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晁蓋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殺死的?

冉之酉色


導語:水滸傳裡,晁蓋之死爭論較多,爭論最多的當然是“誰是兇手”?筆者以為,史文恭就是射死晁蓋的兇手。

一、“晁蓋中伏”是史文恭精心設計的局

因為一匹照夜玉獅子馬,晁蓋不顧勸阻,非得要親自帶兵去攻打曾頭市。

曾頭市第一戰,林沖和曾魁狹路相逢,鬥了20來回合,曾魁主動撤軍。

第二次交手,教師史文恭、副教師蘇定和曾家五虎全部亮相,梁山這邊20個頭領也全部亮相,曾家五虎挑釁,晁蓋作為主帥,直接過去廝殺,雙方沒有單挑,上來就是混戰,兩邊各折了些人馬,勝負未分。

《水滸傳》120回本第60回:次日平明,引領五千人馬,向曾頭市口平川曠野之地,列成陣勢,擂鼓吶喊。曾頭市上炮聲響處,大隊人馬出來,一字兒擺著七個好漢:中間便是都教師史文恭,上首副教師蘇定,下首便是曾家長子曾塗,左邊曾密、曾魁,右軍曾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掛。教師史文恭彎弓插箭,坐下那匹卻是千里玉獅子馬,手裡使一枝方天畫戟。三通鼓罷,只見曾家陣裡推出數輛陷車,放在陣前,曾塗指著對陣罵道:“反國草賊,見俺陷車麼?我曾家府裡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裝載陷車裡,解上東京,碎屍萬段。你們趁早納降,再有商議。”晁蓋聽了大怒,挺槍出馬,直奔曾塗。眾將怕晁蓋有失,一發掩殺過去,兩軍混戰。曾家軍馬,一步步退入村裡。林沖、呼延灼緊護定晁蓋,東西趕殺。林沖見路途不好,急退回來收兵。看得兩邊各皆折了些人馬。

非常奇怪的是,之後一連三天,梁山每天都搦戰,曾頭市沒有一個人出來應戰。第四天來了兩個和尚,說是法華寺的僧人,因為寺廟被曾家佔了,所以來投拜晁蓋,希望晚上能帶領晁蓋一行去劫營。晁蓋不聽林沖勸阻,當晚帶領一半人馬去劫營,結果遭遇曾頭市埋伏,對方亂箭射過來,晁蓋臉上不幸中箭,箭上有“史文恭”三個字。由於箭是藥箭,毒性發作,晁蓋言語不得,被緊急送往梁山。

可以肯定,晁蓋劫營中埋伏是史文恭精心安排的一個局。史文恭之所以安排這個局,是想將征剿曾頭市的梁山好漢一網打盡,而這個局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第二次交手時,晁蓋暴露了明顯的弱點:

一是晁蓋打仗沒章法,根本不會打仗。你看60回的描寫,曾家五虎挑釁一下,晁蓋就怒不可遏,直接衝過去打,後面林沖、呼延灼趕緊帶領大隊掩殺過去,形成混戰。這哪是打仗,這純粹是街頭混子打群架。正常的兩軍對壘,應該先單挑,再陣戰。或者有組織的打陣仗,晁蓋完全沒有打仗經驗,根本不懂這些最基本的常識,身邊帶著會打仗的四個朝廷軍官林沖、呼延灼、孫立、徐寧,晁蓋也不諮詢人家,就衝上去混戰。這哪像統帥?

