。

光緒十九年,狀元洪均因病去世,賽金花被人算計淨身出戶,女人孤苦無依,此後只好在上海灘又開始了自己的舊業,為狀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招牌,名揚上海灘,門庭若市。

光緒24年淪落到天津的一個戲班子裡為生,在原來濱江北道的舊金花妓院原址租房掛牌賽金花書寓,繼續重操舊業。

後來因故天津待不下去了,又回到上海,與李翠香,林絳雪,花翠琴,林黛玉,陸蘭芳一起掛牌重操舊業。

宣統三年賽金花嫁給了盧寧鐵路段稽查曹瑞忠作妾,不幸的是男人次年而亡,賽金花只好再次墮入青樓,1913年他和江西民政廳長魏斯炅相識,1918年兩人結婚,可1921年魏思炅也因病去世。

她也因此有了這些傳奇的經歷,多次嫁給高官卻多次丈夫先死,賽金花也因此而名聲大振,成為了一代青樓名女。

而最為人所談論的,還是她和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的故事,有人說他和瓦德西有過一段關係,確實當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當時的賽金花確實身處京津地區。

據傳說當時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賽金花便找到了曾經相識的聯軍統帥瓦德西勸說起禁止聯軍士兵在北京城燒殺搶掠,而用自己換了瓦德西一個承諾,事後賽金花名震一時,甚至和慈禧齊名。

可是八國聯軍之後,她就進了監獄,如果此事是真的的話,這顯得與她巾幗英雄的身份格格不入,如果他真的拯救了北京城的百姓,自己又怎麼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她送進監獄呢?

而且德軍統帥瓦德西只不過是名義上的,雖然他確實和賽金花有過一段相識,但並不是說他就能約束德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部隊,所以即便是他和賽金花有過一些承諾或者交易,他也根本無法履行諾言。

而且八國聯軍一點都沒有手下留情啊,北京城大肆燒殺搶掠,還火燒了圓明園,所以很難證明賽金花真的做過這些事情。

大概率是有人借賽金花的名氣來推銷自己的文學作品而已,這些文人知道賽金花的這個名字分量很重,可以寫出很多暢銷書,說說風靡一時的長篇小說,孽海花,其實就是為了這種觀點而渲染在賽金花和瓦德西確有其事,還把亡國之辱歸咎給賽金花。

說白了,只是這個熱點比較好蹭而已,所謂真假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看,有市場這就夠了,這就是暢銷書的價值和目的。


歷史好奇怪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賽金花賣身贖國”的事蹟流傳很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揚,說北京八大胡同有一個叫賽金花的妓女兼老鴇,愛國愛民,在國家、民族危難之時用身體賄賂入侵的強盜頭子瓦德西,挽救了北京故宮和故宮裡的海量財產,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這只是一則故事,並不是歷史。

歷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摒偽存真,還原歷史原貌。

賽金花的人生,確實是傳奇的人生,但她的傳奇性不在於“賣身贖國”,而在於她的身世、經歷、沉浮、榮辱及最後的唏噓淒涼。

賽金花原是安徽黟縣人,初名傅彩雲,在蘇州河上的“花船”為妓。

蘇州名士洪鈞,為同治七年(1868)的狀元,光緒十三年(1887年)已48歲,為內閣學士,在京任禮部侍郎,因母親去世,回鄉守孝,卻耐不住寂寞,到“花船”尋歡,一下子就迷戀上了年方15歲的傅彩雲,一往情深,欲拔不能,遂仗著資產雄厚,斥資為之贖身,納為小妾。

洪鈞在守孝期間嫖妓,還讓人大跌眼鏡地納妓為妾,轟動一時。

洪鈞回京後,充任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外交大臣,還朝夕不能離地帶上彩雲出洋,走訪於四國間。

海外生活的時間雖然只有三年,但小彩雲還是多多少少學會了一些外語,為她日後的傳奇故事埋下了伏筆。

光緒十九年(1893年),55歲的洪鈞病死。彩雲的命運開始變得如《水滸傳》裡的金翠蓮一樣,遭到了洪家“大娘子”的虐待,不得已,逃了出來,改名“曹夢蘭”,在上海重操舊業,再度為妓。

後又改名“賽金花”,從天津一直混跡到北京。

回到北京時,她已經成了妓娼界裡的資深人士,既做妓女,又做老鴇,開起了自己的店。

1903年,貪心的賽金花為了提升營業額,喪心病狂地虐待幼妓,強制幼妓接客,最終鬧出了命案。為此,賽金花遭遇上了牢獄之災。

出獄後的賽金花住在北京靠近天橋一條叫做居仁裡的小衚衕裡,窮困潦倒,最終病死於1936年。

可以說,賽金花年輕時風光過幾年,但大半生屬下層弱勢群體,死時寂寥,殊無可稱道之處。

那麼,為什麼會傳出“賣身贖國”的壯舉事呢?

