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葉用甘薯,又名長壽菜,俗稱地瓜葉,我國南方地區普遍種植面積較大,北方地區種植較少,但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甘薯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鐵和鈣質含量極高。據中國預防醫學院檢測,薯尖與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蔔和番茄等13種蔬菜相比,在14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酸13項,甘薯葉均居首位。皇妃薯尖品種為莖葉專用的葉菜珍品,翠綠鮮嫩、香滑可口、無苦澀味,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排毒養顏、延緩衰老、增加血小板、抗癌、降血糖、控制血壓、預防便秘和痔瘡以及保護視力等保健功能。在北方地區推廣種植葉用甘薯,補充北方地區夏季葉菜類的市場供應,豐富蔬菜種類。

具體如下: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1、種苗引進

葉用甘薯是一個特殊的甘薯新品種,是農業專家對原有的甘薯品種進行定向培育,讓植株的營養都集中到葉片上,培養出的專門食葉的品種。

品種選擇應是市場上比較認可的、適合大眾口味的葉用甘薯專用品種,一般市場上的品種有臺灣“皇妃”薯尖、臺灣“皇后”薯尖、臺農71、福薯7-6、廣菜薯1號和廣菜薯2號等。通過實地考察、對比品種、嘗試口感,最終選擇臺灣“皇妃”薯尖品種,其品種特性表現如下:葉片淡綠色或深綠色,呈心形;葉片光滑,有淡淡的清香味;節間距離較短;口感滑糯、嫩脆,清香味,無澀感,纖維少等。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2、栽培要點

2.1 整地施肥

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底肥使用4t腐熟有機肥,配合200kg左右的生物複合菌肥均勻撒施並對地塊撒施中農富通生物菌劑60~80kg,旋耕兩遍。定植前安裝吊噴,先噴透土壤,然後採用華盛8.5mm寬幅1.5m的可降解地膜覆蓋畦面,準備定植。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2.2 定植

一般北方冷棚在4月初低溫穩定在14℃以上即可定植,5月中旬開始採收;露地定植在5月初開始,採收在6月初開始。一般根據設施情況做畦,畦寬1.3~1.5m、高0.2m,每畦栽6行,株距0.20~0.25cm,每667m2定植1.0萬~1.2萬株,百株苗質量1.0~1.5kg。選晴天上午定植,栽植深度8~10cm,扦插苗以25~30cm長、下面帶一段生有氣生根的老莖為佳,容易成活。定植後採用吊噴的方式澆透水,保證幼苗成活率。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2.3 田間管理

2.3.1 溫度。雖然葉用甘薯是喜陽作物,但是夏季棚室溫度高、光照強,水分蒸發量大,會影響葉用甘薯的生長,最適溫度18~30℃生長最好,在此範圍內隨溫度升高長勢越快。溫度超過35℃時甘薯停止生長,對此可以採用降溫材料,採用規格0.297mm的“中農富通”白色遮陽網降溫,可下降6~8℃,可減少40%的光照強度。同時,可以採用吊噴澆水方式降低棚內溫度,加強通風等,創造葉用甘薯的最佳生長條件,提高商品品質,提高種植效益。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2.3.2 溼度。定植過後,第一遍水澆透,前7d每天保持土壤溼度80%~90%,直到生根後,可減少澆水,促進根系生長。定植20d後,基本每3~5d噴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葉用甘薯屬於耐高溫不耐霜、耐旱、喜溼作物,需要經常澆水,澆水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保持土壤溼度80%~90%,忌大水漫灌,有利於其品質的提升。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2.3.3 中耕鋤草。為生產綠色產品,不採用除草劑等化學方法除草。為防止雜草太多,定植前先鋪好可降解的地膜,這樣就減少了拔草的勞動強度,但是也要及時拔草。待秧苗全部長滿棚室的時候基本上雜草就會被抑制住。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澆水要澆足,否則不容易澆透水。

2.3.4 肥水管理。有條件的可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源頭溶好氨基酸水溶肥或蚯蚓液體肥或聖誕樹平衡肥19∶19∶19,667m2衝施5kg,每採收一次需要衝肥一次。或者將顆粒有機肥均勻撒施在棚內,每棚5~7kg,並澆透水。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3、病蟲害綠色防治

通過輪作、及時清理棚室雜草、安裝防蟲網、懸掛黃板等農業、物理措施以及噴灑性誘劑等生物措施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3.1 蟲害

葉用甘薯蟲害主要有甘薯斜紋葉蛾,可用蘇雲金桿菌(BT)600~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或安裝斜紋夜蛾的性誘捕器來捕殺,667m2使用8~10個即可,效果很好。

3.2 病害

葉用甘薯病害發生情況很少,一般每次採收後可用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或阿米西達1500倍液預防部分真菌性病害等。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4、適時採收

葉用甘薯菜用以幼嫩的莖葉為產品,組織柔嫩,含水量高,較易萎蔫脫水,同時又要保持較高的產品檔次,因此必須及時收穫,儘量縮短產品運輸流通環節。一般在定植後大約30d封行後可以第1次採收上市,採收時宜用剪刀,效率高,省工省力,還可減少病害傳播。產品一般15~20cm,用手摺斷脆嫩不帶絲為宜,採收後用皮筋打包成捆,500g/捆,方便銷售。採收速度平均為12~15kg/h,採收時間以在10:00前或是17:00後為宜,避免嫩莖失水萎蔫,商品性下降。一般每隔10~15d採收一次為宜,每667m2能採收3000~4000kg。

冷棚葉用甘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速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