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要坐宇航員上太空”,“我要做飛行員飛上天”,“我要成為科學家,造福人類”……孩子的夢想有很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夢想不一樣會存在。

作為父母,當我們聽到孩子說出自己的夢想時,也會覺得荒謬,不可能。面對孩子的夢想,我們該怎樣處理呢?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詹青雲,新一代的網紅,她以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身份回到了國內,白天的時候她是一名律師,到了空閒的時間,她是一名實力不容小覷的辯手。

她參加了第六季的《奇葩說》節目,並獲得了冠軍。“人間理想詹青雲”,這是網友對她的評價。

在詹青雲的人生前半程裡,她都在負債,為了上學,她一次次的貸款,為了上學,她一次次的轉學。

她說,她並非是唯一一個擁有夢想併為之奮鬥的孩子,但是夢想讓她有希望。

在節目中,詹青雲談到,當她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一次次絕望而痛苦的困境裡,是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讓她的惶恐不安變得充滿希望。

家長充當的角色非常多,在孩子的人生裡,我們可能是老師,可能是朋友,可能是伴侶也可能是一個簡單的“管家”。夢想,聽起來可笑,但是實現的味道很香甜。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一、自我實現:每個人都為夢想而活

為什麼要有夢想呢?且行且珍惜不好嗎?活好當下難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為了未來焦慮頭疼嗎。

的確,人生有很多的目標,人生也有很多種實現的方式。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自我的實現,這是羅馬盡頭的唯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當我們完成了基本的生活需要,獲得可以尊重等,最終想要追尋的便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什麼是自我價值呢?它體現在一個人在社會中的意義和存在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衡量我們的存在是否能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二、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為了夢想而活,有夢想可以追尋的是人是幸福的。

一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夢想而奔波,棄醫從文的魯迅,何嘗不是為了民族振興,國人醒悟之夢想而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何嘗不是一種對夢想的執著和要求呢?

有夢想的孩子才有目標,生活才有繼續下去的意義。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苦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怎樣才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變成愛學習的人呢?孩子不愛學習,並不是因為他天生不適合學習,而是因為在學習裡,他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目的的做一件事,人的倦怠之心會淹沒勤奮努力之心。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詹青雲從農村到了鄉鎮,從鄉鎮到了城市,從城市又到了國外,看遍千山萬水的她,每次都會在新的集體裡被比下去,然後又成長起來,變成更好的自己。

她也彷徨過,失望過,可是目標讓她始終堅持自己。

三、關於孩子的自我實現,家長能做些什麼?

1、 樹立積極的榜樣作用

“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家長對於孩子來說,既是第一任的老師,也是心和心溝通交流的對象。孩子自我價值的實現路上,不能沒有家長的指引,不能沒有父母的教導。

所以,作為孩子的導師,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用一個挺直的背影去教孩子如何面對生活。

2、 支持孩子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肯定孩子的付出,支持孩子的想法,在努力過後進行一定的分析,丟掉不好的習慣,保持原本良好的素養……

在夢想實現的道路上,孩子要是沒有人支持,她會過的很難,詹青雲的母親是高中老師,她說,是母親一次次的給了自己新生,她才有現在的生活和心態。

因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家長們別忘了給孩子信心,給孩子鼓勵。

3、 制定計劃,將目標合理化

目標的合理化告訴家長們,夢想的實現一定落地,也就是說,不能天馬行空的往大方向走,一定要把每一步都細緻到位,這樣才能讓孩子離目標更近。

在設定遠期目標的同時,家長們也要和孩子一起確立近期的目標,這樣才能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一步。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

每個孩子都該有個夢想,沒有夢想的孩子,容易在人生旅途中迷失,別否定孩子的夢想,這是他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