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和珅簡介: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人所稱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汙之王”。

和珅這個人在正史上有很明確的幾個標籤:

1、滿洲第一美男子

2、精通滿蒙漢藏多種語言,文武雙全,學貫古今等等,是個歷史上少有的人才。

現在對於和珅很多人都打上的標籤就是貪汙和弄權。但是反過來看有能力才能貪。縱觀歷史,大的貪官或者是反面角色多是有曠世奇才。曹操是戰略,用人,文化大家。秦檜是楷書書法大家。嚴嵩也是和皇帝周旋很久的,所以貪腐必定有能力才行。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我們所熟悉的和珅被王剛塑造的比較靠譜的形象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的角色,是最相近的,宰相劉羅鍋裡面是完全反面塑造。而且歷史上的和珅並不是所謂的權傾朝野,在和珅當政的二十年間,軍權是在阿桂等人手裡,朝廷議政是有滿族親王制衡(清朝漢臣進入權利中樞的不多)什麼紀曉嵐劉墉都是泛泛之輩。基本在當朝就好比紀曉嵐是個社科院的院長,當過某個省的教育廳廳長,劉墉按現在說就是紅二代,其父劉統勳是清朝歷史上少有的漢臣中樞。劉墉政績一般,只是會官場生存之術,這二者都是文人,並不具備和和珅全面對抗的能力。和珅相當於現在國家的第一副總理加京畿地區的衛戍司令。是職位很大,但其權勢達不到康熙當時的索額圖和明珠或者是雍正時候的鄂爾泰和張廷玉。前面幾個都形成了黨羽,和珅沒有形成明顯的黨羽。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和珅的得勢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乾隆皇帝有意為之。歷史上朝廷中樞管理都是有大家族的影子的,比如清朝後宮基本就是鈕祜祿氏和富察氏才被視為名門之後。而歷代的大多數重臣都處於上三旗(兩黃旗加正白旗)索額圖和明珠,鄂爾泰,隆科多都是。和珅是正紅旗,家族為官多是小官,不成體系,也不會成為大的黨羽,這是乾坤考慮支持和珅的一個原因,前兩位皇帝的前車之鑑都有很難根除的黨爭,而和珅也知道皇帝很在意黨爭,就不結黨。加上和珅很帥,能力很強,支持他是很當然的。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乾隆在啟用和珅的時候都是六十歲了,而那時候乾隆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但是乾隆沒有找到能像自己或者康熙一樣的君主,自己的兒子多是平庸無遠見者,只能在矮子裡面挑將軍,嘉慶當皇帝就是因為嘉慶任意愛民,乾隆本意是在嘉慶期間不出大事就完事大吉了,乾隆年間貪汙大案屢屢爆發,乾隆自己也知道吏治積重難返,自己無力迴天,但是不能把國家資源放到官員手中,以防兵變。但自己作為皇帝又不能強徵暴斂,所以就對和珅睜一隻一眼閉一隻眼了,讓和珅去斂財,為了自己平庸的兒子有能夠治理國家的本錢,和珅的貪汙的錢有大清二十年的收入,基本上等於嘉慶年間每年都多出來一倍的收入,但是嘉慶沒有管理好。一句話和珅如果遇到康熙肯定是治世能臣,會是張良的名聲,只不過是被乾隆給戲弄了。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最後我認為,和珅肯定精明能幹,敏捷異常,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的一定能力,特別擅長於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

認識大清國真實的和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