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一个领导老是组织下属开会?

乡村老梁说教育


这跟领导的工作风格有关,也跟一个单位的工作氛围有关。文山会海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工作制度和工作氛围上出现了问题,需要通过会议去解决各种分歧、异常或矛盾。有些领导习惯通过会议去布置任务或解决问题,暴露了工作手段的单一,会给下属带来一定的负担。上班都在开会,加班来干活落实。久而久之会陷入工作有效性不足的漩涡。


帆176611958


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用功会;也有捣浆糊敷衍推诿的无用功会。你觉得领导,可亲可敬;还是领导一文不值?!

说个我自己故事:我是40岁以后,才知道我父亲过往几十年里的不停的唠叨和叮嘱,都是对的!要是我早十年明白领悟,也许我会成为鸿鹄,而不是现在的一只小山鹰了。

你看一个领导经常开会,为什么呢?!


浅见薄识572579



沙漠一舟2000


开会的意义我觉得有这么几点,一是形式主义,为了完成上边指令性工作。二是找存在感,练口才,显示自己的学识。三是推卸责任,寻求下属提供的工作措施,效果好了,是自己的,干糟了,下属背锅。现在大多数的管理措施都是一种免责式管理,是想着这些措施出台后我没有责任,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就如……一个口罩带了一个礼拜没得换,却要求天天两次测量体温,整天在一个屋子里居住,却要求吃饭的时候分批,家属封闭在家没买到口罩,却让家属每天报两次体温,至于口罩的事你自己解决……



壹拳而已


先别急着讨厌。看看这些情况是否属实?

1、领导经常开会,喜欢吆五喝六爱批评人。

很多管理者自恃清高,觉得自己是公司负责人是管理者,对待下属经常吆五喝六,特别通过批评别人来提高自己。

如果你发现你的领导是这种情况,对于你的职场发展可能并没有多大帮助。

所以,如果你还想在这家公司发展,不妨忽略他的缺点,多看看他的优点。

2、领导经常开会,会议没主题说话无主次。

很多公司领导组织下属开会,都是属于无效会议。因为会议没主题,领导说话没主次,大家开会完全是尬聊。

如果你发现公司领导是这种情况,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因为时间被浪费,很有可能你要加班。

3、领导精彩开会,喜欢抓权做事繁琐啰嗦。

这种情况下,都属于领导喜欢抓权的现象。

作为管理者算是当局者迷,做事流程繁琐,说话啰嗦。

我是@壹哥职场说 职场咨询规划师,知乎专栏作者,互联网资深内容营销。更多职场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

壹哥职场说


看到这个问题,刚好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我们公司有个营销总监姓李,因为经常给他的团队或其他部门同事开会,风趣地被行政部小姑娘起了一个“李会长”的称呼。

我比李会长高一级,站在我的角度来看的话,发现任何问题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及时沟通,这样可以带动他的整个部门推进工作效率,所以处于这种情况的话我是支持的。

站在员工角度去看,私底下有员工抱怨一天开会好几次,每次开会通知都会听到在大办公室抱怨“又开会了!”有时开会就听余会长一个人在啰嗦,听着听着都听瞌睡了,他还讲!所以开会次数多,有时也会让员工厌烦。

那么如何有效率的开会?如何不让员工厌烦呢?

我觉得要提高开会的质量和效率。每个人可能只关心领导开会时关乎自己的工作内容部署和安排,所以关乎整体利益或部门成员需要协调沟通的就开大会,如果是关于个别人或单个人的事就开小会或单独沟通,而不是每次开会都把所有人叫一起。另外,开会要主题明确,少谈与主题无关的话题,时间不易过长。

现在是特殊时期,做为公司层面应尽量减少人数过多的开会过程,当然不管是现在还是平时如果对领导经常组织开会不满的话,都可以找行政部沟通,让行政部代为委婉转达你的领导,他也会改进工作方式的。



龙哥看商业


领导组织下属开会,或许你个人会觉得有些烦,但是实际上你要明白,开会要比不开会好的太多,原因如下:

