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茶友认为寿眉是白茶当中的劣质茶?

董宏阳


话说,茶桌就是江湖。

茶叶摆上茶桌,免不了各种排资论辈,一较高下。

就拿近年来十分走俏的白茶来说吧。

如果让大家给白茶四大品类排个先后顺序的话,不用说,最下意识的传统排序往往是这样子: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少而精,最高端;白牡丹次之;贡眉紧随其后;而寿眉不出所料就是垫底的角色,以致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寿眉就是白茶里最低端的茶”了。

何谓“低端”?直截了当地说,大概便是粗鄙廉价了。

先来说说,为何寿眉会给茶人们留下如此传统认知呢?

义芳君认为,主要源于以下这两大方面的原因。

其一,旧有认知。

以往,寿眉并非唤作如今这么高大上的“寿眉”,而是一身土气的“粗茶婆”,就像广西六堡茶的“老茶婆”一样,属于上不了台面的茶,是茶农平日劳作劳累时用以解渴的自留茶。

外观上长得不好看不说,在以往茶商眼里,还被归为卖不上价的粗鄙廉价茶一类。

谁知,如今随着白茶走红,以及市场上掀起的一股老茶热,老寿眉的养生及品饮价值得到了部分人的追捧,反而是水涨船高,这自是后话了。

第二,现实原因。

在白茶的四大品种里,毫无疑问,贡眉是产量最大的茶类了。

因为产量最大,消费者的获取成本也就最低,价格上也就更加实惠亲民。

别的白茶,例如:白毫银针、白牡丹,一般一年就采制春茶一季,但贡眉则春秋皆有。

此外,贡眉采摘原料是一芽二叶或三叶,是标准的叶茶,茶叶原料选择标准比其它白茶来得低。

基于上述两大因素,因为有了白毫银针的参照,很多人并不会高看寿眉一眼。

但我们知道,在茶叶世界里,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品质与风味,因原料老嫩、工艺把控、储存差异等因素影响,每一种茶也会形成对应不同的等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韵味。

这便是每一种茶的独特价值,也是我们享受一杯茶的妙处所在!

我们不应老是拿“寿眉是白茶里最低端的茶”这种旧有思维来固化我们的认知,约束我们的视野。

当我们充分调动眼鼻口舌等感官,去认真品鉴一杯原料可能来自高山茶园、茶农们下了真工夫,精心制作的寿眉时,很有可能会完全刷新你的固有认知:

这么好喝的茶,真的是低端吗?

其实,高品质的寿眉至少有以下三大闪闪发光的优点:

其一,高品质寿眉具有不俗的品饮价值。

高品质寿眉最基本的品质特征就是叶张肥嫩、毫心肥壮,冲泡后汤色橙黄透亮,口感柔和滑顺,喉韵甘甜。

特别是陈年寿眉具有甜润顺滑特点,有着其它白茶所不容易产生的枣香,是不经常喝茶的人都极容易接受并认可的茶类,且相对耐泡,适合煮茶,可反复多次,性价比是不是很高呢?

其二,寿眉的养生功效也不可小觑,尤其是陈年寿眉。

茶农们常年劳作,什么茶好知根知底,他们就偏爱寿眉,不仅仅在于它们长相不佳,卖不上价,实际上还因为这种茶滋味醇爽,茶多糖含量高,非常解渴,还有着清热解毒、退热祛暑的功效。

其三,寿眉的市场周转最快。

在白茶四大品种里,要数寿眉不仅产量高,而且压制成饼茶后,在同等储藏条件下,它的自然陈化、内质转化速度最快。

所以,理论上,它的市场周转速度也是最快的。

原因很简单,寿眉是叶茶,茶叶里含有一定量的茶梗,比贡眉茶梗还粗、还多。

这些茶梗正是茶叶转化所需氧气在茶叶内部自由流动的特殊通道,对于寿眉的品质转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一款茶,尤其是一个品类的茶,我们除了从横向角度去发现它的比较优势之外,更应该从纵向角度,去找寻它的闪光之处,关注其内在价值与品饮体验。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

了解更多茶知识,请关注私信义芳君,有问必答!


义芳君说茶


寿眉是原料比较粗老的白茶。选用的是一芽三四叶抽芽后制作而成,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类。

白茶按照原料的嫩度等级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白毫银针是采用肥壮的芽头制作而成,以春茶头采品质最好,一般来说制作一斤白毫银针需要大概20000个茶叶芽头,制作小白银针大概需要60000-80000个芽头,因为嫩度高,产量低,因此也非常珍贵。

白牡丹是采用一芽二叶只有而成,等级高的会用一芽一叶,市场上会称为牡丹王,国家标准中没有这个等级。白牡丹干茶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毫香鲜爽,滋味甜爽回甘,叶底软嫩明亮成朵。

贡眉特指采用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白茶,现在新的国家标准规定是菜茶品种制成,才能称为贡眉。等级会比寿眉高一些。

寿眉虽然原料粗老,但是含有较多的纤维和半纤维物质,新制成的寿眉口感会略微粗淡,到经过长期的存放,口感会醇厚,有回甘,慢慢转化出枣香,不仅可以冲泡,还可以煮饮。所以对茶叶的认识不能只看外观,是以品饮为主,可以更加关注香气和滋味。


