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掌故:顺治丁酉科场大案----案中案: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顺治丁酉科场案,是清朝三大案之一,本文不打算讨论科场案,而是选取科场案顺天府乡试案背后发生的一个小案子,来认识一个女人。一个很不一样的女人,并尝试分析一下她所做所为的动机。

前因:

历史掌故:顺治丁酉科场大案----案中案: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朱又贞可能是这样的

这个小案子是从科场案来的,所以简述一下科场案和整个案子相关的背景,还是有必要的。

顺治十四年十月甲午,给事中任克溥参奏顺天乡试考官李振邺、 张我朴等交通关节, 收受贿赂。 顺治帝震怒,下旨严查,结果李振邺查到了脏证,张我朴脏证没有查到,但是欲借科考结交权贵,以为将来上升之梯是实。因为京中三品官员以上的子弟没有一个不录取的。

最后“李振邺、张我朴、蔡元义、陆贻吉、项绍芳,举人田耜、邬作霖俱著立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徙尚阳堡。”


人物:

说案中案之前,要先介绍一个女人,张我朴的老婆,名字叫---朱又贞。

先简单介绍一下朱又贞,朱又贞她爹是个孝廉,五十岁上才生了她,她们家是浙江嘉善人,家里有读书的传统,她爹又是老来得女,所以对她宠爱异常。从小就让她跟随家中兄弟姐妹读书,这孩子不但读书好,还以古代贤媛为自己的榜样,

被人称赞她说:幼兼道蕴之才,金闺咏絮。继上缇萦之疏,碧血成丝。

朱又贞十五岁嫁给了同乡里的张我朴为妻,婚后操持家务,侍奉公婆,闲暇之余,还和张我朴诗歌唱和,夫唱妇随。后来张我朴顺治九年考中了进士,任大理寺左评事,朱又贞开始是一个人在家侍奉公婆,直到丁酉年夏天才到了北京和张我朴团聚。



历史掌故:顺治丁酉科场大案----案中案: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清朝的监狱是这个样子的

牵连入狱:

科场案发,十月十八日,刑部军校上门逮捕张我朴,赶上张我朴不在家,出门会客去了。朱又贞见这些军校直接闯进房来,大声怒斥:“张我朴是朝廷命官,肯定不会逃跑,他既然出外还没有回来,你们就应该在屋外等着,就这么闯进屋来,成何体统?”军校唯唯而退。

之后张我朴受审,朱又贞自己扎自己,用流出来的血写了封血书,意思是我愿意代替我丈夫去死,这就有些儿戏了,谁管你们夫妻感情好不好呢?

二十七号晚上,朱又贞和家里仆人婢妾被弄到了户部,接着二十八号又转到了刑部。直到要被流放了,就把私藏的钱财拿出来给女婢仆人分了,让他们各谋生路去了。

到了十一月初四,从刑部转看守所,刚出刑部,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有个素日熟悉的笔帖式看到了她,就戏弄她说:嘿,你不是张我朴的老婆吗?你以为用手挡着脸我就不认得你了啊?

朱又贞放下手,说:让你瞧个够!你一个笔帖式,你忘了之前经常总跑我们家来求张我朴办事了?没想到你今天这个狗样子。


案中案:

这个案中案,简单的说就是张我朴的老婆朱又贞把李振邺的老婆李氏给告了,并且告赢了。

话说朱又贞到了刑部的“看守所”等待发配,说有多巧就有多巧,李振邺的老婆李氏也在这里,俩人丈夫都被下狱,正所谓患难姐妹,于是俩人就结拜了,说是誓无外心。李氏尊奉朱又贞,因为她觉得朱又贞很有才。

俩人相拥痛哭一场,然后就开始聊,以后怎么办呢?就要发配辽东了。

朱又贞就说:妹妹我告诉你,辽东那么远,举目无亲的,没钱恐怕不好过。

李氏就说了:姐姐我告诉你,我也不把你当外人,我还真有四千俩,埋在家里的院子里,可是现如今咱们被关在这,也出不去啊。

朱又贞说:这有何难,你给你的亲家庄老写封信,让他想想办法。

李氏还就真的给亲家庄老写了一封信,庄老接到信,就花钱贿赂看守,趁着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去挖银子,挖到了四千俩,给了那个看守一大块。其余的就寄存在庄家,说好了,要是遇到赦免呢,就去取银子,要是发配了,用钱支用就问老庄要。

朱又贞说:我现在缺钱,借我一百两用如何?

