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雖然肅順早就想幹掉慈禧,但遺詔並沒給他這種授權,所以肅順鬥不過慈禧很正常,能鬥得過才是怪事,實際上,自咸豐帝駕崩,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就陷於外強中乾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

慈禧、慈安、奕訢這一群人代表的是皇權核心勢力和利益,相對來說,肅順雖是遠支宗親,但對於皇室來說,畢竟還是奴才,所謂的贊襄議政王大臣,貌似凌駕于軍機處、內閣、六部九卿之上擬旨批折,其實地位卻是無比的尷尬,所以八大臣才竭力阻止回京,以圖在一段時間內,更加穩固的抓牢權柄。

至於咸豐為何會選擇並設置八大臣贊襄國務,主要還是想讓他們秉承前有的既定方針,尤其是整飭吏治方面,能夠一如既往的貫徹執行下去,但是對於擅權又不得不防。

比如順治時期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倆人。

比如康熙時期的輔政大臣,四人。

效果都不是很好,輔政人數的增加並沒能有效的遏制擅權行為,所以聰明如咸豐帝,這次用了8個人······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為了“祺祥帝”不受宗室和懿妃擺佈,肅順的話,咸豐帝已經入耳走心了,所以對懿妃有所提防,雖然留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信,但御賞是留給慈安皇后的,至於同道堂則是留給未來的祺祥皇帝,只不過載淳年幼,所以由懿妃暫時代管而已,如果載淳到了執政的年紀,懿妃的權利將會全部落空,慈安也是如此,相對來說,咸豐帝對慈安皇后比較放心,臨終那段時間,也只有慈安皇后能和咸豐說得上話,別人的話已經聽不進了。

咸豐真正扶立的是慈安和以載垣、端華、肅順為首的贊襄大臣集團,繼續堅持對內不手軟、對外(儘量)不妥協的既定方針,著重從吏治下手,亂世重典,澄清官僚生態系統,但他卻也不是一味的扶持,不作提防,肅順是遠支宗親,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說就是奴才,篡權的可能性較小,一旦作亂或者擅權,容易通過皇權、宗室勢力進行打壓,雖然重權下放,但最終御賞和同道堂的作用不可小覷,可以簡單理解為,你隨便“擬旨批折”,但是否能夠執行,還要看後宮的兩方大印才行,既避免了後宮不懂政治胡來或者受人矇蔽、左右,又避免了八大臣擅權,想法是好的,但卻不切實際。

這樣的安排無異於從一開始就將三方勢力頂到了風口浪尖,配不配合暫且不提,當時的三方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到底誰說了算的問題擺到了首位,這也造成亂局之後,最終促成了慈禧將近半個世紀的垂簾聽政。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最受忌憚的奕訢

宗室方面,咸豐帝最忌憚的就是奕訢,都還只是皇子的時候,如果不是咸豐帝有個好老師的話,恐怕後來的皇帝九成九是奕訢,因為論才幹,奕詝比奕訢實在是差了很遠,只不過最後靠些見不得光的小伎倆才獲得道光的歡心,從而獲取皇位。

比較奇葩的是,道光的遺詔裡有奕詝、奕訢兩個人的名字,奕詝自然是繼承大統,但遺詔還將奕訢封為親王,這表明其實在繼位人選上,道光是肯定考慮過奕訢的,這就造成一是奕訢覺得哥哥搶了本該是自己的皇位,二則親王是我爹給的,和你奕詝沒關係,所以負氣之下不大著調。

或許是出於良心不安對奕訢的愧疚和補償,也可能是咸豐帝本就厚道······在咸豐初登大寶的之際對奕訢本是不錯,原和珅的府邸賜給了奕訢,裡面凡是能題上字的地方,不管亭臺樓閣都被咸豐寫了個遍,也不管奕訢是否堵心愛不愛看。

