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挖掘潜力、提升实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扎心的是,你读了100本书,也没感觉有啥变化,而有的人只读完1本书就脱胎换骨了。

同样是读书,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原因很简单,你的读书是“死读书”,书中的知识读过就忘,而别人却是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于心,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那么如何才能活用书中的知识,让读书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利器呢?著名咨询师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自制卡片

作者赤羽雄二,大学读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却进了麦肯锡成为一名咨询师,从没有丝毫经验的小白到麦肯锡精英,他的秘密武器就是阅读。通过阅读,他实现了跨专业就业;通过阅读,他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领域难题;通过阅读,他提升了自身能力,成功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

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一书中,赤羽雄二介绍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技巧,涵盖如何选书,如何规划阅读时间,如何牢记书中知识点,以及如何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等内容。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自制卡片

01 主动读书,读书是需要功利心的

可能有人认为,功利心是个贬义的词汇,但在读书时,是需要有点儿功利心的。实际上,优秀的人,从来不会盲目地读书,他们往往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和期望,主动去读书,清楚自己想从书中收获什么知识。相反,那些阅读效率不高的人,读书往往是漫无目的的,读过的知识也只是大脑中过一遍,没多久就忘得干干净净。

作者认为,提升阅读效果的秘籍就是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主动读书

第一,只在有需要时读书,读书过量会适得其反。

读书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比如我们想要收集某些信息,或者掌握某些知识,可以通过读书获取,也可以通过请教他人获取,还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实践获取。

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不计其数的好书,我们要做的是有针对性地读书,选择当前自己需要的书籍来阅读,来吸收内化。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虽然是好事,但是过度读书只会适得其反。书中的观点,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角度,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因此,正确的阅读方式是,以书中知识为基础,与他人交流讨论,以获得更深的理解。

第二,培养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

因为年龄、家庭、工作等原因,每个人能够集中精神读书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

比如,很多职场妈妈,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再带孩子玩,等孩子睡了,自己也累的够呛,这个时候再让她去读书,显然读书没啥效率。

再比如,很多年轻朋友,属夜猫子型,白天犯困,晚上精神,越到夜深人静,大脑越是活跃,读书的效率也越高。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延后阅读畅销书。

读书就要读经典好书,但是畅销书要不要读呢?

作者建议:延后阅读畅销书。

原因有两点:一是,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很多书籍畅销不是因为内容出色,而是因为恰逢其会的出版时机、社会的关注,或者作家知名度等因素;二是,作品展示的内容不一定符合自己需求,比如,有的作品很优秀,但是对我们解决问题和困难没有丝毫帮助。

因此,读书要读内容对自己有价值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长销书。

第四,规划未来5年的目标,根据目标采取行动。

读书是有目的的行为,先设想下5年后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再根据这个目标去选择要阅读的书籍,以变目标为现实。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立即行动

比如,赤羽雄二离开麦肯锡公司后,开始从事支援风险企业发展的工作,他规划的5年目标是“通过支援风险企业活动,挖掘有潜力公司并支援其快速发展”。

根据这个目标,他想要阅读的书籍内容和领域主要包括:

硅谷的风险企业的创业环境

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地区风险企业的创业环境

日本风险企业的创业环境

风险企业快速发展的条件

十分有潜力的日本的风险企业

B2C商务的商业模式

......

02 “集中阅读法”,改造你的阅读方式

常有人抱怨:脑子不好使,读过的书总是遗忘;读书总是走神,一本书读了好久都读不完......

不妨试试赤羽雄二的读书方法——

集中阅读法。

首先,保持求知欲,带着问题去读书。

明代名人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意思就是,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怀疑,有小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就会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则会有大的进步。怀疑这东西,是觉醒领悟的基础。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带着疑问读书

因此,开始读书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当目的明确地带着问题阅读时,我们的专注程度就会大幅提升,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相关的内容,阅读的效率也会明显提升。

其次,尽量关闭网络和手机,避免分散注意力

著名主持人董卿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习惯了睡前阅读一小时,卧室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越来越便捷,微信、QQ、微博等社交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经常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一边阅读,一边玩手机,很显然会拉低阅读的效率。为了避免网络和手机的影响,读书时最好关闭手机和网络。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拿出25分钟到30分钟,关掉WIFI,手机调静音,在这段时间集中全部注意力去读书。不用担心会错过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失联1个小时耽误不了什么大事。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保持专注

