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西充縣四千臺“智慧”農機鬧春耕

本報訊(王萍 記者 戚原)連日來,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開展春耕備耕。今年大春生產,西充計劃播栽水稻21.6萬畝、玉米29.2萬畝、紅薯8.7萬畝。目前已出動農業機械近4000臺,完成機耕15萬畝、機播1萬畝。

西充去年建成的智慧農機管理平臺大展身手,成為西充今年春耕生產的一大亮點。在位於青獅鎮楊柳埡村的西充縣智慧農機服務中心,打開智慧農機管理平臺就可看到,隨著農機耕作的進行,大屏幕上一隻“小蜜蜂”不停地“畫”著綠色的圈兒,從外圈到內圈,一整塊很快都變成了綠色。“那隻‘小蜜蜂’是正在田間作業的農機具運動軌跡在智慧農機管理平臺顯示屏幕上的反映。凡納入平臺管理的大型農機,都安裝有北斗導航智能終端,工作和停放的軌跡在大屏幕上顯示得一清二楚。”該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西充縣是農業大縣,也是有名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正全力打造“中國有機食品第一縣”。西充縣2019年實施了省級財政智慧農機裝備提升示範區項目,是全省10個智慧農機裝備提升示範區之一。藉助項目實施,在青獅鎮楊柳埡村建成了佔地230平方米的西充縣智慧農機服務中心。按照“宜機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思路,由專業公司設計管理服務平臺,平臺設有農機定位、作業統計、社會化服務、實時監測、智能調度“五大核心功能”。通過該平臺將全縣農機專合社、農機、機手信息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在農機上安裝北斗導航智能終端,回傳作業圖片、視頻、數據等,收集展示農機分佈、監測作業、質量分析、軌跡回放、作業統計等,可為政府決策提供真實依據。

目前,依託該平臺,整合全縣農機專合社28家、農機1萬餘臺(套),錄入45名農機手信息,建成西充農機服務產業化聯合體,農戶、合作社、公司可以通過平臺下載手機APP,通過APP發佈、接收農機作業,完成找農機、找機手、找農活,實現農機、機手、園區無縫高效對接,年開展服務面積達30萬畝,“義青觀”10萬畝糧油產業園區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