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银行卡转个人银行卡风险是什么?

用户5589855910639


朋友们好!

客户打钱给公司账户,公司账户把这笔钱转给财务个人银行卡,财务再把钱转给老板,这样的操作无疑是有一些可疑的目的,对于财务来说风险巨大。下面来分析一下。

这样操作可能是为了一些可疑的目的

这样操作,可以说是为了一些非常可疑的目的的。客户打钱给公司账户,公司账户转给财务个人账户,财务再把钱转给老板。

这样做肯定是老板授意财务这样做的。这里面可能有几个比较可疑的目的。

首先是可能老板想把钱留作自己长期使用,通过财务把钱转到自己手里,这样自己风险就会小一些。

第二个是老板可能是想把钱占为己有,回头找一些发票让财务冲账了事。

第三个可能是老板分红想避税。因为,老板直接从公司分红的话,可能要缴纳20%所得税,如果是从私人账户转一下,就能够避掉20%的所得税。

可以说,这样的转账行为,上述这几项都是可能的,这样的转账可以说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风险是巨大的。

财务人员的风险

一般来说,公司转到个人名下的钱,都是有着非常清楚的记录的。因此,这个事情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风险是巨大的。

首先就是两头不落好的风险。如果老板是想长期占用这笔钱,那么财务可能就是一直欠着公司的钱,如果公司向财务人员追要这笔钱,那么财务人员也只好向老板追讨,这样的话,即使是老板想办法把钱还回来了,可能最后财务就会两头不落好。

第二是财务人员有违法的风险。比如老板找了一些发票让财务人员冲账,财务人员自己也没有拿这笔钱,如果这笔钱金额巨大的话,冲账的合理性有可能会引起怀疑,财务人员可能因此会有很大的违法风险。

因此,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最好不要帮着老板这样转账,直接从公司账户转给老板个人就好了,这样财务人员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风险了。


综上所述,公司银行卡转给财务个人银行卡,财务再转给老板,这个事情可以说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风险很大。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公司账户转款给个人银行卡有什么风险?

根据描述,过程是这样的:

实际上,财务的个人卡,其实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中转站的作用,钱并没有留在财务个人卡,最终流向了老板,但正是因为这个中转,改变了这笔钱的用途。所以,财务的个人卡,多少有点洗的意思。

什么叫洗钱呢?难道真的是把钱放在水里洗吗?其实不是的,洗钱,是把非法所得合法化的过程。当然,在这里,也没有必要说的这么严重,但为啥不直接转给老板呢?肯定是直接转给老板,比较有风险。

国家有公司法,公司去注册的时候都要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的组织结构不同,其他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规范也不一样。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从公司法上来说,是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就是老板是股东,负责出钱,可以另外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高管或者法定代表人进行经营,这就是两权分离,但目前大部分都是老板是股东,同时还在公司担任职务,比如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所以,有些钱可以直接转给股东,有些则不能,转了就有风险。

作为股东,个人卡和公司公户之间的转账,可以有三种情况,投资,分红,撤资。这是比较规范的,当然还可以股东借款,但超过一年不归还,税务局可能会认定提前像股东发放了红利,按照规定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查账的时间超过了业务发生的年度,这项业务还可能产生滞纳金,要知道,滞纳金是按天计算的,时间长了,估计也会“数额巨大”的。

所以,如果转给股东,就达不到“长期占用”公司资金的目的,但是找个不相干的人,可以挂账的时间要长吧。

如果股东同时兼任公司职务,可以以工资,福利,奖金,报销费用等名义向老板转款,但资金额度不会很大,即使公司是老板的,费用也不能乱报,比如工资福利奖金跟个税挂钩,还跟社保挂钩,即便是报销费用,跟公司相关的业务发票还能用,跟公司无关的费用怎么报啊?

下面说下财务,公司公户的钱转给财务,肯定是要在账面体现的,一般就是借款,既然是借款,早晚有一天是要还的,不然,从个人账户走的钱会一直挂账,但实际钱已经转给老板,公司一直挂着你的借款,实际又没有钱,你说冤不冤?

还有一点,公司的钱转给你,如果哪天公司不高兴了,说你职务侵占,把你告上法庭,怎么证明自己不是侵占公司财产?

所以,我认为,作为公司财务,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公户转给个人的钱,名义最好是工资,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借款,一定要记得再从自己的账户转回到公司公户,并要求公司提供收款收据,证明收回借款,其他的情况,还是能避免就避免吧,公司的账簿资料可以保存好多年的。


简净轩语


公账上的钱,通过先转到财务的个人卡,再转给老板。这当中还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

1. 以什么理由打给财务。

通常打给老板,可能有分红、借款、撤资等种种理由,相关流程都可能会涉及到税费。那么打给财务呢,财务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那么理由通常只能是借款。然而,财务打给老板的流程,是私转私,如果老板是为了避税,那么这个私转私流程就不会合法地体现。到最后,公帐上还会一直挂着财务的这笔借款,无法清账,如果财务没有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可能难以说清此中的原由。如果保存好了相关证据,那么就成了协助老板转移公司的资金。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2. 资金流水有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说仅仅股东的资金流水会受到关注,可能高管、财务负责人也会。因此,不是说只要借别人的账户走账就是安全的。特别是现在各部门联网以及信息共享都是趋势,对于公转私的特殊情况很可能会受到关注,不管是股东还是其他人。

3. 财务人员的风险。

现在,外部环境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黑名单”可能对财务人员产生终身的影响。任何时候,财务都应该做好自我保护,而不是将自己陷于其中。公司对股东的“公转私”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财务人员需要谨慎操作,坚决不能以身犯险,通过自己的私人卡来走账。这样做不仅不是帮老板解决问题,反而将自己和老板都置于风险之中。

因此我们说,有恰当理由的 “公转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了某些不合理的目的进行的资金转移,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都是有较大风险的。财务人员拿的仅仅是白菜钱,不要过度操作,影响个人征信与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