1、开会其实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开会你会了解到许多你职责之外的信息,包括对整个部门的运行情况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假如领导不开会,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吩咐你,那你就只是沉寂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估计等到你离职了,你对整个部门也不会清楚。

2、开会虽然有些烦躁,但确是一个团队沟通交流比较有效的方式。在会议上,你可以了解各个同事对一些事情的建议看法,也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些东西,不是私下可以交流的,一般私下交流的意见都是负能量较多的。

3、通过开会,可以有效地分解责任,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每个企业都有周例会,这个东西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在企业例会上,你可以有机会提出自己工作存在的困难(明显超过自己的工作范畴),如果上边不予以重视,你也有的说,而私下里打电话,总会多出一些扯皮的事情来。

总之,开会是好事,只要为了推进工作,只不过现在有些人把开会当做了自己的斗姿势的场所,所以才引起人的反感。


贫困山区的亮光


领导老是开会这一现象是多因一果的客观现实。一是政治遗传基因。现在有个词叫红色基因,会多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现象。我们的执政党的前身是以军人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打仗之前必须开会,且不是一次会两次会就能解决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今天。二是与几千年形成的演绎式思维方式做决定的。因而我们的行政方式也是演绎式的工作方式,通过会议部署任务也是客观的需要。三是形式主义的缘故。形式主义是行政主义的伴生物,一切重大主张都是从上级来的,下级只有落实的义务,没有自作主张的权利和机会。久而久之形成了下级看上级的脸色行事,因此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开会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进而形成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同时派生出来以检查落实检查。四是领导的素质问题。有的人喜欢大轰大嗡,为抖威风而开会。应当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套路不止一次的开会。五是足球思维方式导致的。临门一脚,只要被我就是万事大吉,开个会简单吗,然后写个汇报就是万事大吉。


隶桀


做为一级领导,召集大家开会布置工作,这很正常。

在此我们罗例一下各种会议名录:

按内容有:

生产例会、总结会、上级精神贯彻会、组织学习(会)、换届选举会、交接班会……。

按形式有:

工班会、工会会、党(团)小组会、民主生活会、QC小组活动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情况汇报会……。以上罗列的各种名目繁多的会只是"冰山一角",按每天二个会都排不了,能说领导会多吗?文山会海做领导也不容易吧?


心平气和更快乐


我在实际工作中见过太多这样的领导了,特别是那些冗长而毫无意义的无效会议,真的让下属们很恼火。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和了解,无效会议有以下几点出发点:

一、找感觉,显摆炫耀

为了满足无聊的权力欲和表现欲,显摆自己的“能耐”而组织会议。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家公司的副总,每次到下面分公司蹲点检查工作,就打着谈心、交流、拉近距离等旗号三天两头开会,会议也没有什么实质目的和内容。

好为人师的摆出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嘴脸,人人都要“教育”一番,教训完人就开始大谈特谈自己的“光辉史”,搞的是分公司的人是不厌其烦。

二、为向下推卸责任而开会

这种会议是那些毫无担当的领导常用的伎俩,想着“我没有理由对此负全部责任,对吧?”而召开会议。

三、为开会而开会

因为公司的要求或某种惯例而召开无效的会议。

四、为表功而开会

为了博取上级的信任、好感或者眼球等而召开会议,想着“哈哈,多开些会,不仅能博取眼球,还能让上级觉得我勤于公事。”

五、为攀比而开会

只是为了“东施效颦”攀比而召开会议,“别的部门每周都要召开几次会议,我不能落后,免得让他们取笑。”

六、为泄愤而开会

一些领导因与个别下属不相容,好不容易抓住其的把柄,就立马召开个“批斗会”以泄私愤。

七、为避免尴尬而开会

有些领导没有足够的勇气单独面对下属,所以他们通过会议批评下属。


我们都知道,高效的会议可以有效地发挥会议的作用和目的:①解决问题,②提供信息,③收集信息,④宣传政策,⑤培训教育(见图2),而无效的会议不仅会让下属厌倦士气低落,还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因为,任何会议都有成本(见图3)。作为管理者,有必要谨慎对待。

您对以上观点还有什么看法,欢迎一起讨论,感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