北平《小實報》的記者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話說,1933年,老無所依的賽金花央人寫了一張呈文要求免除房捐八角。北平《小實報》的記者嗅覺靈敏,一下就發現了其中熱點,到賽家採訪,然後在報上大加炒作,說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賽金花因有旅德經歷及能說德語,出面與旅歐時結識的老情人、時為八國聯軍統帥的瓦德西接上了頭,勸阻瓦德西不要濫殺無辜,起到了保護北京市民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這個記者編排出的虛假情節有歷史背景,有現實的人物,政治與豔情相結合,迅速吸取了無數眼球,賽金花一下子就火了。

《晨報》、《大公報》、《北京晚報》、《庸報》等各報記者一看有料,紛紛上陣蹭熱度,輪番對賽金花進行採訪報道。

小說家曾樸後來更以賽金花為原型,寫出了“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

樊增祥更以賽金花與瓦德西的戀情為主線,作長篇歌行《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著名詩人、大學教授劉半農和學生商鴻逵也寫出年度暢銷書《賽金花本事》……

老實說,這時的賽金花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當然,賽金花也是個人精,懂得借勢造勢,趁機將錯就錯、順水推舟,捏造誇張所謂口述自傳,以達到自抬身價的目的。

現在,你去找幾篇當年人們對賽金花的訪談來看,就不難發現賽金花本人的敘述是此一時、彼一時,驢唇不對馬嘴的。

所以,“賽金花賣身贖國”事,只是一場炒作、一場鬧劇,並不可信。


覃仕勇說史


對於某些歷史,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關於賽金花與瓦德西的事情就是如此。

歷史上的野史逸事很多,但是很多野史都不是信史,因為它們經過加工或虛構,不被正史採用,只能成為一種茶餘飯後消遣的談資。

賽金花和瓦德西的是明顯是之後不斷渲染加工的,而且很多說法間有相牴牾的。

其實想想我們就知道賽金花勸說瓦德西少造孽挽救很多國人性命的時期假的不能再假了。

首先、賽金花能和瓦德西熟練交流嗎?

其次,賽金花和瓦德西是老情人,這個更虛的很。

根據介紹,賽金花的丈夫洪鈞1889年至1892年任清廷駐俄、德、奧、荷蘭四國大臣,出使四國,賽金花隨行,在此期間學會了德語。

這事並不靠譜,洪鈞是狀元出身,他本人雖任公使,但是並不懂外文。洪鈞在國外曾以重金購買了一張俄製中俄邊界地圖,經校勘刻印後交給朝廷。由於不懂外文,將帕米爾地區許多卡哨畫出中國國界。這張繪錯的地圖被沙俄公使收集了起來,作為兩國邊境爭端的“證據”。回國後他被遭到彈劾,悔恨交加而死。

公使都沒人認真學習外人,何況是公使的小妾。也許賽金花曾說一些基本的德語,我想也不過是“你好”、“再見”之類簡單的。

所以她根本不能和瓦德西正常交流,更不可能存在在德國期間見到瓦德西並一見鍾情的事。那時候的瓦德西都快50歲,比洪鈞還大幾歲的。

要說,瓦德西等人佔據了北京,為解決生理需要去逛了八大胡同,關顧過賽金花是可能的,可能因為她能說幾句德語,多來了幾次。

事後,那些文人或者媒體記者,包括賽金花本人藉機炫耀自己抬高身價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事情越渲染越離譜。

畢竟,歷來風流韻事這些桃色事件在任何時候都能吸引人的眼球的。

瓦德西因為聯軍在北京大肆搶掠,軍紀敗壞不利於聯軍在北京的秩序維護,或在歐洲輿論面前不好交代,而開始整頓軍紀,約束聯軍。

這與賽金花實在沒有關係。

所謂的賽金花用身體賄賂瓦德西換來北京安全,是中國人一貫的寫歷史的方式,這其實算是對統治者最好的諷刺。


微史春秋


賽金花是清末民初的名女人,幾次婚嫁,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煙花柳巷,成為文人墨客點評的對象。