職務方面,領侍衛內大臣、管理武英殿等事務、軍機處行走,更是破例讓奕訢這個皇子干預政務,三庫的肥差也給了奕訢、鑲紅旗蒙古都統、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御賜黃馬褂等等,一時風頭無出其右,這挺好的開端沒想到僅僅因為一件事就發生了改變。

奕訢的母親孝靜成皇后臨終前想要個皇太后的晉封,但咸豐帝不大想給,聽了奕訢的請求就嗯嗯啊啊的表示知道了,沒想到奕訢刻意理解為同意,所以算是矯昭傳旨冊封,咸豐帝雖然不滿,但是沒有辦法收回成命,因為孝靜成皇后也教養過自己,現在不給也就算了,收回來那就太不孝了,所以他指責奕訢這個親兒子操辦葬禮不周全,罷免一切職務,雖然內廷還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也僅僅是管理中正殿等事務而已,同是空降,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反差忒大,所以二人的矛盾就此趨於公開化。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跑就跑吧,他把奕訢留下與洋人談判,奕訢也是人也怕死,被嚇得東躲西藏,好在洋人並沒有要他的命,奕訢放心之餘能不更加嫉恨他這個哥哥麼。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咸豐帝的想法是一扶一壓兩相牽制,但卻沒有看清三權鼎立的真正態勢。

對於奕訢,咸豐非常不放心,臨終之際拒絕兄弟見面,說是“徒增傷感”,其實就是深深忌憚,怕奕訢趁機作亂,臨終的安排已經徹底將奕訢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而對於懿妃也就是慈禧,採取的是短期放權的態度,一是有慈安壓制,二是“祺祥帝”到了親政的年紀,懿妃自然大權旁落無從干政。

但是,奕訢卻不是這麼想的,這麼多年大權旁落,好不容易捱到奕詝身死自己有了出頭之日,沒想到搶了自己皇位的哥哥直接將他清理出權利圈外,自己才是輔政的最佳人選(確實是這樣,無論是能力,還是親疏),沒想到這個當哥的死了死了都不給自己一絲機會,奕訢咽不下這口氣。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奕訢的勢力集團有怎樣的實力呢?

奕訢本人總理各國事務,並且掌握督兵進剿的權利,他得到了洋人的支持,因為洋人也不傻,他們知道如果肅順等人主政,那麼想獲取在華利益恐怕要困難很多。桂良是奕訢的岳父,文祥和戶部兩位侍郎是他的有力臂助,兵部的賈楨是他的老師,順天府尹是他的嫡系勢力,而另外兩位兄弟在熱河行宮時刻監督著皇帝的一舉一動,依附於奕訢的勢力非常龐大。

肅順的“短板”

以耆英為例,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當時的列強到底是何種實力,滿朝文武也都大概心中有數,主要還是戰場上的失敗造成了最終定局,但負責外交事務的耆英確實難辭其咎,咸豐繼位不久就開始對其進行了清算,最終耆英被降以六部員外郎候補,此事告一段落。

而英法聯軍於咸豐八年再次侵犯中國的時候,咸豐帝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再次複用耆英,但是給耆英安排的角色還是妥協派大員,看似桂良,花沙納等人在談判桌上寸步不讓,其實咸豐帝早就想好讓耆英“輕車熟路”的繼續妥協,一難一易的路數,很可能讓洋人識抬舉懂進退,給些好處就可以了,不要太過分,但是耆英當初是怎麼欺騙列強的,英法聯軍已經掌握了切實證據,在他們看來,耆英就是個毫無信義的“騙子”,所以對於他主持的談判是持以牴觸態度的。耆英也是作死,為了馬上見到皇帝商量對策,他竟然在咸豐帝還沒有發出詔令的時候就擅自回京,所以被僧格林沁押回京師。