再次,读完立即整理笔记,用A4纸归纳要点。

如果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拖慢读书的速度;如果读完书后,就放到一边不管了,那么过不了多久,读过的内容就会忘得干干净净。

相比之下,在读完之后,拿出几分钟时间做笔记,整理下脑中的思路,记录下读书的感想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作者建议:使用“A4纸笔记”归纳要点。

A4纸笔记归纳要点,就是找一张A4纸,横放,在左上角写主题,右上角写日期,每页写4-6行,每行写20-30字,如下图所示。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A4纸笔记”整理的要点

在归纳要点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1.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思考内容和措辞。

直接写自己的想法,不用担心措辞,也不用在意顺序和逻辑,更不要翻书寻找内容,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的理解和感想写下来。

2.设置时间限制,在1分至1分半时间内写完要点。

归纳要点时,要让大脑快速工作,最好在1分钟内记录下你的所读所想。如果时间不够,最多延长至1分半。

3. 按照脑海中浮现想法的顺序写下笔记的主题。

写文章时,我们会思考文章的框架和结构,如果感觉无从下笔,就不知道写什么好。但是整理笔记时,完全不需要多做思考,我们只需要把脑海中浮现的主题整理下来,想到什么想法就写下什么想法,不需要调整想法的顺序。

4. 将写好的笔记放入文件夹中,定期审视和复盘。

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充足,对知识的理解就越不一样。就像读唐诗宋词,年少时,想到的是风花雪月,中年后想到的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生命阶段,对诗词的理解不同。

因此,建议将写好的笔记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每隔一段时间,比如3个月,拿出来重新审视,重新思考书中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将书中内容转化为数据库。

一本书读完之后,为了便于后期翻看和查阅,还需要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数据库。

作者赤羽雄二采用的方法是,在书的扉页注明“日期和评价”,日期是购书或读书的日期,评价是对书籍内容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分为5种:◎°、◎、○、△、×。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书籍的5种评级标准

显然,◎°等级的图书最好,阅读价值也最高,×等级的图书最不好,阅读价值最低。

以后再次翻书时,只要看到书上自己做的标记,就能想起书中的内容。而且,随着后期不断地阅读和评价,对这本书的价值也会越来越明确。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标注阅读日期和评价

03 写读书档案,将书中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美国国家实验室,研究证实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即采用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者在两周后能记住的内容多少也大不相同。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学习金字塔

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阅读,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只有10%,而如果主动讨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就有50%;如果付诸实践,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就有75%;如果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就高达90%。

你瞧,越是主动学习,越是积极输出,知识就越不容易遗忘。

作者赤羽雄二一直强调,读书的目的是吸收书中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

因此,知识输出才是关键。

说到知识输出,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向别人讲述书中的有趣内容,比如跟朋友讨论书中的知识,交流彼此的想法,再比如写读书笔记、博客、书评等等。

赤羽雄二建议: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写一篇“读书档案”。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读书档案

读书档案包含4个部分:

1. 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写下阅读这本书的目的,记录自己读书前的思考,比如自己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为什么会读这本书,想通过本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2. 阅读后的感受、收获

这部分应该真实记录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可以是简单几句话的描述。

比如,这本书非常棒,我要推荐给朋友;再比如,这本书我觉得很糟糕。

这部分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在以后翻看时,快速回忆起本书的价值。

3. 阅读此书后,会采取哪些行动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读书只是实现工作目标和梦想的手段。阅读完一本书,应该写下今后的想要采取的行动,设定的目标行动要尽可能地具体、明确。

比如,读完《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这本书,我写下以后的行动计划:

  • 每天早上起床后拿出1小时时间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 阅读完成后,拿出1分钟时间,用“A4纸笔记”整理书中的知识点。

4.3个月后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

记录下读书后通过行动,想要实现的结果。换句话说,写下3个月后,你想实现什么样的改变。

继续以《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为例,对于3个月后打算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我是这么写的:

  • 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1小时的习惯。
  • 熟练掌握了用“A4纸笔记”整理书中知识点的方法,并积累了10多篇“A4纸笔记”。

当然,读书档案并不是写完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得定期回顾档案的内容,复盘自己的行动效果,并在读书档案的右侧写下自我的评价,比如,非常好、勉强完成目标、不太好、完全没有做好等。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揭开高效阅读的秘密,助你成为精英

当今社会,阅读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为我们讲述了超高效的阅读法则,让读书成为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利器。正如日本作者斋藤孝所说,

只要具备了阅读能力,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