瓦德西是德國軍人,八國聯軍統帥,對國人來說,他是一個侵略者。

這倆人原本不會有任何瓜葛,但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的聯想能力太強,八卦慾望也多,就出現了賽金花和瓦德西有染的傳聞。

這種說法不是現在才有,而是民國時期就有了。


但悅史君可以肯定的說,沒有這回事,更沒有八國聯軍因此減輕侵略行徑的做法。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賽金花根本就沒有跟瓦德西見過面,兩人之間有可能的交集,也就是賽金花在隨夫使德期間,可能見過面,但也僅此而已。

八國聯軍佔領京津期間,燒殺搶掠樣樣都來,最後簽訂下來的《辛丑條約》,更是我國近代以來最恥辱的條約,打擊到了每一個國人。


應該說,八國聯軍對我國帶來的深重災難,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可以說是導致後來幾十年動盪的起點,哪來的減輕?

當然,出現這種傳言,悅史君認為,這跟古代就有的“百無一用是男兒”的論調有關,每次國難當頭,總有女人衝在前面的傳聞,外國也有貞德等類似的現象,但史實歸史實,傳說歸傳說,還是要區分清楚的好。


歷史這樣說


晚清時期,中國最有名的兩個女人,論身份地位卻是天差地別。一位自然是權傾天下的慈禧,另一位卻是一個普通妓女。那麼這位妓女憑什麼能與慈禧齊名呢?誰又能有此殊榮呢?

賽金花,原名傅彩雲,安徽黟縣人。賽金花最自幼就被父母賣到蘇州為妓,成為“清倌人”,後來被回鄉守孝的蘇州狀元洪鈞贖身納為妾。不久,洪鈞成為德、俄、荷、比四國公使,賽金花得以有幸跟隨洪鈞出訪四國。回國後不久洪鈞就病死了,賽金花無慾為洪鈞守寡,遂逃至上海為妓,改名“曹夢蘭”。後又碾轉至京津為妓,正式改名為“賽金花”。


據傳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賽金花勾搭上了聯軍統帥德國瓦德西將軍,勸說其禁止聯軍士兵在北京城燒殺搶奪,因而拯救了京城老百姓,使北京城辛免於難。事後,賽金花名震一時,與慈禧齊名。

然而關於此事的真偽尚存在諸多疑點。首先,非常讓人不解的是,慈禧一回到北京,非但沒有感謝賽金花,還將其送進監獄。偏偏當時那些相傳曾在庚子之變時求庇於賽金花的王公貴族,竟無一人為賽金花辯護。相反其中還有人對賽金花落井下石,如果賽金花真的對這些官員有恩,我想中國的精英也不至於如此道德敗壞吧?


其次,在對賽金花進行的後續採訪中,針對與瓦德西將軍有染這事,賽金花表現得有些閃索其詞,並不斷自我標榜,讓人生疑。

對於考據賽金花與瓦德西有染的真偽性,因為有關賽金花的文學作品、傳記採訪非常多,所以我們可以從此處下手。

晚清官員丁士源所作《梅楞章京筆記》,記載了其於民國時期的諸多見聞,其中還有一些時人未知的史料,頗具參考價值。據丁士源所說,他認為賽金花與瓦德西的風流往事,純屬小報記者的瞎編亂造,事實上並無此事。

晚清詩人樊增祥根據社會傳聞創作出前後《彩雲曲》,大才子曾樸在社會傳聞的基礎上運用文學手法,創作出風靡一時的長篇小說《孽海花》。此二人都認為賽瓦有染確有其事,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二者還把亡國之辱歸咎於賽金花,在作品中將其描繪得汙穢不堪。


另外,劉半農、商鴻逵二人根據晚年賽金花自述寫出了《賽金花本事》,他們認為賽金花與瓦德西的真實關係只限於普通朋友。

在這些說法中,有些明顯是人亦亦云的說法。比如樊增祥的前後《彩雲曲》,他自己就曾對友人齊如山透露過“不過遊戲筆墨之作”。還有曾樸的《孽海花》也被學者指出“對賽金花風流之事的描寫有不實之處”。

接著,在有關傳記採訪中,賽金花說法有諸多前後矛盾之處。在劉半農、商鴻逵的《賽金花本事》中,賽金花說她隨洪鈞出使德國時,並不認識瓦德西。但在曾繁所作《賽金花外傳》中,賽金花又說在北京已與瓦德西闊別十年。前後之言,竟有如此大的出入。

另外在《賽金花本事》中,賽金花還透露說,瓦西里回德國後還給她來過信,又因自己只能講德語,寫不了德文,遂請一個德國留學生代筆。但在之後與懷疑者的對質中,賽金花為何不把信封拿出來,以證明與瓦德西確有情誼呢?

