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历史课本怎样写中国的?

俗话说“中日友好靠韩国”“中韩友好靠日”“日韩友好靠中国”,这三句话可算道尽了东亚三国的纠结关系,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状况皆是因为历史原因。三国在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可谓说也说不清楚,所以弄得三国之间对历史也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有小伙伴关心了,中国在其它国家的历史书上是什么样子的?


日韩历史课本怎样写中国的?

韩日争端岛屿 竹岛 独岛


先说日本:崇拜古代中国,鄙视近代中国
日本教科书也分很多的版本,但几乎所有的版本都对古代中国历史无限推崇,详细讲了中国的万里长城、汉朝唐朝的强盛、京杭大运河,还有印刷术、造纸术等很多重要发明。而且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成就时,非常客观。比如:讲到孔子时,谈到儒学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讲到与我国的贸易给日本带来很多实惠;讲到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各项制度文化时,说“倭曾向唐派遣使者”,对唐朝称呼他们为倭丝毫不避讳。讲到印刷术、棉花栽培这些科技创造时,也很客观的承认这就是中国发明的,日本和高丽都是从中国进行了引进学习。

日韩历史课本怎样写中国的?

日本巡逻船驱逐台湾保钓船


但在讲到近代的清朝和民国时,画风就变了。常常用“混乱、腐败、软弱”这些贬义词来描述。在谈到二战时,日本的教科书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之一,并且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轻描淡写,比如他们把“杀害大量无辜中国人”这一史实写成“杀害许多中国人”。
再来说韩国:歪曲历史、盲目自大
与日本尊崇古代中国不同,韩国的教科书并未特意突出中国对韩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影响,而是将中国史放到了亚洲史当中,以突出韩国的历史“贡献”。比如,日本主动承认韩日学习中国文化,并深受中国的影响;而韩国却表述为,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造了东亚共通性文化。关于唐朝,韩国人说是韩国和中国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并且在传到日本后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在讲到活字印刷术时,韩国虽然承认这是中国的发明,但却说宋朝以后活字印刷就没落了,而是韩国进行了推广普及,并在世界上首次造出金属活字。

日韩历史课本怎样写中国的?

韩国文字起源于中国


韩国歪曲得最多最狠的还是在疆域上面,如:韩国所有版本历史课本,都将我国的东北地区算作是古朝鲜的固有疆土。提到“满洲”时,往往将其与中国并列,甚至在配图当中,把满洲作为独立区域进行标识。此外,明朝万历年间曾耗费大力帮助朝鲜击败了丰臣秀吉的历史,在韩国教科书里面却对此轻描淡写,厚颜无耻地强调了是李舜臣等朝鲜军民的功劳,甚至还一度认为是明朝侵略了朝鲜王朝。
总的来说,两个国家都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编写自己的历史。日本自认为大唐的继承者,自然使劲吹古中国,隐含意思就是自己的历史牛逼,同时踩近代中国也是这个目的,同时也掩饰自己的黑历史。韩国因为实在没有可以自傲的历史,只得对某些历史进行夸大,但是要把这些成就占为已有,就不得不抹黑中国,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