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晁盖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杀死的?

冉之酉色


导语:水浒传里,晁盖之死争论较多,争论最多的当然是“谁是凶手”?笔者以为,史文恭就是射死晁盖的凶手。

一、“晁盖中伏”是史文恭精心设计的局

因为一匹照夜玉狮子马,晁盖不顾劝阻,非得要亲自带兵去攻打曾头市。

曾头市第一战,林冲和曾魁狭路相逢,斗了20来回合,曾魁主动撤军。

第二次交手,教师史文恭、副教师苏定和曾家五虎全部亮相,梁山这边20个头领也全部亮相,曾家五虎挑衅,晁盖作为主帅,直接过去厮杀,双方没有单挑,上来就是混战,两边各折了些人马,胜负未分。

《水浒传》120回本第60回:次日平明,引领五千人马,向曾头市口平川旷野之地,列成阵势,擂鼓呐喊。曾头市上炮声响处,大队人马出来,一字儿摆着七个好汉:中间便是都教师史文恭,上首副教师苏定,下首便是曾家长子曾涂,左边曾密、曾魁,右军曾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挂。教师史文恭弯弓插箭,坐下那匹却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三通鼓罢,只见曾家阵里推出数辆陷车,放在阵前,曾涂指着对阵骂道:“反国草贼,见俺陷车么?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装载陷车里,解上东京,碎尸万段。你们趁早纳降,再有商议。”晁盖听了大怒,挺枪出马,直奔曾涂。众将怕晁盖有失,一发掩杀过去,两军混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东西赶杀。林冲见路途不好,急退回来收兵。看得两边各皆折了些人马。

非常奇怪的是,之后一连三天,梁山每天都搦战,曾头市没有一个人出来应战。第四天来了两个和尚,说是法华寺的僧人,因为寺庙被曾家占了,所以来投拜晁盖,希望晚上能带领晁盖一行去劫营。晁盖不听林冲劝阻,当晚带领一半人马去劫营,结果遭遇曾头市埋伏,对方乱箭射过来,晁盖脸上不幸中箭,箭上有“史文恭”三个字。由于箭是药箭,毒性发作,晁盖言语不得,被紧急送往梁山。

可以肯定,晁盖劫营中埋伏是史文恭精心安排的一个局。史文恭之所以安排这个局,是想将征剿曾头市的梁山好汉一网打尽,而这个局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第二次交手时,晁盖暴露了明显的弱点:

一是晁盖打仗没章法,根本不会打仗。你看60回的描写,曾家五虎挑衅一下,晁盖就怒不可遏,直接冲过去打,后面林冲、呼延灼赶紧带领大队掩杀过去,形成混战。这哪是打仗,这纯粹是街头混子打群架。正常的两军对垒,应该先单挑,再阵战。或者有组织的打阵仗,晁盖完全没有打仗经验,根本不懂这些最基本的常识,身边带着会打仗的四个朝廷军官林冲、呼延灼、孙立、徐宁,晁盖也不咨询人家,就冲上去混战。这哪像统帅?

二是晁盖好冒险。晁盖就是一个保正,大概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出身,虽然会使刀枪棍棒,但是真正的武力值是很低的。曾家五虎加上两个教师出马,正常的主帅要沉得住气,先让手下战将上去挑战一下。宋江出征时,不是经常问:“哪位兄弟与我擒住这厮?”晁盖就不知道问一问,亲自上去,一人要挑战人家7人。林冲、呼延灼怕晁盖有失,赶紧上去护住他,并指挥梁山的喽啰掩杀过去,才形成混战。所以,晁盖的冒险打乱了林冲的计划。

三是晁盖不知道双方的优劣势。曾头市将领只有7人,即史文恭、苏定加曾家五虎。而梁山上去了20个头领,算上晁盖21个,且天罡级别的11人。梁山的将领占优势。并且,第一战林冲和曾魁交过手,曾魁不敌林冲。所以,不搞阵战,而是单挑,梁山明显占优。并且,第二次出征前一天晚上,林冲说明天出征,先搦战试探虚实。结果第二天,双方刚正式照面,晁盖就一头脑冲上去了,打乱了林冲的部署。

