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的悲剧要多于西方

中国女性的悲剧要多于西方,我也是偶尔想起这个话题……

在神话中:

中国古代的“精卫填海”是一位悲剧女性的神话,以弱小的力量对抗大自然的力量。本是炎帝的小女,在东海游玩被溺死,死后化为精卫鸟,疯狂地向东海复仇,日复一日地衔取西山木石,想要填平东海;


“帝女瑶姬,未嫁而死”,相传瑶姬为炎帝之女,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化为了灵芝;

战神女魃变旱魃,女魃本是高高在上的天女,为帮助黄帝耗尽神力,却无怨无悔,后来无法返回神界,本是功臣却变为了灾星——旱魃;

祈雨女巫,上古时期,人们会采用曝巫的方式来求雨,女丑之尸就是求雨之时的献祭品;

湘江女神,舜帝死后,两者(娥皇和女英)痛哭,泪染青竹,最后跳入湘江,殉情而死;

嫦娥奔月,屈原《离骚》中记载:“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后羿如此淫佚畋猎,造成了家庭的不和,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嫦娥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离开去奔月。

中国女性的悲剧要多于西方

而西方神话中,比如古希腊的神话中,女性的悲剧往往很少,除了宙斯外,其他的女神和男神并没有明显的地位差距,比如古希腊就供奉智慧女神——雅典娜。除了被供奉外,其他女神,如赫拉、德墨忒尔、阿尔忒弥斯、阿芙洛狄忒、赫斯提亚也是在十二主神中的,她们的地位并不比其他男神地位低。

在文学形象中:

中国女性的悲剧性更明显。中国女性的悲剧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依附于男性的“才子佳人”,如崔莺莺和杜丽娘;

二类是反抗男性的“悲剧结局”,如潘金莲与潘巧云;

中国女性的悲剧要多于西方


中国女性的悲剧要多于西方


第三类是想依附而又不成但又不敢反抗的“怨妇”,如各种宫怨(冯香罗形象)和夫怨(琵琶女形象——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而西方的女性悲剧则很少,更多的是被尊敬、膜拜。比如海伦,她的美貌让世人追逐,因此而引起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玛利亚永远被视成了圣母,贵妇人永远成为骑士的膜拜的对象。

在历史中:

中国的女性的悲剧也是多于西方的,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是越王勾践战败送给吴王夫差的礼品;貂蝉也是为了国家大计而周旋在董卓与吕布这两个男人之间;王昭君更是远嫁漠北;杨贵妃则死于马嵬坡。

苏妲己的确美丽动人,她所做的只不过是尽量使自己的丈夫开心一些,结果却被加上了祸国殃民的罪名,结果被姜子牙斩首;同样命运的人还有南朝中的陈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因尽弄些《后庭花》之类的靡靡之音,结果也被李渊杀了。所以中国一直有着“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的感叹。

然而西方女性的悲剧相比较而言是少的,古希腊的女性,除了没有公民权外,其他社会地位还是差不多的,她们依然是一夫一妻制;古罗马也是延续这一规定。只是到了中世纪,猎杀女巫是西方女性最悲剧的一个时候,但是相比较中国女性几千年来悲剧而言,还是要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