其次,據齊如山《關於賽金花》記載,作者與賽金花在庚子之變時就已相識,“賽金花的德語水平很稀鬆平常,常常還找我幫忙,而我自己的德語也僅僅夠應付日常一些小事”。

除了透露賽金花只會說幾句日常生活之用的德語外,齊如山還用親身經歷說明了賽金花與瓦西里之間根本就沒有太多往來,只是泛泛之交。

據齊如山描述,賽金花與德國下級軍官交談時,曾有兩次都遠遠地看見了瓦德西元帥,但賽金花與德國軍官都自覺躲避,不敢見瓦德西。賽金花連瓦西里的面都不敢見,加上德語水平又差,試問她又怎麼可能與瓦西里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呢?


關於賽瓦故事的真偽性,據《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記載,胡適先生曾經聽一位與瓦西里一起進京的美國將領說,賽瓦故事完全是編造的。由於當時美、德兩國也是競爭對手,所以美國軍官一直都在盯著瓦德西的一舉一動,他們巴不得瓦西里出糗,好將其取而代之。所以該美國將領所言,有一定可信度。

兼聽則明,考據完了賽金花的有關說法後,讓我們再換個角度,聽聽瓦德西的說法。瓦西里所作《拳亂筆記》記載了瓦德西進京後對德皇所作的一些報告,以及私人日記,通篇全無賽金花的身影。其次,按賽金花所言,她是在8月17日與瓦德西見面並加以勸說。但據《拳亂筆記》記載,8月17日瓦西里尚在歐洲,三個月後他才出現在了北京。

另外下令禁止聯軍士兵在北京城燒殺搶奪這一決定不是賽金花勸說的結果,而是瓦德西思慮再三後的決策。庚子年8月,聯軍在北京城的暴行,經過西方媒體報道後,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西方各國都爆發了抗議活動。此刻身在德國的瓦德西自然也聽到了有關消息,馬上就要走馬上任的瓦西里不得不考慮聯軍施行恐怖主義後的不良影響。

10月17日瓦德西正式抵京,在親自目睹了聯軍對北京城百姓的殘忍傷害後,瓦立即向德皇報告說“我已決定整頓軍紀,請陛下放心”。由此可見,禁止聯軍士兵在北京城燒殺搶奪,是德皇與聯軍司令部的一致決定,並非賽金花勸說後的結果。



綜上分析,關於賽金花與聯軍統帥瓦德西的風流韻事,純屬毫無歷史根據的混編亂造。

樊增祥、曾樸等詩人作家,為了迎合市場,憑空捏造事實,扭曲賽金花的本來面貌,是對一個下層女性的侮辱與歧視,也是造成賽金花亂象的“兇手”之一。

另外,賽金花可能也捏造謊言,刻意標榜自己,以獲得社會知名度,也更加模糊了賽金花的真實面目。最後,民間輿論特意為賽金花塑造一個“九天護國娘娘”的救世形象,從而將賽金花與慈禧形成強烈對比,以證明慈禧連一個底層妓女都不如。民眾這種對慈禧的怨恨心理也是推動賽金花亂象的重要力量。

故賽金花晦澀不明的歷史形象是一場晚清各階層都參與的“兇殺案”。


夏目歷史君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您這題目,俺瞅著咋就那麼的刺眼珠子呢?啥叫用身體?啥叫賄賂?您整這幾個字,咋就那麼的不得勁呢?

