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内心的空虚感?物质极简,内心至盈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一个人能放下越多的东西,就越是富有。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

一个人内心越缺少什么就越想要炫耀什么,也越放不下什么。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不会将心塞得满满当当,他不会主动告诉别人自己拥有与获得了什么,他的自信源于内心深处的丰盈与满足。

内心不富足的人是什么样子

昊天算是我朋友中比较拼命的一个了,他从小城镇走出来,受了不少苦才考上大学,因此他特别渴望能留在大城市发展事业。并没有太多优势的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找了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他也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总是很努力地工作。

随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生活也渐渐稳定,昊天开始变得越来越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随之而来,对物质的追求也越发狂热。

1.喜欢攀比,特好面子

为了看上去比较有面子,昊天用几个月的工资去换了一块名牌手表;为了跟同事看齐,他用攒很久的积蓄买了一台最新的iPhone手机。为了能更快地融入大家,他经常请同事们吃饭,试图搞好和每个同事的关系,也从不错过和同事们的聚会,有请必到甚至不请自来,虽然很多时候他也仅仅是用来凑数的。

2.刷存在感,讨好别人

昊天也经常主动给同事们发微信,然后抱着手机期盼回复,而等到的回复总是敷衍和寥寥几句。他又加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微信群,在群里冒泡刷存在感。

微信朋友圈里,昊天成了点赞狂魔,每个人的状态下面都有他的点赞或者评论。当他看见好友的朋友圈只有一条横线时,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对大家的热情换来的却是冷漠。


如何面对内心的空虚感?物质极简,内心至盈


一味追求不可得的让人变成了什么样子

对面子的追求和高昂的人情支出,让昊天透支了自己的消费能力,让他日渐力不从心,也让他对维系人际关系感到心灰意冷。他不禁开始反思,是不是真的需要用物质来伪装自己,争取所谓的面子,维系所谓的人脉。

内心放下之后的人成为了什么样子

1.生活阳光,精神丰富

从那以后,昊天不再执着于物质上的追求,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以前每月光光的他慢慢地也存下了一些钱。另一方面,他不再急于表现自己,只是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也不再参与无效社交,多出来的空余时间读读书、写写东西、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去进行一些运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他的精神生活渐渐丰富了起来。

2.上司赏识,同事喜欢

由内而外的蜕变让昊天在工作中备受上司重视,一段时间后,他顺理成章地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在同事中他也越来也受欢迎,以前对他爱搭不理的同事也开始主动跟他攀谈。

3.包袱越少,前进越快

放下对物质的追求,省下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时间,以及精神层面的富足。人的时间、空间总是有限的,拥有的越多,身上的包袱也就越重,前进得也就越慢。适时地放下,给自己减负,才能挖掘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放下执念就是放过自己


如何面对内心的空虚感?物质极简,内心至盈


名人放下的境界是什么样子

简素生活,简单社交:极简的生活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巴菲特一生都住在奥马哈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里,日常开销也相对较少,他放下了物质享受却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他的工作方式放下了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显得简单高效,简单的日常经营也能让公司收益保持高增长。

简要人生,简单目标:欲望乔布斯的房间就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一盏灯和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他带着极简的理念设计苹果,1997年他回到苹果公司时,他砍掉了七成的项目、九成的产品,做iPhone4时,他把复杂的功能最简单化,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

古人的智慧教会我们越放下,越丰富

古语说:“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的智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每天花很多时间收集碎片信息,好像什么都知道,但其实什么都不精所带来的知识焦虑;冲动消费的网络课程,却没有静下心来听过;打折商品囤了一堆,却从来没有用过;永远在说衣服不够穿,其实衣柜已经被塞得满满的。

我们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分散我们的精力。占有的越多,身上的包袱越重,前进得也越慢。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不仅可以节省一笔钱,使经济更加宽裕,还可以让拥挤的空间得到释放,增加必需品的空间。

同样的道理,冗余的信息和不必要的应酬,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我们宝贵的时间。你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明星八卦、花边新闻吗?你真的需要参加很多聚会、认识很多人,从而看上去朋友特别多吗?

你时刻捧着手机,好像错过一条信息就错过了生活乐趣一样,别人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就生怕对方忘记了你。而真实的情况是,你把朋友圈刷了又刷,也不会有人给你发信息;每次聚会,你不过就是去凑人数的,有你没你没差别。

放下欲望是一种修炼,有时费尽心机去追求欲望,到头来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何面对内心的空虚感?物质极简,内心至盈


放下意味着放空自己,回归初心

放下的心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体现了对生活超脱的境界,不讲究物质的条件,但求内心的丰盈。生活越是简朴,内心越是丰盈。抛开一切杂念,返璞归真,让生命回归最简单舒适的状态。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想活得自在随心,就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而且人的精力有限,应该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人、事、物上。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我们现在就可以尝试从最简单的事物开始放下——尝试放下手机、放下欲望、放下执念。如果放下确实意味着失去些什么,那失去的只是枷锁,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一份极简清单,创造生活美好

1.二八定律是指20%最重要的事情值得用80%的时间做,产生的价值也远比80%的其他事情多得多。放下没用的信息、减少无效的社交,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别让没有意义的事情白白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

2.内心的丰盈、精神上的富足与拥有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总是追求要拥有更多、更好的物质,但这种追求却让我们背上了重重的枷锁,到最后不堪重负。尝试放下对物质的执念,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晓的枫/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