史文恭从曾魁第一次和林冲交手,就知道梁山不好啃。第二次见面后,也是边打边撤。确认了梁山的实力以后,史文恭也发现了梁山的命门,那就是晁盖。晁盖既不会打仗、又容易冲动、头脑也简单,使用计谋骗晁盖,成功率应该很高的。

史文恭回去后连续三天不出战,应该是商量智取的事宜。第四天,派了两个和尚到晁盖这边诈降。晁盖果然中计,因为林冲苦劝,最后才留一半年兵马和将领。林冲建议自己带人马劫营,晁盖留守,被晁盖拒绝。晁盖非得自己亲自劫营,结果中了埋伏。

晁盖的脸上所中的箭上刻有“史文恭”三个字,阴谋论认为这个字不能代表是史文恭,有可能是宋江安排人刻好以后射了晁盖。这些只是没有证据的猜测!

笔者来分析一下史文恭箭射晁盖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一,古人箭上刻名字是常有的事。这是方便打猎或打仗时,统计猎物或者敌人到底是谁射的。史文恭作为武功高手,箭上刻字很正常。

第二,史文恭箭射晁盖是“擒贼先擒王”。先把晁盖这个贼头干倒,梁山队伍必乱,更容易打败梁山征讨大军。

第三,箭上涂药是让晁盖或其它将领中箭后失去抵抗力,这样便于擒获。毕竟造了那么多囚车,想抓活的。但是抓活的正常打是打不过的,没法抓。只有通过毒箭把人麻翻,才能抓活的。抓到以后,再用解药解毒就行了。

第四,史文恭的本意是把梁山将领都射倒。但是梁山做了防备,只来一半,另一半在外面接应,这样史文恭的愿望落空。而中箭得不到解药的晁盖,只能等死。

箭上刻字,至少有50%的概率是史文恭射的。加上上面的四条分析,笔者认为,至少有70%的可能是史文恭射的。

二、史文恭书信承认曾头市放箭

卢俊义上山后,宋江二打曾头市。这次由于准备充分,吴用派出戴宗和时迁,把曾头市的虚实摸得清清楚楚。再打曾头市时,梁山完全占据主动。曾头市家主曾长官连折二子,曾长官估计打不过宋江,让史文恭写信求和。而史文恭心里也八分害怕梁山,但代曾长官起草了求和信:

《水浒传(120回本)》第68回:曾长官又见折了曾索,烦恼倍增。次日要史文恭写书投降。史文恭也有八分惧怯,随即写书,速差一人赍擎,直到宋江大寨。小校报知,曾头市有人下书,宋江传令,教唤入来。小校将书呈上,宋江拆开看时,写道:“曾头市主曾弄顿首,再拜宋公明统军头领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时之勇,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本意。今顽犬已亡,遣使讲和。如蒙罢战休兵,将原夺马匹,尽数纳还,更赍金帛,犒劳三军,免致两伤。谨此奉书,伏乞照察。”

请注意,这封信是“史文恭”以曾弄的名义写的,信中确认几个信息:

其一,承认是曾头市人放的冷箭射死晁盖的。但是因为信是史文恭的写的,而史文恭写信前“也有八分惧怯”,所以在信里,把放冷箭的人推到“无端部卒”身上。因为,内心有八分惧怯的史文恭不敢承认自己是晁盖之死的罪魁祸首。

其二,信中说射死晁盖“原之实非本意”,意思是“误伤”。这个也是实情,因为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和推测,史文恭本意也不是要射死晁盖,而是要活捉,只是没想到梁山太厉害了,射伤了都没活捉到。

其三,“顽子已亡”的意思是曾长官的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可以抵晁盖一条命了,梁山可以和曾头市言和了。变相承认晁盖是曾头市的箭射死的。

从曾头市的求和信可以推断出,射向晁盖的黑箭来自于曾头市,否则,关系曾头市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曾头市没必要给宋江背黑锅。