是,這賽金花確實是妓女,但人家辦那點子事,還是值得稱道的。爺們辦不了的事,讓一個娘們頂到了前邊,咱不丟人啊?這事就倆字——恥辱。只有男人不行,軟了,跪地上了,慫了,才會用一個女人來換那點子算不上安寧的安寧。

咱大華夏北大那教授還給人寫了傳,您自己個琢磨一下。按老話說,那是文曲星給一個妓女寫傳,這是聞所未聞的事。所以您還是別搶別人眼珠子,這真不合適。

好了,拉拉肚肚的寫了老半天,咱也該進入正題了,不然小夥伴要抽出那鞋拔子抽俺了。

正題

咋說呢?這賽金花這輩子活的也叫個心酸,似乎這老天爺都拿她尋開心,這人生路走的那叫個坎坷。

賽金花這名是人家的藝名,本名叫趙彩雲,安徽那頭的人,十四歲的時候跟著親爹來到了蘇州找食吃。

咋說呢?那年月自己養活自己都不容易,更別說一個人養倆人了。所以她轉手就被賣到了蘇州的花船上,開頭是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

話說這清倌人最後走到了頭,最終都得下海。說穿了這就是老鴇玩了左手捯飭右手的事——待價而沽,就等著別人一次性大出血,在一個人的身上狠狠的撈一票而已。

這賽金花也沒有逃出這厄運,也就是在這一年的時候,她遇到了這輩子改變她命運的男人——洪鈞。

咱先把這話頭轉一下,說說這洪鈞,畢竟這人是賽金花這輩子的轉折點。

洪鈞

話說洪鈞這人是同治年三年的舉人,在同治七年的時候這身上又掛了一甲第一名的進士狀元郎,三十歲及第這也是不多見的事,而且他這狀元郎還是慈禧給整的。所以後來他想不平步青雲,他也難。

但人生就像那波浪線,他有高有底,轉眼他這就到了低谷。舉薦的人出了問題,他也吃了掛勞,朝堂上一幫人為了甩鍋,就開始攻擊他。

得,他撐不住了,這就弄了個開缺,說是給老母親養老。

朝堂一瞅,也行,你先回去,避避風,回頭再說。

洪鈞就回了老家蘇州,第二年,他這老母親就走了,那麼洪鈞就開始在家裡服喪。也就在服喪期間,洪鈞跑花船上溜達,散心,這就瞅見了賽金花。咋說呢?那個時候的賽金花她也是一朵花,美那就不必說了。

這時間點上,賽金花十五歲,洪鈞五十歲,這就烏龜瞅綠豆看對眼了。那個時候洪鈞蹲在家裡沒啥事,就喜歡叫幾個朋友打牌。人家打牌和咱現在打牌不一樣,叫那麼一兩個唱小曲的作陪,而這洪鈞每次都叫這賽金花來。後頭這些個朋友架秧子起鬨,要他把賽金花給納了。

最後這事就成真的了,賽金花這就成了洪鈞的三姨太。

這後來洪鈞服喪期滿,回到朝堂當了內閣學識加禮部侍郎的官。沒多久這就去德,俄,荷,澳四國當大使。

這一出去沒個三五年回不來啊!所以朝堂允許他帶著家眷去,結果洪鈞的大老婆瞅著洋鬼子就頭痛,這要是蹲在洋鬼子的地界呆個三五年的,那不得頭疼死了。所以乾乾脆脆的就把她那一身的誥命服給了賽金花,讓賽金花配著洪鈞去。

這一去就是五年,他們在柏林這嘎達呆的時間最長,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賽金花接觸到了德國佬的一些有頭臉的人物。

這五年後,洪鈞任期滿了,這就回來,在北京住了大約有一年的功夫,洪鈞就死在了北京。

賽金花

賽金花就護著這棺槨回到了蘇州,把她給洪鈞生的娃交給洪家,自己個就離開了,去了上海。

大傢伙也知道一個女人想要在十里洋場大上海討活過,那是難上加難啊!所以他買了倆姑娘又開始重抄舊業。

作為現代人,大傢伙都知道做生意這噱頭很重要。所以這賽金花蹲自家地頭上琢磨了半宿,就想到了。她本身是狀元夫人,還是使館夫人,她就拿這兩塊招牌開始整宣傳,這一下子可就火了,被那些個風流才子送了一名——花榜狀元。

在這大上海這地,一呆就是五年。她這事就進了當時蘇州狀元陸潤癢的眼珠子裡,心說你一個蘇州的狀元郎的老婆,整這事,而且還在蘇州的家門口,丟人啊!