二是晁蓋好冒險。晁蓋就是一個保正,大概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村長出身,雖然會使刀槍棍棒,但是真正的武力值是很低的。曾家五虎加上兩個教師出馬,正常的主帥要沉得住氣,先讓手下戰將上去挑戰一下。宋江出征時,不是經常問:“哪位兄弟與我擒住這廝?”晁蓋就不知道問一問,親自上去,一人要挑戰人家7人。林沖、呼延灼怕晁蓋有失,趕緊上去護住他,並指揮梁山的嘍囉掩殺過去,才形成混戰。所以,晁蓋的冒險打亂了林沖的計劃。

三是晁蓋不知道雙方的優劣勢。曾頭市將領只有7人,即史文恭、蘇定加曾家五虎。而梁山上去了20個頭領,算上晁蓋21個,且天罡級別的11人。梁山的將領佔優勢。並且,第一戰林沖和曾魁交過手,曾魁不敵林沖。所以,不搞陣戰,而是單挑,梁山明顯佔優。並且,第二次出征前一天晚上,林沖說明天出征,先搦戰試探虛實。結果第二天,雙方剛正式照面,晁蓋就一頭腦衝上去了,打亂了林沖的部署。

史文恭從曾魁第一次和林沖交手,就知道梁山不好啃。第二次見面後,也是邊打邊撤。確認了梁山的實力以後,史文恭也發現了梁山的命門,那就是晁蓋。晁蓋既不會打仗、又容易衝動、頭腦也簡單,使用計謀騙晁蓋,成功率應該很高的。

史文恭回去後連續三天不出戰,應該是商量智取的事宜。第四天,派了兩個和尚到晁蓋這邊詐降。晁蓋果然中計,因為林沖苦勸,最後才留一半年兵馬和將領。林沖建議自己帶人馬劫營,晁蓋留守,被晁蓋拒絕。晁蓋非得自己親自劫營,結果中了埋伏。

晁蓋的臉上所中的箭上刻有“史文恭”三個字,陰謀論認為這個字不能代表是史文恭,有可能是宋江安排人刻好以後射了晁蓋。這些只是沒有證據的猜測!

筆者來分析一下史文恭箭射晁蓋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一,古人箭上刻名字是常有的事。這是方便打獵或打仗時,統計獵物或者敵人到底是誰射的。史文恭作為武功高手,箭上刻字很正常。

第二,史文恭箭射晁蓋是“擒賊先擒王”。先把晁蓋這個賊頭幹倒,梁山隊伍必亂,更容易打敗梁山征討大軍。

第三,箭上塗藥是讓晁蓋或其它將領中箭後失去抵抗力,這樣便於擒獲。畢竟造了那麼多囚車,想抓活的。但是抓活的正常打是打不過的,沒法抓。只有通過毒箭把人麻翻,才能抓活的。抓到以後,再用解藥解毒就行了。

第四,史文恭的本意是把梁山將領都射倒。但是梁山做了防備,只來一半,另一半在外面接應,這樣史文恭的願望落空。而中箭得不到解藥的晁蓋,只能等死。

箭上刻字,至少有50%的概率是史文恭射的。加上上面的四條分析,筆者認為,至少有70%的可能是史文恭射的。

二、史文恭書信承認曾頭市放箭

盧俊義上山後,宋江二打曾頭市。這次由於準備充分,吳用派出戴宗和時遷,把曾頭市的虛實摸得清清楚楚。再打曾頭市時,梁山完全佔據主動。曾頭市家主曾長官連折二子,曾長官估計打不過宋江,讓史文恭寫信求和。而史文恭心裡也八分害怕梁山,但代曾長官起草了求和信:

《水滸傳(120回本)》第68回:曾長官又見折了曾索,煩惱倍增。次日要史文恭寫書投降。史文恭也有八分懼怯,隨即寫書,速差一人齎擎,直到宋江大寨。小校報知,曾頭市有人下書,宋江傳令,教喚入來。小校將書呈上,宋江拆開看時,寫道:“曾頭市主曾弄頓首,再拜宋公明統軍頭領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時之勇,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原之實非本意。今頑犬已亡,遣使講和。如蒙罷戰休兵,將原奪馬匹,盡數納還,更齎金帛,犒勞三軍,免致兩傷。謹此奉書,伏乞照察。”