奕訢等人在大清律中沒有找到相應的罪行,因為耆英只是個談判代表,他既不統軍掛帥,也非大員鎮守一方,所以算不上臨陣脫逃,只能算是一時糊塗吧。但肅順等人態度堅決,鼓動咸豐帝殺掉耆英以正國法,犯的什麼罪呢?有辱國體,談判代表哪能說跑就跑呢,沒辦法,雖然奕訢想講法治,但當時的封建社會就是人治為主,所以罪名落實。這件事在當時的官員看來,可大可小,但最終被肅順頂格論罪,耆英死不足惜,而且也替肅順達到了殺雞儆猴的目的。

戊午科場案也是如此,對官場帶來巨大的震動,開科取士對於封建王朝而言自然是大事,但科場舞弊這類事所有官員見怪不怪業已司空見慣了,從來也沒有什麼大事,但是這次又是被肅順頂格辦理,造成柏葰被殺,成為自隋唐開科以來,唯一一個因科考而被處死的一品大員,而且不止他一個,共四人被處死,牽連將近百人。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從肅順的行事手段來看,他的官威是大,手段是猛,見效是快,但同時也招致幾乎所有官僚的不滿,曹振鏞的多磕頭少說話已經被絕大多數官員所認可深入人心,官員們基本都是尸位素餐,而肅順整飭吏治的手段太剛,搞得人人自危,大罪小罪落到肅順手裡都是頂格辦理,懼怕之餘就有了自保之意,而自保的最好的手段自然就是整倒整臭直至整死肅順,所以到了肅順與後宮集團角力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站到了肅順的對立面上,他們沒辦法不這麼幹,以前有皇帝在還好,這次肅順成了贊襄大臣,讓他主政,那大家誰都沒有好日子過了。

肅順喪失了官僚系統的支持,在加上御賞和同道堂兩方印信對他的掣肘,所以當時肅順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了,如果再加上對手是後宮+親王的真正的皇權勢力,他的後果不言而喻,其實咸豐帝早該想到,肅順的結局好不了,咸豐小看了兩宮,小看了奕訢,卻高看了遺旨的作用。

肅順喪失了“和平共處”的機會,事實證明想得罪女人並不需要多大的事兒,甚至在你不經意之間,禍根就已經種下。懿妃的脾氣向來不小,見了肅順卻還是恭敬有加,但是肅順仗著咸豐帝的寵信根本沒把懿妃放在眼裡,就在當初逃亡之路上,宮廷車馬只有皇帝一架,其餘人都是普通的民間馬車,後宮嬪妃們哪裡受過這種顛簸之苦,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懿妃在內,她哭著向肅順討要一輛好些的馬車,不知是本已煩悶,還是覺得懿妃的要求不切實際,亦或是嫌棄懿妃多事,直接頂了懿妃一句,你以為你是誰?你想凌駕於皇后之上麼?(慈安忍著沒要)。再有就是“虐待後宮”,有多事人稟告懿妃,說是逃亡一路的飲食皆由肅順提供,皇帝那裡酒肉都有,咱們只能吃豆腐羹,其實外臣染指御膳是君臣間的大忌,肅順只是倒手而已。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最讓兩宮受不了的就是“本朝無太后垂簾故事”,也就是說,大清建國以來沒有太后垂簾聽政的成例,這在肅順看來是在維護先帝遺命,但是對兩宮而言,那就是爭權奪利了。因為一旦垂簾聽政達成,無異於架空了贊襄大臣的權利,而為此載垣、肅順等人對著兩宮足足吼叫了兩個小時,皇帝都被嚇尿了,他們還不停止,這在兩宮看來,又成了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真讓這些人掌了權,自己哪裡還有活路呢?

