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7.1.2 中原文化

1、古文物——玲珑塔

玲珑宝塔位于原武古镇东门外的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文峰塔,俗称玲珑塔,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玲珑塔始建于宋徽宗崇宁 4 年(公元 1105 年),原高 47 米,砖木结构,叠涩出檐式建筑,直径 10.3 米,各层由塔中盘旋砖阶通联,旋梯甬道宽 60 厘米,游人可沿此甬道登至塔顶。每层均出飞檐 0.8 米,檐之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下悬铁质“宋崇风铎”72 个,迎风有悦耳脆响。塔的顶端中竖铁柱一根,围绕铁柱有几个大铁环,像笼子一样把铁柱罩在正中,下边最大的一个铁环,清朝光绪初年被人攀爬蹬毁。宝塔历尽兴亡千余载,不随世俗变雄姿。该塔经受地震灾害 10 多次,水灾更多,甚至塔基泡在水中一年半之久,又历经炮火,仅略受损伤,足见宝塔之坚固。目前玲珑塔是古镇制高点,在周边均可望见,建于唐代,目前虽已向东北方向倾斜 13 度有余,但依然挺拔毅力。

玲珑塔是滩区保护级别最高的文保单位,代表了沿黄滩区悠久的历史和人民智慧,是滩区中原文化的重要代表。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2、古建筑——城隍庙

原武城隍庙位于原武镇东街路北,面积约 852 平方米,省级文保单位。据史料记载,原武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年。该庙坐北朝南,现存有前殿、中殿、拜殿、大殿。有明、清石刻 15 余通;拜殿面阔 5 间,进深一间,硬山卷棚灰瓦顶;大殿面阔 5 间,进深 3 间,砖墙硬山灰版瓦屋顶,脊饰已经不存被改建,檐部有五棌斗拱。大殿建筑保留有若干元代的建筑风格,内部七架梁结构,并残存有彩绘图案。河南省古建筑专家杨焕成、张家泰评价:原阳县城隍庙大殿是省内城隍庙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明代建筑,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在中原地区是十分罕见的。

曾作为粮库被占用,2009 年腾空开放,目前风格依旧古朴,但保护不力,大门被商业建筑遮蔽,建筑缺乏维护修缮。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3、古战场——官渡战场遗址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河南中牟规划了官渡古战场旅游区,已经开始营业,位于中牟县城东北三公里处,郑汴公路北侧。未来封丘也可建设官渡旅游区,与之遥相呼应,使历史的展示更加完整。或考虑与郑州合作,纳入其三国旅游线。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4、古遗址——古黄池遗址

该遗址位于封丘县城南 11.3 公里的荆隆宫乡坝台村东,南临黄河大堤,省级文保单位。周穆王曾游此地,春秋时为“黄池”。公元前 482 年,吴王夫差在此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黄池会盟”。今仅存古黄池碑一通,建砖砌碑楼加以保护。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5、古遗址——陈桥驿

陈桥驿,省级文保单位,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公元 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是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开创了不流血王朝更替。陈桥列为宋史卷首,遂永载史册,名扬中外。北宋京城开封曾设“陈桥门”,足见对陈桥驿的重视。现有栓马树、题字碑、清代重建正殿、仿宋式门楼等保留。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6、名人——韦氏祠堂(一门三相)

韦思谦(611—689),字思谦,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人。爵封博昌县开国男,以太中大夫的官职告老还乡,去世时追赠为幽州都督。与其子韦承庆、韦嗣立父子三人皆至宰相,尽心辅佐皇帝,为时人称赞。


韦承庆(?—706),思谦之子,二十中进士,以文字见长,颇受时人推崇。是“三农”问题提出第一人。其谏书有“千里有劳于馈粮,三农不惶于稼穑”的句子。曾官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神农二年(706 年)中宗又特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授职黄门侍郎,未任而逝。封赠秘书监,谥号“温”。

韦嗣立(654—719),思谦次子,承庆异母弟,进士及第。曾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承庆卒,代为黄门侍郎。玄宗开元七年(719 年)卒,赠兵部尚书,谥曰“孝”。韦嗣立与其父韦思谦、其兄韦承庆父子三人同为唐朝丞相,史誉“一门三相”

新乡市黄河滩区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原文化

关注作者,每日更新黄河生态发展规划建设,往期内容同样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