李氏说:咱俩都姐妹了,这还有啥借不借的,我给你一百俩就是了。

那知道过了没几天,俩人就有了嫌隙,又过了几天,矛盾更大了,再过了几天,忽然开骂了。再几天后已经到了互相怨恨憎恶的地步。


历史掌故:顺治丁酉科场大案----案中案: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李氏被打,交待出4000俩

这是很让人困惑的事情,俩人能分享天大的秘密,怎么转瞬间又成了“仇人了”呢?让人想不通。

事情还没完,转眼到了下年的二月,朱又贞竟然从“看守所”逃跑了,没人知道她是怎么跑的,只知道她央求了一个人把她背到了顺治门,然后找了一匹骡子,一路奔驰到镇抚司。从怀里掏出张状纸,状纸上说:我今要状告李振邺的老婆欺瞒官府隐藏脏银四千俩,现在银子寄存在她亲家庄某处。

镇抚司的官一听有银子,喜笑欲狂,抓人,把李氏和一个小妾,一个女婢,加上庄家的跟着挖银子的家仆一起拘拿到案,上夹板上夹棍一通的折磨,结果招了,银子起获,一查,少了一百两。朱又贞说:那一百两我花了。官也就不问了。

知道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觉得朱又贞办的这不叫人事啊,恨不得朝她脸上啐上几口。然后这些人就给李氏出主意,说你不能放过她,你得报复她。李氏就说:我所以苟活到现在不过是盼着能见我夫君一面,不然我早死了,那有功夫心思和人计较这些事呢?


分析分析:

这案子很简单,但是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呢?却很让人疑惑。李氏因为患难之交,放下防人之心,把收藏脏银的事情告诉了朱又贞,俩人开始又那么好,怎么就发展到后来成仇呢?

朱又贞在被羁押的时候做了不少诗,后来编成一本书,叫《悠佷集》,悠佷集中附有一篇朱又贞为公婆免于跟随流配做的上疏,从这篇上书里,能看出她是坚持认为丈夫是被冤枉的,“故夫拷讯之日, 无证无脏 , 决无片词承认部院初招。”“现证故夫实负奇冤。同李振业等典刑身故。嗟乎痛哉 !”

她开始应该真的是以为和李氏同是患难之人,但是在羁押之间,大概听到了以下传言,说是刑部会审的时候,只有李振业赃证有据,足以定案,但因为李振业转攀张我朴,俩人自相攻击,所以最后在查无赃证的情况下依然判张我朴“贿弊是实。”

也就是说,朱又贞是听说了以上的事,认为李振业为了活命咬住张我朴不放,令张我朴被冤枉处死。这才有了科场案的案中案。

不过你要是问我,从此段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我会告诉你我得到的教训是:保守你的秘密,谁也不要告诉,谁也不能保证再好的关系不会产生嫌隙以至反目,到哪时,你所有的秘密都会是对方攻击你的最好的武器。

还有一个小感慨,就是有个张我朴这样的老婆,不错。


附录:朱又贞这个人,是个才女,就她在案中的所为,个人都会有个人的看法。我不必多说,录几首她的诗。多些对她的认识。

梅花
蝶梦三春泪落花,风飘馀粉谢铅华。天生玉色菩提片,疏影幽窗独自夸。

七夕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忆母
拜别慈帏一月馀,堪怜弱质远驱驰。北堂萱草今安否,但愿棠荆好护持。


参考书目《心史丛刊一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