請注意,這封信是“史文恭”以曾弄的名義寫的,信中確認幾個信息:

其一,承認是曾頭市人放的冷箭射死晁蓋的。但是因為信是史文恭的寫的,而史文恭寫信前“也有八分懼怯”,所以在信裡,把放冷箭的人推到“無端部卒”身上。因為,內心有八分懼怯的史文恭不敢承認自己是晁蓋之死的罪魁禍首。

其二,信中說射死晁蓋“原之實非本意”,意思是“誤傷”。這個也是實情,因為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和推測,史文恭本意也不是要射死晁蓋,而是要活捉,只是沒想到梁山太厲害了,射傷了都沒活捉到。

其三,“頑子已亡”的意思是曾長官的兩個兒子已經死了,可以抵晁蓋一條命了,梁山可以和曾頭市言和了。變相承認晁蓋是曾頭市的箭射死的。

從曾頭市的求和信可以推斷出,射向晁蓋的黑箭來自於曾頭市,否則,關係曾頭市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曾頭市沒必要給宋江背黑鍋。

這封求和信的出現,至少有90%的概率是史文恭射死的晁蓋。

三、晁蓋鬼魂纏捉史文恭

如果前面兩點還不能100%確定兇手就是史文恭,那麼晁蓋靈魂纏捉史文恭就可以100%確定了。

當吳用將計就計打破曾頭市,曾家五虎和副教師蘇定都陣亡或被俘以後,曾長官見大勢已去,懸樑自盡。史文恭則出西門,落荒而逃。本來史文恭騎的是千里龍駒照夜玉獅子馬,要逃走很容易,但是在樹林裡,晁蓋顯靈,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被盧俊義和燕青主僕活捉。

《水滸傳(120回本)》第68回: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雲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虛空中一人,當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馬便回,東西南北,四邊都是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再回舊路,卻撞著浪子燕青,又轉過玉麒麟盧俊義來,喝一聲:“強賊,待走那裡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馬來,便把繩索綁了,解投曾頭市來。燕青牽了那匹千里龍駒,徑到大寨。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盧員外建功,怒者恨史文恭射殺晁天王,仇人相見,分外眼睜。

鬼魂有窺破前生後世的能力。晁蓋死前不一定確定史文恭是兇手,但死後肯定就知道了。所以當史文恭騎著寶馬要逃跑時,晁蓋的鬼魂纏住了史文恭,便宜了盧俊義和燕青。

如果史文恭不是殺晁蓋的兇手,晁蓋的陰魂纏著史文恭幹嘛?

如果還是不信,看看晁蓋的另外一次顯靈:

《水滸傳(120回本)》第65回:次日,商議打城,一連打了數日,不得城破。宋江好生憂悶。當夜帳中伏枕而臥,忽然陰風颯颯,寒氣逼人。宋江抬頭看時,只見天王晁蓋欲進不進,叫聲:“兄弟,你不回去,更待何時?”立在面前。宋江吃了一驚,急起身問道:“哥哥從何而來?屈死冤仇,不曾報得,中心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顯靈,必有見責。”晁蓋道:“非為此也。兄弟靠後,陽氣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來報你,賢弟有百日血光之災,則除江南地靈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為上計。”宋江卻欲再問明白,趕向前去說道:“哥哥陰魂到此,望說真實。”被晁蓋一推,撒然覺來,卻是南柯一夢。便叫小校請軍師圓夢。吳用來到中軍帳上,宋江說其異事。

這個回目是《托塔天王夢中顯聖,浪裡白條水上報冤》,晁蓋夢中說得很明白,宋江有百日血光之災,要發一場大病,必須速速回梁山泊,請江南的地靈星來救治。

這個託夢有幾層含義:

其一,晁蓋是來救宋江!如果晁蓋是宋江殺的,人死之後,靈魂必然知道,對殺死自己的仇人,晁蓋不索命,救他則甚?

