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到底有多脆弱?

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流感,出现过呼吸道的病症;但你大概不知道,流感这种病其实跟人没什么关系,它们来自于鸟类,而且这种病本来跟呼吸道也没半点关系。

病毒,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到底有多脆弱?


其实,流感病毒感染的是鸟类的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但是,病毒是会“突变”的。一个鸟类流感病毒,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突变,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

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鸟类消化道细胞的受体非常接近。于是,当这些从鸟类身上突变而来的新型病毒传到人身上的时候,它们在人类身上引起的就是呼吸道病症,也就是“流感”。

首先,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病毒,数量多到“令人发指”。比如说,当你跳进海水里畅快游泳的时候,你其实是在一大堆病毒里钻来钻去。 根据科学家计算,在每升海水当中,含有1000亿个病毒颗粒;在地球的所有海洋里,大约存在着10的31次幂个病毒颗粒。

这些病毒的总重量相当于7500万头蓝鲸;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病毒这个东西,小到不可思议。病毒的结构也很简单,大部分就是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几个基因而已。比如说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它身上只有10个基因(我们人类身上有20000个基因)。但就这么点儿基因,鼻病毒竟然能组合出神奇的遗传信息,骗过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入侵到身体当中,去复制自己。

病毒,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到底有多脆弱?


而且,你肯定想不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也到处都有病毒。以前专家认为,人的肺部当中没有病毒,或者含有少量的病毒,但实际上,新的研究表明,我们肺部里的病毒一点也不少。

2014年,一项调查显示,103个健康人当中有71个人都携带有可以导致宫颈癌的HPV病毒;在美国,大约有3000万女性携带这种病毒,但是他们自己不知道,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病毒并不会造成伤害。

一亿年前,我们的远古祖先被一种病毒感染,获得了最早的合胞素蛋白,于是产生了最早的胎盘,变成了最早的哺乳动物; 在演化的过程中,又有新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入侵这些动物,有的新病毒带有新的合胞素基因,而且能产生更优质的蛋白质; 渐渐地,因为不同的动物不断被不同病毒感染,产生新的基因,于是动物们产生了不同的分支,有了后来的食草哺乳动物、食肉哺乳动物,以及最终的产物——我们人类。

《病毒星球》这本书的结尾,2015年,作者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下一次,再有某种病毒从野生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体内,很可能还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我们完全可能对致病病毒一无所知。”

病毒,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到底有多脆弱?


很不幸,作者说的“下一次”已经到来了,就在我们面前,它的名字叫做“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目前真的对它“一无所知”。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正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非典”病毒一样,它也来自于某种野生动物,某种跟我们共存了千百年的野生动物。

只不过,这次扇动身体的不是蝴蝶,而是蝙蝠,是候鸟,是猴子,是果子狸,是骆驼……而且,这次引起的不是飓风,而是死亡,实实在在的死亡。

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进化历史长达5000万年。大多数蝙蝠是喜欢群居生活的,少则几百只,多则上万只。最重要的,和我们研究相关的是,蝙蝠携带多种病毒,但它本身并不发病。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食虫蝙蝠是害虫的天敌,食果蝙蝠是种子和花粉的传播者,它们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我们不能因为蝙蝠携带病毒就否定掉它的功劳。

病毒,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到底有多脆弱?


那么,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太落后么?还是因为我们毫无准备并且不加警惕呢?或者更糟,是我们主动破坏了某些平衡?

无论怎么回答这些问题,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是:我们活在这个“病毒星球”上,我们也永远要依赖这个“病毒星球”继续活下去。

我们和其他的生命,必将在未来“共享”更多的东西。但是要“共享”什么,我们其实可以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不去沉迷在“山珍海味”的炫耀性消费幻梦里。

我们可以选择更加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以及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