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蝗灾与疫情同样可怕

2月27日,一则关于“10万只绍兴鸭出征巴基斯坦”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对此,人们尤为感慨:“这波疫情还没过去,难道4000亿蝗虫又来了”?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随后,不少媒体相继跟踪,对于相关报道予以反击。理由是,正在巴基斯坦进行蝗灾考察的中国农业部工作组认为,现阶段派“鸭子军团”赴巴基斯坦灭蝗并不现实。目前工作组正在巴基斯坦信德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开展灾情实地调研,预计会捐助一些灭蝗设备,为巴方提供蝗灾防治与技术支持,以有效帮助巴基斯坦灭蝗减灾。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据报道,对于这次沙漠蝗灾,已经前前后后闹腾了近一年的时间,最开始爆发于阿拉伯半岛,它们吃掉当地的植物后逐渐随季风迁徙到非洲和印巴地区。可以说,已到了中国的边沿地界。

中国作为一个农耕国家,蝗灾曾经与旱灾水灾并列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灾害。

从公元前707年到新中国成立前,近乎每朝每代都会发生蝗灾,仅见诸于历史记录的较大蝗灾就有800余次。

对于蝗灾的发展速度,通常情况下,蝗虫的寿命在3个月左右,每繁衍一代就会增加几十倍的数量。并且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进而引发大面积饥荒。‍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对此,大家不得不忧虑,在风险程度方面,蝗灾与疫情同样可怕。

预估蝗虫会以什么路线进入中国

此次缘起于非洲的蝗虫,经跨越红海后,继而袭击印度、巴基斯坦,目前离我们中国仅有一步之遥。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从地图上看印度与中国的西藏交界,说明蝗虫离中国地界已经很近。对此,曾有专业人士对蝗虫入镜中国的渠道做过分析。

A、从环境分析来看,这批蝗虫来自非洲,所以应该比较喜欢热带气候。蝗虫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在低于14℃或高于40℃情况下,蝗虫会逐渐停食死亡。

而西藏最近的温度是 -8℃~15℃ ,加上生存环境恶劣,已是一道天然屏障,所以排除从西藏进入的路线。‍

B、蝗虫极有可能会走孟加拉国,入侵缅甸,越南等这一部分东南亚的小国家,甚至包括菲律宾。

理由是,东南亚这些国家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在20℃左右,这是蝗虫很喜欢的温度,其次这样的环境也会有很多一年四季常青的植物,也会给蝗虫提供丰富的食物。‍

C、或许会从云南进入,然后延伸至俩广、上海,苏杭、武汉、重庆,这一带。

至于蝗虫什么时候会到,据估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周之内就会飞到东南亚。‍

对中国三轮车行业的影响

据说,此次蝗虫数量已有4千亿,虽然不知道怎么统计的,但若是真如此,预防蝗虫的准备已不可疏忽,因为蝗虫不仅爱吃农作物,还很有可能还会携带一些病毒;尤为重点提醒的是蝗虫的繁殖力极强,已在其他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预计会带来粮食危机。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所以,对于农产品运输的重要工具——三轮车产品而言,其影响有三种情况可以预测:

A、不会进入中国境内,对国内销量,尤其是南方地区农作物对于三轮车产品的需求,将免于此次灾难。

B、对于出口非洲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菲律宾等这些国家的三轮车企业而言,由于农作物受蝗灾影响,或将免不了农用三轮出口需求量的减少。

C、如全球粮食危机爆发,行业会受大环境影响相继波动。‍

“第二病毒”——蝗灾,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猜想

对经销商的几点建议:

1、现金为王。在这个看得见与看不见病毒同时存在的特殊时期,经销商得保证自己能活下来。这样市场复苏时才有机会跑两圈,不然或将等不到2019年年的下半场!

2、积极备货。目前预计看得见病毒——新型冠状肺炎,基本控制或将持续到4月份。在短暂时间内相信很多人对公共交通还是有所抵触,所以市场的爆发可预期。那时,如你无库存,也只能错过这次机会。

3、服务补位。由于疫情的影响,相信很多人活动范围都是比较有局限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服务能跟上,哪怕是一些小故障的应急措施的提醒或者指导,都会增加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消费者对你销售工作的粘性。

4、线上销售。电商在这次疫情期间,显得异常活跃。所以在安全保证的前提下,一切新形式的尝试都是值得的。

5、放眼疫情后。此次疫情打乱了两轮、三轮车行业的市场节奏,然而一旦疫情结束,停摆了小半年的市场,必然会重新陷入新一轮更加剧烈的竞争。如此,放眼疫情后,依然是重要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