其二,讓地靈星來救宋江。說明晁蓋死後,靈魂知道宋江等人是36天罡、72地煞轉世,晁蓋自己不在108顆將星之數,所以對自己的死雖然恨,但是並沒有責怪宋江。

而史文恭在被剖腹剜心祭奠晁蓋之前,是有計劃給自己喊冤的,但他沒有喊,難道不是承認自己是兇手的最好說明嗎?

晁蓋兩次顯靈,一次救宋江、一次抓史文恭,完全可以100%確認史文恭是射死晁蓋的人。

陰謀論無視這兩個最有說服力的“顯靈”證據,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結論:史文恭設伏、史文恭求和信和晁蓋的兩次顯靈,足以證明史文恭100%就是射死晁蓋的兇手。懷疑宋江是兇手的,又是陰謀論的過度解讀!


一葉碧雲


所謂的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先後讀過《水滸傳》不下七次,從來沒有懷疑過,以孝義著稱的及時雨宋公明會對晁天王下黑手!

在偽君子道德婊眼裡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忠厚老實,在懷疑論者眼裡,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真善美!

鑽在故紙堆裡尋章摘句,會推演出無盡的疑問,要解答幾乎沒有可能。名著,還是焚香靜坐,斟一杯香茶,自己欣賞最佳。


有書有閒萬事足


最近頭條悟空問答老有人提出晁蓋之死的問題。

我真不明白,究竟是什麼人在糾結這個腦殘的問題?

而且歷史上有沒有晁蓋這個人呢?

據南宋龔聖所著《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對晁蓋的讚詞是:“毗沙天人,證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洪爐。”這四句讚詞活脫脫畫出一個天人般的鐵鑄大漢,但《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晁蓋排在第三十六位。

宋元間作品《宣和遺事》中記載,倒是晁蓋為梁山泊大頭領,但晁蓋早死,吳加亮、李進義為首領。

宋江上梁山後,吳加亮等又推舉宋江為梁山泊首領。

但不管是南宋龔聖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也好,還是宋元間作品《宣和遺事》也罷,晁蓋的死都和宋江沒半毛錢關係。

施耐庵的《水滸傳》不過是本小說,而且施耐庵也在小說中寫明瞭晁蓋是史文恭用毒箭射死的,但卻總有人去質疑一本小說中的描寫,這不是吃飽撐的?


jianchi


現在網上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說法,說晁蓋不是史文恭射死的,是宋江為了坐頭把交椅,實施招安計劃,派人施放暗箭害死的。

我自認愚鈍,我自己從來沒有看出這一層隱密,也始終頑固地反對這種說法。

晁蓋是什麼人?晁蓋是個大地主,為人豪爽仗義,與吳用等七人,智劫了皇帝的不義之財一生辰綱,上梁山落草,做了粱山頭領。

宋江是什麼人?他也出身於地主家庭,在縣裡做個小吏。他與晁蓋不同之處在於,晁蓋的思想比較簡單,而宋江的思想比較複雜,他是屬於封建士人一類,封建觀念濃厚。他與晁蓋相同之處在於,他也豪爽仗義。因為他有豪爽仗義的品質,所以,他才在官府來人緝拿晁蓋一夥人時,違反自己的立場和觀念,冒著天大的危險,給晁蓋等人通風報信,救了晁蓋等人。在這裡,宋江所犯的是殺頭滅族之罪。

宋江雖然出於仗義,給晁蓋報信,救了晁蓋等人,但他自己是絕對不願意上山落草為寇,背叛朝庭的,儘管晁蓋等人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一再聯絡他,邀他上山。甚至怒殺閆婆惜,被刺判江州,他也仍不改初心。直到潯陽樓醉題反詩,被奸人告發,身赴刑場,經眾好漢營救,他再也無路可走,才被迫上了梁山入夥。