懿妃也就是後來的慈禧,為何最終向光緒帝下狠手整治,因為圍園殺後已經威脅到自己的生命,而肅順又何嘗不是,雖然各種筆記和傳聞滿天飛,發起人是誰莫衷一是,但無論是咸豐帝還是肅順,想去除懿妃這個禍患確是真實的。

開始咸豐帝讓懿妃參與政事不過是無心之舉,也不覺得有什麼,後來懿妃參與過甚,在離京逃亡前又對咸豐的懦弱頗為不敬,所以慈安有御賞,載淳有同道堂,而懿妃,能夠活著代管同道堂已是邀天之幸了,畢竟載淳是即將繼位的皇帝,留下他的生母對孩子有好處,也算給載淳留個情面。

三權鼎立,肅順、兩宮、奕訢,肅順與奕訢不存在任何合作的可能,死敵一般的存在,而肅順與懿妃或說兩宮的裂痕早已不可彌合,又由於肅順平素的執政手段過於剛直,失去了官僚系統的支持,甚至所謂的嫡系勢力也僅僅是對他敷衍而已,所以肅順當時面對的是幾乎所有勢力集團的火力,也正是因為這樣,八輔臣才極力反對回京,以期在外安穩自己的勢力,他們必然也預計到一旦回京自己可能會面對的種種危險。

奕訢要的是分權,而並非要篡權,這離不開兩宮的支持,所以也就只能叔嫂同心其利斷金了,而奕訢沒想到的是,凡是參與權利瓜分的人,都將受到忌憚,他雖貴為親王,這件事上卻也絕不例外。

肅順手握先帝“遺詔”,為何不先發制人除掉慈禧?

祺祥政變過程

初時兩宮並無班底,基本上都是奕訢的嫡系,比如兩宮所會見的文祥,桂良,賈楨,周祖培等等,大家“共議國事”,並且對載垣肅順等人歷數罪狀,其實就是同仇敵愾的誓師大會,而奕訢一干人等出的主意越多,罵的越兇,事後好處自然也就越多,兩宮眼看權柄到手,奕訢眼看大權在握,所以等待肅順人等的只能是“身死道消”了,這種極權鬥爭向來沒有留活口的習慣······

首先是兵權在握的勝保,開始屬於騎牆派,但是看到兩宮實力太過雄厚,所以一改半推半就的曖昧態度,毅然決然的帶著一萬多軍隊加入政變序列。

時間差。就在八輔臣尚在半路,而兩宮已經到達京郊的時候,兩宮團隊迫不及待的發出了權威聲明,一是說明八大臣無以服眾,卻挾天子(至尊)而令天下,二是說明遺詔的合法性,因為遺詔並非皇帝親筆,當時又沒有近支親王在側,所以可信度存疑。而一旦遺詔存疑,那麼八輔臣所謂贊襄大臣的地位也就不存在了。當然,以前無垂簾故事,但現在可以有的基調還是要確定一下。

軍機處清洗重組,奕訢為議政王,班底當然是桂良、文祥等人,別說贊襄大臣,等八輔臣回京後會發現,就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了。

大局已定,後續當然就是清算,肅順凌遲後改斬立決,載垣和端華賜死,其他人等或革職,或革職永不敘用不等,無需贅述。大臣們也或被授意,或出於巴結不斷的提出太后垂簾的建議,兩宮自然順水推舟勉為其難了。

肅順曾經的鐵血鐵腕雖然很對咸豐帝的心思,但是卻觸動了封建官僚的利益,整飭吏治方面下手過剛,不留餘地,大大小小的錯誤都要以命來填埋,造成了官僚系統的恐慌和忿恨。

肅順和奕訢的鬥爭沒有緩和的餘地,同是兩宮坐鎮,肅順和奕訢所爭的其實是同一個位子,這種態勢,無法妥協,而在勢力上,肅順等人差奕訢太遠。

肅順與兩宮的矛盾不可調和,西宮叫囂著不掌權沒法活,東宮則默不作聲默認,兩下算是達成默契,既然各方陣營都已經表明了立場,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拿下肅順了。

說起來複雜,實則祺祥政變不過6天而已,寫起來麻煩,可是一眼就能看出,肅順的勢力與皇室相比根本不堪一擊,不在一個量級,從來沒有成不成的問題,手拿把攥,兩宮和親王勢力研究的最多的並不是搞定肅順,因為對手實在太弱,不值一提,她們所研究的是在輿論支持下,如何在法理上,名正言順的垂簾聽政而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