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文联文艺献礼 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池梦蕊)疫情来袭,无数医护工作者用坚守和奉献筑起白衣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在这些逆行的身影中,攒动着无数铿锵玫瑰,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她们即将迎来第110个国际妇女节。东城文艺工作者用音乐、书画、剪纸、雕塑等文艺作品,致敬战疫“半边天”,祝她们节日快乐!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城区政协常委沉浮始终密切关注战疫情况。近日,东城区政协和区文联组织委员艺术家赴一线采风,沉浮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在东城区定点收治医院普仁医院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连线视频后,他心绪久久难平,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将采风所思、所悟、所感倾注在文艺作品中,仅用了两天时间便创作出了这幅《芯连心》。

“看到这个小护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跟我们交流,想到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身负使命、奋战一线,不能同家人见面,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与家人交流。她们穿着防护服,与病患一起隔离在病房,但是隔离了疫情,却隔离不了亲情,他们也是孩子、父母、丈夫、妻子……通过一根根视频连线,传递着爱、传递着感动和希望!” 沉浮说到。

“她们的故事一直在我脑海盘旋,我又创作了一幅《烛光 远方》,并用一首小诗表达我对她们的致敬!祝她们节日快乐!”

烛光

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沧海一粟,终将汇成爱的海洋!

远方

希望在远方,目标在远方,

家在远方,您在远方!

让我们携起手奔向远方!

期盼远方的您们平安!平安!平安!

东城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现年24岁的他正在攻读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由于疫情,学校延迟开学。宅在家的他利用自己擅长的手艺“面塑”制作了《百毒不侵 诸邪退散》《萌天使》等作品致敬医务工作者。作品上传到网上后,不少网友纷纷给郎佳子彧的作品点赞,阅读量已破百万。他还通过网络平台教授网友制作卡通版白衣天使,号召大家安心宅在家,疫情结束后将亲手制作的作品送给身边的白衣天使们。

“妇女节即将到来,可是白衣天使们还在前线‘战斗’,她们让我想到了京剧中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同样是上阵杀敌,同样是英勇无畏!”郎佳子彧说到。

有感于白衣天使的坚强果敢,在妇女节来临之际,他特地制作了一个新作品《巾帼英雄》,致敬女性医护人员。“面塑左边口罩白大褂指向着医护人员,面部上有长期佩戴口罩的勒痕。考虑到她们工作强度大、饮水少,嘴唇做了苍白干皮处理,从帽子里出来的头发做了被汗水浸湿的质感。右边的京剧脸谱代表巾帼英雄-杨门女将穆桂英”,郎佳子彧将他对医护人员的悉心观察和创作思路娓娓道来:“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达我对女性医务工作者的致敬,祝她们节日快乐,她们辛苦了!”

此外,朗诵《身影》(王斑、陈建成),歌曲《数你最美》(孙义勇、周芷诺),面塑《托起希望》(高选)等作品,深情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美术作品《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徐宝义)、《科研抗疫》(马全胜)、《攻坚克难战疫情》(葛美枝)等作品着重表现了女性科研人员的专业及敬业精神;布贴画《春天来了》(赵梓立)等、国画《楚天之念》(耿志红),油画《胜利在望》(龚艳华)等表现了期盼疫情早日结束,白衣天使凯旋的美好愿景。东城文艺工作者们以墨抒怀、以画言志、以曲传情、以艺载道。用倾注真情实感的文艺作品致敬女性医护人员,祝她们:女神节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