宋江上梁山之前,粱山基本上沒什麼發展。宋江上梁山之後,四方英雄雲集,梁山又四面出擊,才蓬勃發展起來。宋江的能力明顯高於晁蓋,因此,說宋江的實際地位和影響要大於晁蓋,對晁蓋的地位有一定威脅,應該是事實。

宋江和晁蓋在思想上有矛盾,也是事實。晁蓋在梁山,始終沒有制定出一條明確的發展路線來。而宋江卻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明確思想。這個思想你可以完全否定它,但你無法否定,梁山的一百單八將正是因這個思想而聚擾到一起來的。

梁山在受招安以前,同官府和各地的土豪惡霸打了很多仗。這些仗都是宋江領導打的。每一仗都有生命危險。宋江打了這麼些仗沒死,應該說是僥倖。他每次都主動帶兵出征,留晁蓋守山寨,應該看做是他對晁蓋的尊重和愛護。最後一次打曾頭市,宋江也是極力勸阻晁蓋親自領兵。晁蓋執意要親自下山,他沒有作戰經驗,也不懂韜略,輕易地上了對方奸細的當,中了對方埋伏,中箭而死。晁蓋此次下山,多少有負氣的成分,但實在也太不做臉了。如此輕易喪命,令天下英雄氣短。

射死晁蓋的箭是射中面門,是從正面敵人那邊射來的,箭上刻有“史文恭”三字。這都清清楚楚。可有人偏說晁蓋是宋江陰謀害死的,併為此找了很多"理由和證據"。

其中重要的一條"理由和證據",是晁蓋的臨終遺言。晁蓋臨終對宋江和眾頭領說:“有捉得史文恭者,做粱山泊主。"人們從這句話裡引申出了關於宋江的"陰謀論"。

晁蓋的這句話是有嚴重錯誤的,因為捉得史文恭或殺死史文恭的,可以是任何一個人,可能是林沖,也可能是董平,也可能是時遷,王英,也完全有可能是一個普通士兵。古今中外,無名小卒擒獲殺死名將的,不乏其人。晁蓋出於極度痛苦仇恨,說出這樣的話,完全是小農意識的個人復仇心理的反映,完全把山寨看成了他自己的私有財產,完全把山寨的未來命運交給了不確定的因素,缺乏對梁山事業的負責任的精神。

晁蓋的話確實反映出了他與宋江在思想上有矛盾,不願意讓宋江接班。但他在此時,完全可以明確指定一個人接班,比如林沖,比如武松。為什麼不這樣做,而把一切交與未知之數呢?

人們所以造出宋江陰謀害晁蓋,是說宋江想坐頭把交椅,以便推行招安路線。但是,晁蓋死後,宋江已穩坐頭把交椅,可以暢行無阻地推行招安路線,他又為什麼節外生枝,千方百計地去請盧俊義呢?當時盧俊義對宋江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人。難道他不怕盧俊義來會奪了他的權,會破壞招安大計嗎?

關於宋江陰謀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招安。但宋江搞招安,始終是公開進行的。你可以說宋江搞招安是完全錯誤的,但你不能說他是在搞陰謀。而且如果宋江搞招安是完全錯誤的,粱山一百零八將,幾萬義兵,完全可以隨時殺掉他。為什麼無人殺他呢?為什麼都跟他走到底呢?

晁蓋如果成事當上皇帝,他可能成為明末的李自成,太平天國的洪秀全。

宋江如果作大臣,:他很可能成為海瑞和曾國藩;如果他做皇帝,他很可能成為宋仁宗,清雍正。

這是我對晁蓋和宋江的看法。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讀讀《水滸》就知道啦,書上寫的是史文恭用毒箭所害,並且是在回到梁山後去世的,想想眾多英雄都在這裡,若有什麼異常情況,別說有面的故事了,宋江命也難留住啊!所以說呢,不會是宋江所為。