这封求和信的出现,至少有90%的概率是史文恭射死的晁盖。

三、晁盖鬼魂缠捉史文恭

如果前面两点还不能100%确定凶手就是史文恭,那么晁盖灵魂缠捉史文恭就可以100%确定了。

当吴用将计就计打破曾头市,曾家五虎和副教师苏定都阵亡或被俘以后,曾长官见大势已去,悬梁自尽。史文恭则出西门,落荒而逃。本来史文恭骑的是千里龙驹照夜玉狮子马,要逃走很容易,但是在树林里,晁盖显灵,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被卢俊义和燕青主仆活捉。

《水浒传(120回本)》第68回: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当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再回旧路,却撞着浪子燕青,又转过玉麒麟卢俊义来,喝一声:“强贼,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解投曾头市来。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卢员外建功,怒者恨史文恭射杀晁天王,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鬼魂有窥破前生后世的能力。晁盖死前不一定确定史文恭是凶手,但死后肯定就知道了。所以当史文恭骑着宝马要逃跑时,晁盖的鬼魂缠住了史文恭,便宜了卢俊义和燕青。

如果史文恭不是杀晁盖的凶手,晁盖的阴魂缠着史文恭干嘛?

如果还是不信,看看晁盖的另外一次显灵:

《水浒传(120回本)》第65回:次日,商议打城,一连打了数日,不得城破。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忽然阴风飒飒,寒气逼人。宋江抬头看时,只见天王晁盖欲进不进,叫声:“兄弟,你不回去,更待何时?”立在面前。宋江吃了一惊,急起身问道:“哥哥从何而来?屈死冤仇,不曾报得,中心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显灵,必有见责。”晁盖道:“非为此也。兄弟靠后,阳气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来报你,贤弟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为上计。”宋江却欲再问明白,赶向前去说道:“哥哥阴魂到此,望说真实。”被晁盖一推,撒然觉来,却是南柯一梦。便叫小校请军师圆梦。吴用来到中军帐上,宋江说其异事。

这个回目是《托塔天王梦中显圣,浪里白条水上报冤》,晁盖梦中说得很明白,宋江有百日血光之灾,要发一场大病,必须速速回梁山泊,请江南的地灵星来救治。

这个托梦有几层含义:

其一,晁盖是来救宋江!如果晁盖是宋江杀的,人死之后,灵魂必然知道,对杀死自己的仇人,晁盖不索命,救他则甚?

其二,让地灵星来救宋江。说明晁盖死后,灵魂知道宋江等人是36天罡、72地煞转世,晁盖自己不在108颗将星之数,所以对自己的死虽然恨,但是并没有责怪宋江。

而史文恭在被剖腹剜心祭奠晁盖之前,是有计划给自己喊冤的,但他没有喊,难道不是承认自己是凶手的最好说明吗?

晁盖两次显灵,一次救宋江、一次抓史文恭,完全可以100%确认史文恭是射死晁盖的人。

阴谋论无视这两个最有说服力的“显灵”证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结论:史文恭设伏、史文恭求和信和晁盖的两次显灵,足以证明史文恭100%就是射死晁盖的凶手。怀疑宋江是凶手的,又是阴谋论的过度解读!


一叶碧云


所谓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先后读过《水浒传》不下七次,从来没有怀疑过,以孝义著称的及时雨宋公明会对晁天王下黑手!

在伪君子道德婊眼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忠厚老实,在怀疑论者眼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善美!

钻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会推演出无尽的疑问,要解答几乎没有可能。名著,还是焚香静坐,斟一杯香茶,自己欣赏最佳。


有书有闲万事足


最近头条悟空问答老有人提出晁盖之死的问题。

我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在纠结这个脑残的问题?

而且历史上有没有晁盖这个人呢?

