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森提升了國際米蘭的戰術豐富程度,孔蒂抓緊機會試陣

歐聯杯進入淘汰賽首回合,國際米蘭的收穫:客場兩球拿下對手,大部分主力得到輪休的機會,重點新援收穫首球,通過比賽鍛鍊新陣型與打法。國際米蘭在作客保加利亞一戰當中完成了多項的戰術任務,在遭兩連敗的情況下,是個相當利好的消息。

埃裡克森提升了國際米蘭的戰術豐富程度,孔蒂抓緊機會試陣


盧多戈雷茨是在2011年重組以後在捷克國內建立了霸主地位,歷年在歐戰賽場先後面對拉齊奧、AC米蘭、阿森納等球隊而得到不俗的曝光率。本賽季先有5-1橫掃莫斯科中央陸軍的佳績,也有0-6被西班牙人大敗的尷尬記錄,盧多戈雷茨抓住了每一個讓世人認識自己的機會。

盧多戈雷茨的打法會讓人驚訝,驚訝之處在於球隊既沒有小球隊的瘋搶壓迫,沒有東歐球隊的體格優勢,也不像弱隊般的銅牆鐵壁,但走到球場上,會讓對手有一種無處著力的感覺。九年內八次奪得捷克最佳教練的帕維爾·弗爾巴,在去年十二月接手球隊後進一步提升了球員的技術與心理狀態。

盧多戈雷茨的防守沒有高強度的跑動和對抗,看上去感覺鬆散漏洞百出,但每當對手推進過半場企圖攻入進攻三區,綠鷹軍團的4-4-2陣型就會極為迅速地壓縮空間,並且通過夾擊、協助等團戰方式去幹擾對手完成最後一傳、一射的成功率。國際米蘭上半場遭受到對手這種特別的打法而陷入泥沼,桑切斯與勞塔羅·馬丁內斯多次甫一觸球就被包圍,埃裡克森與貝西諾難以建立有效的連接通路,球隊在僅能依靠摩西在右路創造一連串的混亂,但成效甚微。

埃裡克森提升了國際米蘭的戰術豐富程度,孔蒂抓緊機會試陣


盧多戈雷茨進攻有三大特色,他們的技術沒有西甲球隊出眾,也沒有英超球隊不斷提速,但他們每個球員都敢於持球、敢於配合,後腳跟傳球、一腳挑傳、撞牆配合等動作毫不生硬,雖然面對國際米蘭的防守沒有太大的成功率,但至少敢作敢為,不少收到奇效。

第二個特色是快速反擊的能力,兩名邊中場以及兩位前鋒平常的速度不高,爆發力算不上驚人,但他們非常擅長抓住長傳的契機來突襲對手的防守空檔完成長距離奔襲反擊,國際米蘭下半場提升強度以後,主隊也相應得到不少爆發的空間,可惜仍然敵不過本場比賽發揮穩健的國際米蘭防線。

最後一個特色在本場比賽沒有展現,但還是非常有特色,盧多戈雷茨會慢悠悠地完成整體團抱壓上,包括兩邊衛位置、邊中場與中後衛都會通過緩緩施壓的方式聚攏到球場中央,收窄款闊度,甚至在禁區前沿聚集接近六名球員完成短傳配合,或許礙於國際米蘭前場的反擊能力,本場比賽沒有展現吧。

國際米蘭上半場的強度不足,逼搶速度和對抗強度都有點疲弱,雖然幾次的短傳配合看到了球員們之間的意欲,但真正要到下半場盧卡庫登場後,球隊才有了進一步成功的配合,比利時人在前場的身體壓制造就了後排球員的威脅,埃裡克森、桑切斯都得到更寬鬆的用球空間。


埃裡克森提升了國際米蘭的戰術豐富程度,孔蒂抓緊機會試陣


孔蒂以巴雷拉換下摩西后,國際米蘭改變為4-3-1-2陣型,以埃裡克森居於雙前鋒身後作為輸送點,巴雷拉與貝西諾削去了用球的重責改為集中於第二落點的爭搶和後排的插上,三位球員的特點開始充分發揮出來,孔蒂的試驗是將埃裡克森加入球隊的重要路向,通過減少中後衛數目提升整體攻守的平衡,在三中衛接連在強強對話中出現上限瓶頸,利用新援豐富整體戰術,對賽季衝刺而言百利而無一害,或許可以趁下週中主場作戰,手握兩球優勢下,進一步完成實驗,以應付聯賽的激烈競爭。

拉諾基亞以隊長身份迎來第200場國際米蘭的比賽,數字並不驚人,但考慮到過去數年的日子,拉諾基亞能達到這一里程碑值得慶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