於是和上海那知府串通一氣,就整這賽金花。你說一個女人家家的咋能整過一大幫老爺們加朝廷。所以賽金花收拾收拾行李就去了天津。好吧,賽金花這麼一走,一幫老少爺們感覺這臉上榮光了不少,面子也有了裡子也有了,繼續逛自己該逛的地界。

就天津這地,賽金花正式給自己起了賽金花的名,以前的名就都不用了,而且組建了金花班。

第二年就去了北京,住到了西單那石頭衚衕。咋說呢?賽金花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而且吹拉彈唱,寫個字啦啥的都行。

這就和北京城的大儒加鉅商盧玉舫結拜,排行老二,所以也有人叫他賽二爺。

題主的事

這後來庚子年的時候,那慈禧大手一揮這就要和八國聯軍開戰。結果大傢伙也知道,慈禧那叫個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人家還沒有打進來,她到好從北京城那城門洞跑了。

把大華夏的心臟就給留在原地了,八國聯軍進去之後,那叫個禍禍的不成樣子了。

呆在北京城的賽金花瞅著大街上的大鼻子乾的那些個事,感覺自己個應該乾點啥。她發現那德國佬領軍的傢伙她認識(咱前文不是說了賽金花在柏林呆了好幾年)。

所以就通過這關係一邊給聯軍籌措軍糧,另一邊就勸說這德國的大腦袋瓦德西別太缺德了,這聯軍的士兵乾的叫啥事,整天沒事禍禍老百姓。

得,這話算是遞進去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賽金花還有另外一個功勞,說這功勞,咱就不得不提八國聯軍進北京的事。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就說了:“拉倒吧,這事誰不知道,不就是大鼻子站隊站到了光緒一邊,引得慈禧老大不高興,兩波人不就懟一起了!”

您這說的是實質,俺這說的是這實質是被啥事給點爆了的導火索。

這導火索是有個德國人克林德,這傻大個感覺自己的鼻子夠大,皮膚後白,被滿清的人叫洋大人叫的飄了。這貨就不把大華夏地頭上的人當人看,你說義和團他就想弄你大鼻子,可他這貨上杆子往前湊,還命令他那使館裡的士兵拿棍子抽著些個義和團,當然這還不算完,他還讓他那士兵拿槍對著義和團開槍玩。

這一下就打死二十多人,又在以後的日子中殺了數百義和團和平民,這也叫個事?

清兵來保護他,他腦瓜搖的像撥浪鼓,拿槍又射擊清兵,把清兵當敵人看。好吧這不止是腦子起坑了,這是在作死的邊緣拼命的試探啊。

回頭他又跑到總理衙門口,要滿清放德國兵進入北京的地頭保護使館。他這膽子不是一般的大,幹了這麼多缺德事,就帶著一個翻譯去了,路上和滿清那搞巡邏的士兵鬧事。

結果帶隊的恩海,不慣他那毛病,就在他耀武耀威的要表達自己是洋大人的時候,被恩海一槍懟到了腦門上。

得,這貨就帶著他那跋扈,去了地府找閻王爺講道理去了,估計這閻羅殿裡等著他辯駁的老百姓海了去了,給他整個下油鍋啥的不成問題。

這事直接就把德國佬給點爆了,所以這就成了德國佬參加八國聯軍的一個依據。

為了這事,賽金花就出了一主意,不行給這傻大膽克林德整個大牌坊,算是道歉咋樣?就這麼的這事就成了,德國佬的怒氣就平息了不少。一個破石頭整的一個破碑把這事算是壓了壓。所以這四九城的北京人都很感激賽金花,被人叫做“議和人臣賽二爺”

這也算是賽金花最輝煌的時候。

後來的事

後來賽金花組建的那金花班出事了,一個叫鳳玲的女孩不願意下海,這就吞了鴉片自殺了。

這事發了之後,賽金花就被押到了刑部問罪,一個月以後出獄了。

咋說呢?衙門口這地那就是吞金巨獸,她這金花班也完了,家底也完了,回到了上海重抄舊業。

後來又嫁給了一個曹睿忠的人,但第二年曹睿忠就死了,她只能重抄舊業。

後來又遇到了江西民政廳的廳長魏斯炅,兩人結了婚,但在1921年的是這丈夫也走了。

晚年的時候賽金花窮困潦倒,很多人都接濟過她,在她六十六歲的時候走完了她的一生。

之後在好心人幫助下,葬在了陶然亭附近,整個墳頭是用大理石砌起來的,那墓碑就給整了1.8米,據說那墓碑還是齊白石題的字。

最後咱用賽金花自己的話和劉半農對她的評價來結束今天的文章。

賽金花:“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

劉半農:“咱大華夏有倆寶貝,一曰慈禧二曰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說到賽金花,可能很多人都不瞭解,因為賽金花只是一個清末妓女,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一個妓女的過往!