据南宋龚圣所著《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对晁盖的赞词是:“毗沙天人,证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这四句赞词活脱脱画出一个天人般的铁铸大汉,但《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晁盖排在第三十六位。

宋元间作品《宣和遗事》中记载,倒是晁盖为梁山泊大头领,但晁盖早死,吴加亮、李进义为首领。

宋江上梁山后,吴加亮等又推举宋江为梁山泊首领。

但不管是南宋龚圣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也好,还是宋元间作品《宣和遗事》也罢,晁盖的死都和宋江没半毛钱关系。

施耐庵的《水浒传》不过是本小说,而且施耐庵也在小说中写明了晁盖是史文恭用毒箭射死的,但却总有人去质疑一本小说中的描写,这不是吃饱撑的?


jianchi


现在网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说晁盖不是史文恭射死的,是宋江为了坐头把交椅,实施招安计划,派人施放暗箭害死的。

我自认愚钝,我自己从来没有看出这一层隐密,也始终顽固地反对这种说法。

晁盖是什么人?晁盖是个大地主,为人豪爽仗义,与吳用等七人,智劫了皇帝的不义之财一生辰纲,上梁山落草,做了粱山头领。

宋江是什么人?他也出身于地主家庭,在县里做个小吏。他与晁盖不同之处在于,晁盖的思想比较简单,而宋江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是属于封建士人一类,封建观念浓厚。他与晁盖相同之处在于,他也豪爽仗义。因为他有豪爽仗义的品质,所以,他才在官府来人缉拿晁盖一伙人时,违反自己的立场和观念,冒着天大的危险,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救了晁盖等人。在这里,宋江所犯的是杀头灭族之罪。

宋江虽然出于仗义,给晁盖报信,救了晁盖等人,但他自己是绝对不願意上山落草为寇,背叛朝庭的,尽管晁盖等人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一再联络他,邀他上山。甚至怒杀闫婆惜,被刺判江州,他也仍不改初心。直到浔阳楼醉题反诗,被奸人告发,身赴刑场,经众好汉营救,他再也无路可走,才被迫上了梁山入伙。

宋江上梁山之前,粱山基本上没什么发展。宋江上梁山之后,四方英雄云集,梁山又四面出击,才蓬勃发展起来。宋江的能力明显高于晁盖,因此,说宋江的实际地位和影响要大于晁盖,对晁盖的地位有一定威胁,应该是事实。

宋江和晁盖在思想上有矛盾,也是事实。晁盖在梁山,始终没有制定出一条明确的发展路线来。而宋江却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明确思想。这个思想你可以完全否定它,但你无法否定,梁山的一百单八将正是因这个思想而聚扰到一起来的。

梁山在受招安以前,同官府和各地的土豪恶霸打了很多仗。这些仗都是宋江领导打的。每一仗都有生命危险。宋江打了这么些仗没死,应该说是侥幸。他每次都主动带兵出征,留晁盖守山寨,应该看做是他对晁盖的尊重和爱护。最后一次打曾头市,宋江也是极力劝阻晁盖亲自领兵。晁盖执意要亲自下山,他没有作战经验,也不懂韬略,轻易地上了对方奸细的当,中了对方埋伏,中箭而死。晁盖此次下山,多少有负气的成分,但实在也太不做脸了。如此轻易丧命,令天下英雄气短。

射死晁盖的箭是射中面门,是从正面敌人那边射来的,箭上刻有“史文恭”三字。这都清清楚楚。可有人偏说晁盖是宋江阴谋害死的,并为此找了很多"理由和证据"。

其中重要的一条"理由和证据",是晁盖的临终遗言。晁盖临终对宋江和众头领说:“有捉得史文恭者,做粱山泊主。"人们从这句话里引申出了关于宋江的"阴谋论"。

晁盖的这句话是有严重错误的,因为捉得史文恭或杀死史文恭的,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可能是林冲,也可能是董平,也可能是时迁,王英,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普通士兵。古今中外,无名小卒擒获杀死名将的,不乏其人。晁盖出于极度痛苦仇恨,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小农意识的个人复仇心理的反映,完全把山寨看成了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完全把山寨的未来命运交给了不确定的因素,缺乏对梁山事业的负责任的精神。

晁盖的话确实反映出了他与宋江在思想上有矛盾,不願意让宋江接班。但他在此时,完全可以明确指定一个人接班,比如林冲,比如武松。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把一切交与未知之数呢?

人们所以造出宋江阴谋害晁盖,是说宋江想坐头把交椅,以便推行招安路线。但是,晁盖死后,宋江已稳坐头把交椅,可以畅行无阻地推行招安路线,他又为什么节外生枝,千方百计地去请卢俊义呢?当时卢俊义对宋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人。难道他不怕卢俊义来会夺了他的权,会破坏招安大计吗?