除溼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理解,這也反映了個人的境界人生,本不可能強求一律,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認識,所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發展的眼光,利益的觀點,義氣的節操,會有不同的見解。最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接受原著中梁山好漢們的認可,畢竟他們是當事人,史文恭殺了晁蓋。


江淮人家9


現代人吃的比古人精細了,腦量大了,腦力強了。思維牛叉了。

之前有言論評析三國,關羽華容道故意不殺曹操,為了制衡孫權。司馬懿知曉孔明空城計,存心不取,為的隱功保身。

今兒又有新調解析水滸,晃蓋不是死於史文恭毒箭,是宋江宋三郎陰謀所致。

相信後天還會有新的腦洞問題出來,比如(三國)孔明禳燈續命,魏延是有意闖帳破壞。(水滸)浪子燕青是有意勾引李師師,為隱退江湖早做了安排。

佩服今人,但凡有其想,就有其論。本是小說家言,不為正史,愣是能從`人性'出發,推翻、臆測憑多事來。主調看上去似乎還很邏輯似的。管它什麼原著中白紙黑字;管它什麼陰謀論也不忌諱避嫌;管它什麼會產生更多的人與人相親相殺不和諧的負能傳播。一切宗旨:吸取人們眼球為先,清水攪成混為趣。

嗚呼,當一篇篇歪邪邏輯、陰測言論滿於網絡平臺之時,人與人坦誠相處,心胸放寬的交往,還能於今後有存在之角落嗎?!

滿目的歷史小說中很多段子,被披上了陰謀論的質疑、新的解釋。

散發弄舟也是醉了,唯願酒醒過後,人們少些傳播本是小說非正史的,一本正經的猜疑與生套的陰暗色。多一些正能的簡單的,人與人美好相處的評點與讚譽。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水滸傳》中晁蓋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殺死的?根據小哥本人對於《水滸傳》的閱讀和分析,很明顯,史文恭不是殺害晁蓋的兇手,那麼,誰才是殺害晁蓋的兇手呢?晁蓋為什麼要幫主盧俊義捉拿史文恭呢?

第一個問題小哥之前回答過,也得到廣大網友的贊同,今天就不浪費時間了,對於第二個問題,小哥淺談幾點。



《水滸傳》殺害晁蓋兇手分析

小哥認為呼延灼是殺害晁蓋的第一兇手,其次和晁蓋一同進入曾頭市的杜遷、宋萬,具體原因如圖。

小哥問答文章之“晁蓋被殺疑案”分析。

《水滸傳》晁蓋被殺案件疑雲

為什麼大家都懷疑晁蓋並不是被史文恭射殺的呢?其實這個懷疑不無道理,因為整個事件有諸多不合理的情節。

首先,史文恭到底有沒有刻著自己名字的弓箭?如果有,我們只能說史文恭太奢侈了,畢竟這屬於私人訂製產品,史文恭不過是曾頭市首富家的一名教師,他有這麼高的地位嗎?他是這樣張揚的人嗎?

其次,以史文恭的本領,他會用“毒箭”這種江湖下三濫的手段嗎?

第三,為什麼幾千人馬,唯獨晁蓋中的是毒箭?難道其他人沒有中箭?或者說史文恭單單射了一支箭,並且是在黑暗中、在亂軍中直接命中晁蓋?這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

第四,晁蓋為什麼不直接讓宋江接任梁山泊首領的位置,然後要求宋江帶領兄弟們為自己報仇呢?相信以晁蓋和宋江的交情,臨終託付宋江不會不幫他實現,最為重要的是,宋江向來以忠義做表率,如果晁蓋臨死要求宋江為自己報仇,宋江不答應也得答應。

所以很明顯,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境界,而晁蓋的死和宋江有直接關係,這件事晁蓋心知肚明,所以在臨終之前,並沒有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交給宋江,而是以“誰捉拿史文恭為自己報仇,大家推舉誰為梁山泊之主”,可見晁蓋是多麼不喜歡宋江啊。