但就是這個妓女,卻有過留洋的經歷,還會說德語,八國聯軍侵華時曾多次勸誡八國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不要濫殺無辜,保護了北京普通民眾的安全,因此深受當時北京百姓的感激,人稱“義和仁臣賽二爺”!


賽金花一生命途多舛,是個命苦的女子。

幼年時期,就被賣做妓女,好不容易被狀元郎洪鈞贖回為妾,也沒過上幾年好日子,1887年,洪鈞納賽金花為妾,那一年賽金花15歲,洪鈞48歲,後洪攜賽金花前往德國,沙俄,奧匈帝國,荷蘭四國擔任公使,在此期間,賽金花學會了德語。

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1893年,洪鈞病逝,賽金花與1984年逃往上海為妓,八國聯軍侵華時的1900年,在北京石頭衚衕為妓。

因此,有機會接觸到部分侵華德國士兵及軍官,因賽金花會德語,因此與這些人建立起不錯的感情。

而當時的八國聯軍統帥,德意志帝國總參謀長瓦德西是賽金花隨洪鈞出使德國時就認識的老熟人,在德國時,賽金花隨洪鈞周旋於德國上層社會,還曾受到過德皇威廉二世夫婦的接見。


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時,賽金花因在北京為妓,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德國人,還有她的老熟人瓦德西,賽金花努力勸說瓦德西不要濫殺無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普通百姓的安全。

這也就從側面減輕了八國聯軍的罪行!

賽金花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妓女身份,但也曾有過幾年大清國公使夫人的尊貴身份!

賽金花雖一介婦人,又多處在社會最底層,卻深明大義之道,敢於冒險勸戒雙手沾滿鮮血的侵略者,又是何其的勇敢。


賽金花曾言:“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真的很難想象到,這句話是出自一個清末女子之口!

也難怪北京人民送給她“賽二爺”這個稱號,她完全當得起!


Mr農村大姚


1933年也就是《辛丑條約》簽訂後的第32年,北平一小報記者發現了居住在城南的賽金花。於是賽金花還健在的消息立即引起了輿論轟動。在此後數年內掀起了“賽金花熱”,賽金花甚至和胡適、傅斯年、劉半農等著名學人交談應酬。雖然社各界對賽氏褒貶不一,但是更多的為溢美之辭。諸如“光榮”的、“關係中國一段興亡史實之有名女子”等等。但歷史真相又如何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賽金花說她在“聯軍入京第五日”,就勸瓦德西“肅整軍紀”一事純屬謊言。1900年8月14日北京淪陷時,當時的瓦德西還遠在柏林,根據瓦德西的《拳亂筆記》,瓦德西是1900年年8月23日開始遠洋航行,直到10月17日才進入北京的。這時距北京淪陷已經有兩個多月。這讓瓦德西和賽金花因“私情”而及時制止聯軍暴行的謊言不攻自破。

當時在李鴻章官邸做德文翻譯的齊如山提供的資料:他曾在紫光閣和瀛臺,看見過賽金花和德國下級軍官廝混,有幾次都看見瓦德西走來,軍人們驚慌的迴避,他走出去和瓦閒談了幾句,但賽金花並沒敢出頭。齊如山又說過,賽金花在賣給德軍土豆做軍糧時,土豆被凍了,德國軍官不要。又託自己去說情。就這樣的小事還得走別人的關係,賽金花想參與德軍高級決策,是絕不可能的事情。其實,賽金花只是到德軍兜售食物和招嫖而已。



所以,所謂的賽金花以身救國純屬謊言,其實,一個年老色衰貧困無助的妓女也只有靠講故事才能獲得社會資助,1936年,賽金花在北京病故,李苦禪等人在中山公園義賣作品為其籌喪葬費。賽金花葬於陶然亭,她的墓和同樣充斥神秘色彩的香冢、鸚鵡冢相鄰,任由後人評說和遐想。


雲臺山閒人


這個只有天曉得了!