关于宋江阴谋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招安。但宋江搞招安,始终是公开进行的。你可以说宋江搞招安是完全错误的,但你不能说他是在搞阴谋。而且如果宋江搞招安是完全错误的,粱山一百零八将,几万义兵,完全可以随时杀掉他。为什么无人杀他呢?为什么都跟他走到底呢?

晁盖如果成事当上皇帝,他可能成为明末的李自成,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宋江如果作大臣,:他很可能成为海瑞和曾国藩;如果他做皇帝,他很可能成为宋仁宗,清雍正。

这是我对晁盖和宋江的看法。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读读《水浒》就知道啦,书上写的是史文恭用毒箭所害,并且是在回到梁山后去世的,想想众多英雄都在这里,若有什么异常情况,别说有面的故事了,宋江命也难留住啊!所以说呢,不会是宋江所为。


除湿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理解,这也反映了个人的境界人生,本不可能强求一律,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认识,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发展的眼光,利益的观点,义气的节操,会有不同的见解。最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接受原著中梁山好汉们的认可,毕竟他们是当事人,史文恭杀了晁盖。


江淮人家9


现代人吃的比古人精细了,脑量大了,脑力强了。思维牛叉了。

之前有言论评析三国,关羽华容道故意不杀曹操,为了制衡孙权。司马懿知晓孔明空城计,存心不取,为的隐功保身。

今儿又有新调解析水浒,晃盖不是死于史文恭毒箭,是宋江宋三郎阴谋所致。

相信后天还会有新的脑洞问题出来,比如(三国)孔明禳灯续命,魏延是有意闯帐破坏。(水浒)浪子燕青是有意勾引李师师,为隐退江湖早做了安排。

佩服今人,但凡有其想,就有其论。本是小说家言,不为正史,愣是能从`人性'出发,推翻、臆测凭多事来。主调看上去似乎还很逻辑似的。管它什么原著中白纸黑字;管它什么阴谋论也不忌讳避嫌;管它什么会产生更多的人与人相亲相杀不和谐的负能传播。一切宗旨:吸取人们眼球为先,清水搅成混为趣。

呜呼,当一篇篇歪邪逻辑、阴测言论满于网络平台之时,人与人坦诚相处,心胸放宽的交往,还能于今后有存在之角落吗?!

满目的历史小说中很多段子,被披上了阴谋论的质疑、新的解释。

散发弄舟也是醉了,唯愿酒醒过后,人们少些传播本是小说非正史的,一本正经的猜疑与生套的阴暗色。多一些正能的简单的,人与人美好相处的评点与赞誉。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水浒传》中晁盖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杀死的?根据小哥本人对于《水浒传》的阅读和分析,很明显,史文恭不是杀害晁盖的凶手,那么,谁才是杀害晁盖的凶手呢?晁盖为什么要帮主卢俊义捉拿史文恭呢?

第一个问题小哥之前回答过,也得到广大网友的赞同,今天就不浪费时间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小哥浅谈几点。



《水浒传》杀害晁盖凶手分析

小哥认为呼延灼是杀害晁盖的第一凶手,其次和晁盖一同进入曾头市的杜迁、宋万,具体原因如图。

小哥问答文章之“晁盖被杀疑案”分析。

《水浒传》晁盖被杀案件疑云

为什么大家都怀疑晁盖并不是被史文恭射杀的呢?其实这个怀疑不无道理,因为整个事件有诸多不合理的情节。

首先,史文恭到底有没有刻着自己名字的弓箭?如果有,我们只能说史文恭太奢侈了,毕竟这属于私人订制产品,史文恭不过是曾头市首富家的一名教师,他有这么高的地位吗?他是这样张扬的人吗?

其次,以史文恭的本领,他会用“毒箭”这种江湖下三滥的手段吗?

