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会国画的都会书法是真的吗?二者有什么联系?

大器书法幽默风趣


中国画和书法是有联系的!所谓书画同源即指此,近几十年来,有一种论调占据了上风,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美术的基础,我觉得还是有些偏颇的,中国画上千年的历史中,尤其是近代以前,没有一位画家接触过素描速写,但是也出现了吴道子,张择端,仇英,唐伯虎,郑板桥这样的大家,那幺什么是他们绘画的基础呢,我认为书法才是中国画的基础,国画之所以被称为"文人画",是因为当时能画国画的大都是挥毫写字的文人,象唐伯虎,郑板桥本身就是书法大家,画中国画都需要题诗题款,所以对画画者的书法技艺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过去能画者几乎必能书,当下的美院什么的都主要是以西方画技为主旨的,所以好多即便是国画专业毕业的有可能水彩素描都画得不错,但书法水平明显差些,这就是跟时代发展和环境有关了,说的不一定对,姑妄言之吧!



大漠风霜客


是真的。启功原本是个画家。

启功先生小的时候家贫,为了谋生跟随老师学习国画。

先生的画有童子功,到了青年时代已经把国画画的很出色了,但有一点字写的不好。

有一次,他舅舅前去讨画,对他的画赞不绝口,他准备在画上题字,他舅舅忙说,别写别写,你画是真好,字大丑了。千万别写!启功那个尴尬啊,于是发愤钻研书法,甚至把黄金分割理论都用上了。最后自成一体启体。在后来启功的书法风头盖过了自己的国画。

其实启功当时字并不丑,但比自己的画差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凡是会国画的人,他们的控笔能力都不弱,对笔墨纸的掌控、字的结构组合等能力相当强,纵然说书法有点差,也绝对比一般人强。就像启功先生一样,书法不大好,稍加练习,书法水平就上去了。

因此,会国画的人,书法也差不到哪里去。


天中照心


这个观点是对的,中国书画开始形成有记载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竹林七贤”最为代表。国画六法的运用是古代传统意义概念,如今一般人都不写毛笔字了。所以站在时代角度,书法也是考量当代国画的一大因素。笔墨的表现变幻莫测,归结起来,大凡用笔有正、侧、顺、逆,横涂竖抹、拖泥带水、渴染干擦,一法至万法通。所谓无法而法才为至法。墨分浓、淡、干、湿、焦,施之于毫素,变化于笔端,心手双畅,神韵顿生,故而普通爱好者,了解和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中国书画能通神妙之境,其实,并非虚妄之言。如果连书法都写不好,谈笔墨功夫也是片面的。所以要想画的好同时必须加强书法训练……



水墨丹青之人生


都说会国画的都会书法,但是我却稍微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原因是会国画的都稍微会写毛笔字,不一定都会书法,原因是书法书法,是书写的法则和技巧,不一定用毛笔写出来的都叫毛笔字,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画家,他们一般画画的工具都是毛笔,可是他们用毛笔写出来的字一定是就是书法吗?不一定吧!他们只不过是经常使用毛笔,对毛笔书写具有一定的熟练度,只有经过书法技法训练的,有过钻研临摹的学习,书写出来的才能叫做书法,现实中有好多的画家写出来的字根本没有艺术可言,只不过是留下一个记号而已,代表着是自己的画作而已,仅此罢了。

关于二者的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书画同源的书法,书法的源头就是会画,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文字的产生,人们依靠图像来辩识,也就出现了个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其实是对书画同源最好的解释,那时候画就是字,字就是画,两者密不可分,合二为一,比如旦,月,日这些象形字,特别形象,分明就是一幅画,二者的起源是相同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差别,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也就是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在差异化的同时,又有相同的祖先!就像分家的孩子,虽然各自成家,但是始终流通的是文化的血脉。





姚若兮


绘画在中西方都有一定的历史,也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西洋画和国画就像是并行的选手,很难评定哪个厉害,那个更有内涵。

而书法则不太相同,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在书法创作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篆隶楷行草,无不充满着韵味,中国书法很讲求意境,书由心造,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各朝代更迭而越发光彩,同时流派也越来越广泛。

最早阐述书画同源这个道理的是赵孟頫 ,曾有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这个时候在绘画创作中大量使用以写代描,用书法的笔法来创作,这与宋朝的宫廷画是有很大区别的。再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画被赋予了更多的魅力,两者相互丰富彼此,成就了彼此。

“文化”的定义,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琴棋书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我认为中国书法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基于上面的两点,我们听过西洋画,却很少听说西洋书法,书画本同源,书法有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所以我认为中国书法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陕西艺宣书画研究院蒲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您的问题是:会国画的人都会书法是真的吗?二者有什么联系?

