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還記得《孽債》這部電視劇,怎麼樣?說說當時你多大?

一代嫖神少個雞


老三屆、紅衛兵、知青三位一體,我就是那一代之一。《孽債》反映的就是知青下鄉以後,在農村安家落戶結婚生子,而後又返城,孩子離開農村母親去大城市跟父親和後媽一起生活,其中的各種矛盾和糾結與不適應,幾個孩子不同的命運看得催人淚下。1969年,大批老三屆的知青到農村插隊落戶,在這之前大約是65年左右,有少量的老知青下鄉去了農村。老三屆下鄉,必須的,沒有別的選擇,年齡小的十六十七歲,大的二十二二十三歲。當時宣傳動員下農村,並沒有說幾年以後要返回城市,所以一些年齡大的知青就在農村找一個小芳紮根了,也有女下鄉知青嫁給回鄉知青的。後來的故事就是《孽債》講述的那樣,大同小異。這部電視劇拍攝於1994年,我是老三屆中年齡小的,都是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了,推算一下,老知青們有的已經年過半百了。


順其自然天命不可違9


那時的國家還沒有很好的發展,城市沒有更多的崗位提供給人們就業,所以大批的知識青年到農村那個“廣闊的天地”去“發展”,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電視連續劇《孽債》說的就是這樣的內容,因為整整影響三代人,所以當時播放收視率極高。

“老三屆”指的是1976年畢業的那批人,他們(包括我)經歷了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那個《難忘的歲月》,每天每日每時都是刻骨銘心。用:欲哭無淚、欲罷不能、慾火焚身等詞語也不為過。

他們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等等。

這樣的人最富有創造力,吃苦耐勞,先人後己,最有同情心。

在今天,他們已退休或近退休了。對人生,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

希望後人以他們精神為榜樣,把人生生活過好。


汪旺886


很小的時候看過,彷彿記者女主叫美霞,男主叫思凡,結局不大好。還記得那個主題曲好像很好聽: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我記得我當時跟著哼唱了很多遍。其他的,記憶中已經很模糊了。



流年落英


記得啊!上海知青下鄉在雲南,返城後的生活現狀。其中有一個知青在農村找了一個當地媳婦生了孩子後死了。孩子長大後來上海找他發生的故事!

當時這部電視劇很火爆,基本上全國很多人都在看,掀起了全國大討論的熱潮,特別是當年下過鄉的知青。

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大概30多歲吧!


影視達媽


上初中時候跟著老爸看的這部電視劇。老爸當年也是知青,看這部劇老有感覺了。十幾歲下放到蘇北農場,剛開始以為沒幾年就會回城,所以並不想在鄉下成家。誰知一呆就是十年,回城後工作了幾年才成家,三十歲生了我,在當時屬於晚婚晚育了。


橘子來了哦


具體忘了十幾歲了,但是還能記住幾句歌詞特別難忘。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卻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留下我自己,究竟是為什麼[流淚][流淚]


快樂的生活無奈的我


《孽債》是上海電視臺於1994年拍攝的20集家庭倫理類電視連續劇,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由葉辛編劇,梁山,夏曉昀導演,黃蜀芹總導演,趙有亮,嚴曉頻,王華英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五個娃從西雙版納到上海尋找自己親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經歷。


杭州瀟灑哥


1994年這部劇播出時我上大四。如今也26年了,梁思凡,安永輝,沈美霞,盧曉峰,盛天華,這些劇中人不知現在如何?



午後陽光775


當然記得,故事講的是上海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去西雙版納下鄉勞動,和雲南人結婚生子,最後知青大返城的故事,歌我到現在還會唱,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已,好像是多餘的,,,,


喬英403


《孽債》非常真實的反映了大批中學生下鄉參加“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悲催結局。

當時的情況是貧下中農不願意接受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青年,而這些年紀在15歲到20歲之間的城市青年不適應農村生活,因此才有種種悲劇發生。

當然,這些中學生下鄉後,給當時還非常封閉的鄉村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科學的生活方式,而農村艱苦樸素的生活也鍛鍊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意志和獨立生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