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研發模式通常用流程來表達。它主張對產品研發進行工作分解、邏輯定義和流程管理。通過研發流程體系提供的項目管理、科研策劃、任務管理、過程監控等能力,提升研發的規範化和標準化程度。從項目策劃到任務下發、從具體任務的詳細策劃到任務的協同執行,實現對項目全局的掌握和把控。

1.模式知識的主要形式

研發流程管理以工作結構分解(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為基礎,形成典型型號的工作分解結構和工作包。通過引用典型分解結構,快速完成型號研發策劃,實現工作包的合理分配。項目管理者以研發流程為依據,添加每個研發活動的人、財、物、時間等信息,形成項目計劃。利用研發工作分解結構,實現在型號研發過程中工作任務的監控。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1 研發流程的分解過程


WBS以“橫向分段,縱向分層”的方式表達,如圖1所示。橫向分解為多個研發階段,縱向將每個研發階段分解為多個層次形成WBS。WBS最小的節點是工作包。工作包還可以再分解為一個個任務。這些任務可以是多人協同的任務,也可以是多工具協同的任務,還可以是多技術協同的任務,這三類協同任務通常是逐層嵌套的。

基於系統工程的三維框架為複雜系統數字化研發流程的梳理提供了方法論。基於系統工程的流程分析可獲得數字化研發流程模型,並由此形成精益研發的骨架----五層精益流程模型,如圖2所示。

第一層,價值流(Phase):由產品研發的各個階段形成的頂層流程;

第二層,任務流(WBS):每階段逐層分解形成WBS。工作包是型號研發任務執行的基本單元。工作包按照順序和數據關係連接可形成研發流程;

第三層,工作流(Workflow):每個工作包的具體執行由一系列工作來完成,即工作流(Workflow)。工作流體現工作人員間的協同;

第四層,工具流(SimFlow):工作流中的各項任務由一系列多學科工具軟件聯合完成。過程體現軟件間的數據流轉;

第五層,技術流(Steps):單個工具軟件內部,對特定任務由多個步驟(Steps)完成。步驟體現軟件的使用過程。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2 研發流程五層模型


五層流程又可以分為兩大層:管理層和技術層。如圖3所示。

由價值流層和任務流層構成管理層,主要關注研發狀態和結果,是相對穩定的流程(簡稱剛性流程)。產品類型決定了流程的形態,不隨著組織的變化而變化;

工作流、工具流、技術流三層共同構成了技術層,主要關注研發活動的具體執行過程,屬於柔性和創新性流程,隨著組織、人員和工具的變化而變化。

這兩大層流程的關係可用體育術語可形象地概括為:管理層——規定動作不走樣;技術層——自選動作有創新。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3 研發流程分為兩個大層:管理層和技術層


研發流程的剛性層和柔性層界面的選擇是進行研發管理的要點之一。該界面的選擇與產品成熟度、管理成熟度及企業管理風格有關,既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優劣之分。對於產品或管理成熟度較高、管理偏於精細化的企業,界面傾向於下沉。對於產品或管理成熟度較低、管理偏於授權化的企業,界面傾向於上升。如果界面過低,會有科研管理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手伸得過長”之嫌,引起抱怨;如果界面過高,會引起項目進度和成本失控,質量與研發過程兩張皮。所謂“一抓就死和一放就亂”,就是沒有科學和藝術地界定剛性層的高度造成的。

談到研發流程,很多企業的第一反應是:我們的研發很複雜、很創新、每次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存在固化流程,或者流程無法顯性化。但我們的經驗是,只要企業研發還在運作,就一定有流程,只是剛性層的選擇有高有低而已。我們往往發現,恰恰在持這種觀點的企業中,流程顯性化的效益是最大的。

2.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日常所談研發流程,主要是指管理層剛性流程。剛性流程是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的基礎。因此,研發流程是研發管控的基礎。在大型型號管理中,剛性層流程形成的工作包一般下發到部門級或專業組級,不會下發到個人。個人的工作由部門或小組負責人在工作流層面進行分解和分配。對於小型項目,工作流一層會退化為由一個人完成的多項工作而非多人協同流程,此時相當於工作包直接下達到個人。科研部門和質量部門主要監控工作包的完成進度、質量和成本。

研發流程的範式化表達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常見的樹形結構,稱為WBS,反映了研發工作所有任務的集合,但不反應任務之間的關係,如圖4所示。WBS是最簡潔的研發流程表達形式,也是研發流程其他表達形式的基礎,所以應用非常廣泛。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4 研發流程的WBS表達


第二種是泳道圖,反應各任務之間的順序和責任人(或組織),如圖5所示。不同責任人的所有任務排布在不同泳道中,排布的順序代表了各任務之間的順序關係。各任務之間的連線代表了任務的數據關係,這些關係可以是跨泳道的。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5 研發流程泳道圖表達


第三種是NN圖,這種圖將所有的任務排列在對角線上,如圖6所示。任務之間的數據關係通過它們之間的角型線表達,在角型線上標註數據內容。這種圖形比較適合表達數據關係比較複雜的研發流程。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6 研發流程NN圖表達


3.精益工作包範式

不管用什麼表達形式,流程都是由節點構成的,流程節點稱為工作包。精益研發體系中的工作包在以下三方面對常規工作包進行了進化:一是增加伴隨知識要素,將完成該工作包所需要的知識伴隨到工作包中;二是增加質量要素,對本工作包所遵從的質量要求(質量規範和檢查表)關聯到工作包中;三是增加了工具要素,將完成本工作包要求或推薦的設計與仿真工具集成進來,對工作包進行數字化和仿真化改造。由此形成了精益研發的靈魂——精益工作包。如圖7所示是一個精益工作包的範式。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圖7精益工作包


這些知識通過工作包範式加入到流程範式中,可以提升流程範式的知識密度。精益工作包範式的梳理和建立方式如表1所示。該表明確提出了對知識、工具和質量的梳理要求。

表1 精益工作包的模板

研發管控模式範式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