首先要说,书法对国画的画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1.每一笔线条都有美感,设想一下,一幅国画作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每一根线条都能感动观众,这将是怎样的艺术佳品。

2.每一种书体对画画的帮助也是不同的,画山水的适合练碑拓加+行楷,画面线条更显拙劲,遒劲

画工笔的画家临摹宋徽宗的瘦金体就会特别受用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害羞]





米小鹿画画


简单的说,书画同源是指书法和国画,相辅相成,国画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而这个线条当中,蕴含了书法的造诣和用笔,线条的韵律、生动,也是一幅作品的精神和品位。主要是用的毛不同,笔锋不同,一般书法用比的比肚比较圆,笔头很粗吸水性较好,多为羊毫。国画用笔,笔头较细,有羊毫,和狼毫。多为长锋。






纯手绘画子沐


您好,我是青翁文化,很荣幸和您探讨。

您的问题,会国画的都会书法吗?您想表达的潜台词就是可以达到书画双绝吗?鄙人的观点是:少之又少,因为国画和书法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我们先来看什么叫国画?国画是我泱泱中华独有的传统艺术,“国画”一词起源于汉朝,也叫绘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的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至于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钢笔画等那都属于西洋画范畴,不属于我国传统艺术。

――历史上的绘画名人有吴道子、阎立本、王维、张择端、赵孟頫、倪瓒、唐寅,文征明、董其昌等。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再来看什么叫书法?书法就是书写的方法。自夏商周开始,集大成于魏晋,五体具备,技法已到巅峰。

――书法名人则有二王,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等。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绘画注重结果,书法注重过程。两者同样是高雅艺术,都是技术活,看似有关联,实质有很大区别:

首先,绘画讲究可塑造性和可修改性,书法讲究“一次性”。作画的过程中,即使有一笔失败了,但是并不致命,还能再进行修改和涂抹进行遮掩。书法则不然,下笔稳准狠,意在笔先,一旦落笔,就意味着无法修改。一个点画失败,整个字的结构就失败,一个字失败,整副作品就前功尽弃了。

其次,绘画界和书法届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有些人书法写的很好,但他完全不懂国画。有些人画的很好,却连落款的字都写的很差。有人会说,难道就不能同时发展,书画双绝吗?有,但这样的人几百年一遇,实属天赋异禀,人中龙凤。

要想书画双绝,谈何容易?除非边学书边学画,同时进修,历史上真正能做到书画双绝的人有吗?――有,就那么几个,例如赵孟頫、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但让他们扬名立万,千古流芳的不是他们的画技,而是书法。

△董其昌 山水图

国画是国画,书法是书法,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必再纠结“书画同源”、“书画全能”,那只是一种美好的赞誉,有生之年,能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已是难能可贵。

如果有人问,会国画的都会跆拳道吗?会国画的都会变魔术吗?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绝对不会!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青翁文化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会国画的都会书法”,这种说法不正确,但是国画和书法二者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为什么说会国画的不一定会写书法呢?这是因为国画分为好多种,从绘画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分类,国画有水墨、重彩、浅绛、工笔、写意和白描等。其中画工笔、白描、工笔重彩等的画家中,可能就存在写不好书法的画家。首要的原因是由这几种国画种类的绘画技法所决定的,例如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它依靠线条本身的刚柔、粗细,精巧、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这些画家都是用极细的线条均匀地、细微极致地勾勒景象,例如树梢、叶脉,人物的胡须、毛发等,画的要根根可数,因此画这样的国画,一般书法用笔是无法实现的,要用工笔画的专用笔。工笔画勾勒线条的毛笔,常用的有叶筯笔,衣纹笔,花枝等,还有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这些笔的特点大多是细、长、硬,除了写蝇头小楷外不适合于书写书法,常年画这些画种的画家也早已养成了用小笔、细笔、硬笔画画的习惯;还有画这些画,起稿落墨之后画面就不能改动了,画家在起稿时一定都是静下了心,才能精细准确地表现物象比例,而在用笔上则采用强弱、轻重、缓急等手法,线条才会有粗细、长短、曲直之变化,部分画家用惯了小笔,再握大笔写字就很难习惯了,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平时也不会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因此,在现如今也就难免出现写不好书法的画家了(当然除了写蝇头小楷之外)。

但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书法和国画的使用工具最基本的都是毛笔、墨汁与宣纸。中国画讲究的“骨法用笔”同样适用于书法创作,“骨法”指形体结构,就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线条是书画艺术的生命力。国画和书法,它俩也有共同的用笔用墨技巧,最后还有共同的审美与意境追求,都强调“以形写神、以形写意”。在中国书画史上,有以书入画者,也有以画入书者,画家兼书法家的也是名人众多,例如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现代的齐白石等等,他们除了在绘画上的成就之外,也是享有盛誉的书法名家。书法给他们的绘画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们的书法又得益于在绘画形式美方面的启发,使书法所表现出不同于纯粹的书家的魅力。

中国画以“诗书画印为一体”,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中国画中的书画结合,显其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无论是画中的落款还是题字,不仅起到点题与说明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艺术构成,加深画面的深层意蕴,启发观者的想象,因此对于现代的画家(毛笔已不是现代人的书写工具)来讲,加强对书法的学习也是他们的必修课之一。








张根喜GX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国画家都应具备一定的书法技能,正所谓书画同源是也。

我国古代有许多书画家,都承认“书画同源”之说.

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 .他在一幅流传至直的名画上题诗道: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应以“写”代“描”,以书法的笔法画画.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