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轉眼春天已經到了,農村裡從外邊回來的年輕人又在逐漸的減少,尤其是很多農村的男青年,帶著一點點遺憾,又外出打工了。至於說遺憾什麼,相信農民都瞭解,遺憾的是沒能趁著過年的時候,在村裡相到合適的對象,這一出去,又是一年的時間。提到這事兒,很多兒子到了娶媳婦年齡的農民心裡就有點犯嘀咕,晚上想起來可能睡覺都覺得睡不安心,但就農村娶媳婦的現狀而言,又沒一點別的辦法。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很多村裡的老人談論起來年輕人娶不到媳婦這事兒,免不了都要講起來以前的農村,據老人們講,那時候村子裡家裡房子漏雨,甚至還沒通電,只用蠟燭的農民,都能娶到媳婦兒。後來要求稍微高點了,但整體上來說,還是人人不愁媳婦。再後來要求家裡有自行車,瓦房、平房、縫紉機之類的,但也不是硬性要求,真要是感覺合適,沒這些東西也行。基本上到了80後這時候,農村的標準開始被拉高,“千里挑一”“萬里挑七(諧音妻)”的說法開始流行。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可能現在很多娶不到媳婦的農民會覺得那也沒多少錢呀?但別忘了,那是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那時候農村也不是哪一家都能拿出來,不過和後來的“萬紫千紅一片綠”相比,難度還不算特別高。緊接著,農村的娶妻標準就一路高歌,直至彩禮這一項就讓大部分農民都有點難堪重負。可如果你覺得這就是最高標準的話,就錯了,現在農村娶妻的標準更新很快,“0管、1帶、2套”已經在很多地方流行。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先說“0管”吧,可能有些人看完會覺得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也很好理解,說的就是婚後在家裡最大,沒有人管著,沒有任何的約束,自由自在。實話實說,農村確實有婆婆給媳婦下馬威的習俗,但是現在這種習俗已經被淘汰了,大部分的農村婆婆也不怎麼會管兒媳婦了。話說回來,農村上了點年紀的人都過過苦日子,所以經濟上比較勤儉節約,如果看到兒媳婦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的話,忍不住還是要說幾句,但現在沒有人願意聽了,很多女孩嫁人之前,就要明確在家裡講明白這點,就是將來不能有人管自己。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至於說“0帶”,有農民已經嚐到苦頭了,“0帶”還有個更普遍的名字叫“扶弟”。有些農民娶了個媳婦之後,就像是把媳婦全家都帶回家了一樣,要負責女方一家的吃喝拉撒。她弟弟上學要拿錢,她弟弟訂媒要拿錢,她弟弟買房要拿錢,她弟弟生孩子還要拿錢,總之是她家裡有大大小小的事兒,都要傾盡所有幫忙。當然,從親戚關係上來說,幫忙無可厚非,但也要兼顧到自家的情況,如果超出了自家的幫扶能力,還要一直“義務”幫忙的話,日子好過不到哪裡。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再說“2套”,估計有農民已經猜到了,這裡說的2套指的是“房+車”,也就是有些地方說的“1動1不動”。按說農村周邊一般公交不是很方便,有個車的話,出入都很便利,所以說有個車還是有實用性的,現在車的價格不高,農民咬咬牙也能承擔得起,但是房就不一樣了。拋開大城市不說,農村所屬的小縣城的房子,農民想買一套也不簡單。現在要想娶媳婦,別人要2套,可想而知農村家庭的壓力有多大。

農村娶妻新標準,“0管、1帶、2套”缺一不可,農民無奈,咋辦?

以上就是“0管、1帶、2套”的全部內容了,這個標準在不少農村都正在擴散,變成了農民娶妻的標配,很多農民提到這事兒也是相當的無奈,眼看著兒子已經三十好幾了,但是全家的財產還是不能滿足這個標準,非常無奈,不知道靠打工什麼時候能給兒子攢夠這些,所以愁得睡不著。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