賽金花是個很有故事的女人,她一生結過三次婚,改過六次名字,生過一個孩子,伺候過N多的男人。

賽金花原名趙彩雲,父母雙亡後,她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後來被人誘騙到了蘇州,成了花船一名清倌人。



什麼是清倌人?就是指賣藝不賣身。但男人到那種地方,肯定不是為了欣賞藝術,說到底才藝不過是原始慾望上的一層薄紗而已。

很快,賽金花就既賣藝又賣身了!因為這樣來錢快。

遇到狀元郎洪鈞算是她人生的一大轉折點。憑藉其年輕的身體,清秀的臉龐,男人的經驗,她成功迷倒了洪鈞,並順利成了他的三姨太。

為了與過去徹底訣別,她改名為洪夢鸞。



洪鈞被清朝派往德國出使,大老婆不喜歡出門,賽金花就成了公使夫人。倚仗其靚麗的容顏,出色的交際能力,賽金花在各國宴會上如魚得水,大放異彩。

據說,就在出使德國期間,她認識了後來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

洪鈞與賽金花在德國生了一個女兒,不久就回國了,不幸的是洪鈞回國不久便病逝了。大老婆嫌棄賽金花不堪的過去,毫不留情的把她攆走了。



女兒留在了洪家。賽金花成了孤家寡人。

為了生存下去,賽金花重操舊業。她隻身一人來到了花花綠綠的上海灘,買了兩個標緻姑娘,找了兩間雅緻房子,掛了幾盞粉燈,掛牌“彩雲書寓”,就開始做生意了。

“彩雲書寓”裡面確實有書,四書五經什麼的都是有的,不過來的客人肯定不是來看書的。

以前不管幹什麼,取名字都講究個“雅”字,不像現在,不是溫州洗頭房,就是揚州足浴中心,俗不可耐。

因為狀元夫人的名號,所以生意極好,門庭若市,堪比春運。雖然“看書”價格一再提升,但客人仍然趨之若鶩、爭先恐後!



男人都有獵奇心裡,誰都想一睹狀元夫人的風采!賽金花賺的盆滿缽滿,然而這時候有個人受不了了!

這個人就是蘇州狀元陸潤庠,他認為“狀元夫人”侮辱了他和他的幾個姨太太的人格尊嚴,於是他利用黑道白道的人脈,把賽金花攆出了上海。

此地不留姐,自有留姐處。

賽金花輾轉經過天津,又來到了北京,沒過幾天就勾搭上了京劇名角孫作舟,兩人打得火熱。

在孫作舟的幫助下,“彩雲書寓”重新開張,這次規模更大,服務更好,選擇更多。沒過多久,小店就生意興隆了,各路王公貴族紈絝子弟紛至沓來,擠破門檻。

然而好景不長。八國聯軍來了!



1900年一天,一群德國鬼子衝進了“彩雲書寓”,猶如狼如羊群,姑娘們一個個驚的花枝亂顫,亂作一團。

這時候,賽金花出來了!用流利的德語向德國鬼子喊了句“助手”!接著拿出了她與德國皇帝合影的照片。

德國鬼子驚呆了!這女的大有來頭啊!於是就把賽金花帶到了八國聯軍司令部。

總司令瓦德西一見賽金花,大吃一驚,原來是故人啊。多年未見,賽金花更為嫵媚,更有女人味了!



於是當晚便與賽金花看了一夜的書!

現在北京城成了空城,糧食成了大問題。於是瓦德西便委託賽金花代為籌備糧食,賽金花跑前跑後張羅糧食,也藉機大賺了一筆。

她的“彩雲書寓”也繼續給德國大兵提供服務,漸漸的,賽金花成了軍屆大紅人。

一次,賽金花偶然見到德國鬼子四處抓義和團,於是主動上前勸阻,德國鬼子認識賽金花,就放了義和團成員。



後來賽金花又有幾次勸阻德國鬼子不要濫殺無辜。

一傳十,十傳百。賽金花勇救義和團的光輝事蹟就傳開了,越傳越玄乎,傳到最後,賽金花成了“九天護國娘娘”。

據說,後來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談判時,賽金花出了不少力,促使雙方成功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賽金花後來又有兩段失敗的婚姻。

再後來,賽金花窮困潦倒,本想重操舊業,但已年老色衰,門可羅雀,不久便死去。

最後引用劉半農對賽金花的評價:

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