嗒咘溜Tea


我想能说这句话的人也称不上茶友,或者对白茶了解不深,难免以偏概全。

白茶可分三个系列:

1、树龄(茶树的年龄)

2、年份(茶叶的储存的年龄)

3、等级(银针、牡丹、寿眉)

按照标准的采摘银针为单芽


牡丹为一芽一叶

寿眉为一芽二叶(市场上的现象,另当别论)


一杯茶的好坏,和等级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决定因素取决于茶园的生态环境,有好的生态环境,不管你是哪个等级,滋味都是比较爽口的。不好的环境,产出的茶等级再高也是寡淡无味。另一方面,高等级的银针必然价格也高,大部分来自人工采摘成本。而寿眉人工成本就下降许多,现在真正的荒山茶或者小菜茶都是按照寿眉的标准采摘。

这几年白茶市场比较火热,很多地方跟风都在制作白茶,比如广西、贵州、河南等地都有生产,乱想丛生,消费者很难分辨。但抓住一点自己觉得好喝就行。

一饼合格的寿眉,更适合男性茶友,香气沉郁,没有其它那诱人陶醉的花香,这也是好多刚刚接触寿眉的朋友无法理解的原因。

欢迎关注《成林茶器》分更多精彩内容!


成林茶器


首先寿眉价格在白茶里最便宜,会给人一种品质不高的感觉。其次从外形看寿眉大多是叶子,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一堆树叶,特别是没有压饼的散茶。最后,寿眉在白茶体系中档次最低数量最多所以就显的低质了。

其实很多老茶友喝白茶都会喝寿眉,特别是存一些寿眉,等陈华几年后才喝,味道比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更加醇厚。






京哥开茶馆


茶友说寿眉是劣质茶原因是他们掌握的知识面有些片面!

我们常常把茶叶分三六九等,就拿福鼎白茶来说,大类别我们分银针,牡丹,贡眉,寿眉,这几款,他们区分点是芽头上带有的叶子数量,只是芽头的我们叫银针,一芽两叶或者一叶的我们叫牡丹,三叶以上的我们叫贡眉或者寿眉。

而且呢,牡丹,银针,贡眉,寿眉这几款每一款都又划分三个等级,芽头多茶汤喝起来会发甜,这也是他们说贡眉劣质的原因。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每一个级别里面都有顶级的,如果喜欢甜口的建议喝牡丹银针累,如果想体验药汤味儿,建议喝一些老寿眉或者贡眉,茶汤滋味饱满,并且越煮越香。

福鼎白茶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三年茶,五年药,七年宝,它的最佳饮用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喝的茶叶确实是劣质茶,口感糟糕,茶叶糟碎,煮出来味道酸涩,难以入口。

所以说多喝才能辨别福鼎白茶的好坏。


相魄


可能是这些茶友的错觉。

我们先看看国标中对寿眉的定义,如图一所示。定义与白毫银针、白牡丹的定义差别不是很大,采摘期是最大的区别。

寿眉的产量是白茶里最大的,所以给人这种错觉。

春茶季,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产寿眉,大概有20多天。秋茶季,整个茶季都在产寿眉,大概有70多天。

同样重量的银针和牡丹采下来,堆放面积都较小,唯有寿眉,特别占地方。为了它的姿叶舒展,更加要薄摊薄晒,五六个大架子的水筛还不够摊。

产量大的茶,价格相对亲民,才容易普及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喜爱。



舞杉凌的饮茶时光


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事物的角度问题了,寿眉在白茶分类里面确实是等级比较低的品级,因其外貌粗矿,叶片大,茶梗粗的特点,品相相对于银针、牡丹确实逊色,但是这些外貌并不影响白茶特有的本质;鲜、香、醇依然在寿眉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口感也丝毫不差,是新茶客认识白茶最好的入门茶。因其性价比是最高的。刚接触白茶的朋友都会觉得白茶很淡,寿眉刚好是在淡于不淡之间,味道就相对重一些,白茶该有的特点也都体现在它身上。尤其是一款优质的老寿眉,口感醇厚,香甜耐泡,枣香,粽叶香突出是白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市面上老白茶大多以寿眉为主,因为寿眉的产量也高,另外一个特点是老寿眉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果胶,茶多糖,在粗大的叶片中慢慢释放,茶多酚,黄酮类物质也越来越丰富,另一个最受茶友推崇的是其陈化后独特的枣香,寿眉的枣香丝毫不逊色于牡丹,寿眉因其品相一般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劣质的白茶,确实有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寿眉都劣质的。茶,适口才是最重要的。


若小白传奇


不完全是劣质,主要是价格便宜档次太低,因为属于老叶,茶叶内含物也现对少很多,价格低难免就会粗制滥造!






一片茶心


如果按等级,价格来划分!寿眉等级最低的。

但是陈年寿眉跟牡丹,银针相对比,口感更有千秋!各有各的韵味!





福鼎白茶沐霖川


我认为,老寿眉特别适合老茶客来喝,春寿眉秋寿眉味道足,浓厚香郁,药效明显,价格不高,尤其适合当口粮茶。喝白毫和牡丹等不是不好,而是味道不足以安慰多年浸淫茶中的老茶客的味觉。另外喝茶是很大的消耗,还是得考虑经济,我买寿眉散茶都是成箱买,一箱五斤半到六斤,如果太贵自然喝不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