第三,为什么几千人马,唯独晁盖中的是毒箭?难道其他人没有中箭?或者说史文恭单单射了一支箭,并且是在黑暗中、在乱军中直接命中晁盖?这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第四,晁盖为什么不直接让宋江接任梁山泊首领的位置,然后要求宋江带领兄弟们为自己报仇呢?相信以晁盖和宋江的交情,临终托付宋江不会不帮他实现,最为重要的是,宋江向来以忠义做表率,如果晁盖临死要求宋江为自己报仇,宋江不答应也得答应。

所以很明显,晁盖和宋江的关系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境界,而晁盖的死和宋江有直接关系,这件事晁盖心知肚明,所以在临终之前,并没有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交给宋江,而是以“谁捉拿史文恭为自己报仇,大家推举谁为梁山泊之主”,可见晁盖是多么不喜欢宋江啊。



晁盖为什么要帮助卢俊义捉拿史文恭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有意见,为什么小哥认为卢俊义捉拿史文恭是因为晁盖的帮助呢?晁盖不是早就死了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在《水浒传》原著中,宋江和卢俊义各领一支人马攻打曾头市,最终卢俊义倚仗宝马夜照玉狮子成功突围,眼看着史文恭要逃脱升天,结果晁盖的阴魂出现了,他化作阴云,凄凄惨惨,四面围住史文恭,最终将史文恭引到卢俊义的马前,助力卢俊义捉拿史文恭。



晁盖为什么要帮助卢俊义呢?为什么不帮助宋江呢?

其实这件事,也可以看做是晁盖无力挣扎的表现,当年自己没有传位给宋江,就是因为他看透宋江并非善类,如果有一天给他得势,他最终会断送了兄弟们的性命,所以他临死之前并没有传位给宋江,随着梁山泊的发展,宋江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哥,此刻卢俊义上山,晁盖记得自己当初的遗言,因此他助力卢俊义捉拿史文恭,目的还是从未改变,就是阻止宋江当梁山泊之主。

可叹晁盖千算万算,哪怕是阴魂不散,最终也无法阻止宋江执掌梁山泊,可见宋江不愧是被九天玄女娘娘钦点过的人物,实力命运果然不一般。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做正反两种假设:

假如说史文恭杀死的,理由有三个:

1,就是箭上刻有“史文恭”三字;

2,晁盖鬼魂指点宋江去江南找安道全治背疮,如果是宋江谋害他,就不会救宋江;

3,晁盖鬼魂协助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因为是史文恭杀死的,所以协助捉仇人。

其实这些理由都是两可的,兼且要面对的反对的理由却一大堆:

1,史文恭使用毒箭,还刻上名字,这得有多大的心啊。是要招仇家?还是要败坏自己名声?

2,晁盖托梦宋江找安道全治背疮,其实背疮完全可能是晁盖阴气所致,他指点找安道全也许是出于惧怕宋江背后的神仙势力,又或者出于义气给予自救机会,否则解释不通他只说到江南找地灵星,却不说找安道全,如果不是张顺早年经历,估计根本不等找回来,宋江就一命呜呼了;何况晁盖能够说出地灵星,也许已经接触过九天玄女等神仙也未可知;

3,晁盖协助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完全可能是出于协助卢俊义成为梁山泊主的原因;

4,宋江和晁盖的头领之争。出征曾头市前,梁山泊主之争基本上已经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了。这个问题是肯定要解决的。宋江和晁盖其实是有仇的,宋江落草为寇大概率是拜晁盖所致,而且,宋江在被押送江州时,晁盖派人要杀押送公人赚宋江上山,宋江的反应是非常激烈的,毕竟这种事情他做的多了,他会不记恨么?

5,晁盖遗言“那个捉得射死我的,教他做梁山泊主”,不说捉得史文恭,不说教宋江做梁山泊主,这有几个意思?除非是作者败笔才说得清楚。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者说是史文恭杀死的,那么就是史文恭杀死的;或者作者没有说是宋江谋害的,就不能说是宋江谋害的。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小说真比历史还直白呀。

在我看来,假设晁盖是宋江谋害的,唯一真正说不通的理由只有一点,就是宋江竟然没有在捉得史文恭的第一时间就杀死他。宋江不怕史文恭辩解么?

至于宋江怎么谋害的晁盖,可以阅读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39648196789666311/?app=news_article×tamp=1570193279&req_id=201910042047580100260772001669E719&group_id=6739648196789666311


脑洞水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