晁蓋為什麼要幫助盧俊義捉拿史文恭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有意見,為什麼小哥認為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是因為晁蓋的幫助呢?晁蓋不是早就死了嗎?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因為在《水滸傳》原著中,宋江和盧俊義各領一支人馬攻打曾頭市,最終盧俊義倚仗寶馬夜照玉獅子成功突圍,眼看著史文恭要逃脫昇天,結果晁蓋的陰魂出現了,他化作陰雲,悽悽慘慘,四面圍住史文恭,最終將史文恭引到盧俊義的馬前,助力盧俊義捉拿史文恭。



晁蓋為什麼要幫助盧俊義呢?為什麼不幫助宋江呢?

其實這件事,也可以看做是晁蓋無力掙扎的表現,當年自己沒有傳位給宋江,就是因為他看透宋江並非善類,如果有一天給他得勢,他最終會斷送了兄弟們的性命,所以他臨死之前並沒有傳位給宋江,隨著梁山泊的發展,宋江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大哥,此刻盧俊義上山,晁蓋記得自己當初的遺言,因此他助力盧俊義捉拿史文恭,目的還是從未改變,就是阻止宋江當梁山泊之主。

可嘆晁蓋千算萬算,哪怕是陰魂不散,最終也無法阻止宋江執掌梁山泊,可見宋江不愧是被九天玄女娘娘欽點過的人物,實力命運果然不一般。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做正反兩種假設:

假如說史文恭殺死的,理由有三個:

1,就是箭上刻有“史文恭”三字;

2,晁蓋鬼魂指點宋江去江南找安道全治背瘡,如果是宋江謀害他,就不會救宋江;

3,晁蓋鬼魂協助盧俊義捉住史文恭。因為是史文恭殺死的,所以協助捉仇人。

其實這些理由都是兩可的,兼且要面對的反對的理由卻一大堆:

1,史文恭使用毒箭,還刻上名字,這得有多大的心啊。是要招仇家?還是要敗壞自己名聲?

2,晁蓋託夢宋江找安道全治背瘡,其實背瘡完全可能是晁蓋陰氣所致,他指點找安道全也許是出於懼怕宋江背後的神仙勢力,又或者出於義氣給予自救機會,否則解釋不通他只說到江南找地靈星,卻不說找安道全,如果不是張順早年經歷,估計根本不等找回來,宋江就一命嗚呼了;何況晁蓋能夠說出地靈星,也許已經接觸過九天玄女等神仙也未可知;

3,晁蓋協助盧俊義捉住史文恭,完全可能是出於協助盧俊義成為梁山泊主的原因;

4,宋江和晁蓋的頭領之爭。出征曾頭市前,梁山泊主之爭基本上已經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了。這個問題是肯定要解決的。宋江和晁蓋其實是有仇的,宋江落草為寇大概率是拜晁蓋所致,而且,宋江在被押送江州時,晁蓋派人要殺押送公人賺宋江上山,宋江的反應是非常激烈的,畢竟這種事情他做的多了,他會不記恨麼?

5,晁蓋遺言“那個捉得射死我的,教他做梁山泊主”,不說捉得史文恭,不說教宋江做梁山泊主,這有幾個意思?除非是作者敗筆才說得清楚。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者說是史文恭殺死的,那麼就是史文恭殺死的;或者作者沒有說是宋江謀害的,就不能說是宋江謀害的。如果這種觀點成立,那小說真比歷史還直白呀。

在我看來,假設晁蓋是宋江謀害的,唯一真正說不通的理由只有一點,就是宋江竟然沒有在捉得史文恭的第一時間就殺死他。宋江不怕史文恭辯解麼?

至於宋江怎麼謀害的晁蓋,可以閱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39648196789666311/?app=news_article×tamp=1570193279&req_id=201910042047580100260772001669E719&group_id=6739648196789666311


腦洞水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