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武漢的志願者夫妻:我們是普通而幸運的

楊竹和丈夫是湖北棗陽人,因武漢關閉離漢通道而無法返鄉,滯留武漢期間,兩人選擇報名做社區志願者。

她想告訴3歲的兒子:我們之所以安全幸福地生活,是有那麼一些人幫我們擋住了災難。

以下是楊竹口述——

孩子在老家,兩個月了,這是自他出生後我們分開最長的一次,我很想他;

爸爸媽媽幫我照顧孩子,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我很感謝他們;

做志願者後,我們突然成熟了……

兩個月沒見,好想抱抱兒子

昨晚,跟兒子通電話,照常給他講故事。這段時間,我有意跟他講了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往在家,我總愛給他看繪本,講小豬佩奇或者別的什麼卡通故事。我跟所有媽媽一樣,給他最好的條件,希望他無憂無慮地成長。

而這段時間,經歷了這場讓全武漢、全中國傷痛的疫情,我覺得應該換一種方式告訴他,我們之所以安全幸福地生活,是有那麼一些人幫我們擋住了災難。

外婆說他現在才3歲,太小了,還不懂。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會明白的。

我跟老公是都是棗陽人,1月初,為了避開春運高峰,我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先回了棗陽。我跟老公預定了1月23號回棗陽的車票,準備春節在老家團聚。當天,知道武漢封城後,我很難過,只是沒料到,兩週的離別延長成了兩個月。這是從他出生後,我們分別最長的一次。

每天晚上,兒子都要先跟我視頻,讓我講完故事他才肯睡覺。我覺得自己面對他的時候特別脆弱,聽他喊媽媽時我想哭,他問媽媽什麼時候接他時我想哭,說一句“媽媽我想你”我也想哭。

留在武漢,封閉在家,最難的是什麼?最難的是想親手抱抱孩子的念想揮之不去。

志願者夫妻的日常

剛封城的時候,我跟老公包裹得嚴嚴實實,去超市買了一大堆物資,路上,我們還笑自己象過冬的松鼠。

過了幾天封閉的生活,我們倆覺得無事可幹了。平時家裡有小孩,一家人忙得團團轉,現在就剩了兩個人,時間大把大把的。那段時間,看到網上很多消息,為武漢著急,為病患揪心。然後,我跟老公說,要是有機會,我們也可以去幫忙。

很快,武漢市的抗“疫”工作進入有序狀態,各區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傳來。我跟老公一商量,乾脆都報名去做了志願者。

在家呆了那麼久,一旦做了志願者,發現生活改變了太多。

距離成了我們要關注的重點。以往回到家,我們都會熱情地迎上來。現在不行,回了家,兩人離得遠遠的,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帶毒體,生怕傳給對方。在家門口把防護服護目鏡鞋子都脫下來,消毒。進了家門,迅速洗澡。

做了志願者,咱倆在家一人一部手機不離手,隨時關注各種群的消息,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

睡覺是自覺分開了。本來只有兩個人,一個屋簷下,晚上聊天,還只能躺在床上“手機傳情”。

做了志願者,我們倆說得最多的話就是,“還好吧”?

簡單的三個字,包含的意思很多。有時候是問身體有沒有不舒服,有時候是問累不累,有的候是問有沒有碰到難搞的事情……

我們是普通而幸運的市民

2月17日,我和老公在社區的安排下開展志願者服務,到現在大半個月了。

回憶起來,我們做的都是瑣碎的小事。每天早起,社區報到,我跟老公在社區群裡開始盯著大家的需求,倡導大家少團購少點外賣,不要下樓,給心理焦躁的鄰居勸導。

社區開始團購之後,我們就負責髮菜,收錢,對賬。整理當天的發貨明細,對賬做報表跟社區網格員和書記交賬,每天做完都會很晚。

最痛苦的是碰到老人團購的時候搶菜,嗓子喊破都沒用,不聽。沒辦法,自己改進工作方法,一家一家送上門去,雖然累了點,但老人不用再出門了,也不會再也現哄搶爭吵的情況。

留在武漢的志願者夫妻:我們是普通而幸運的

楊竹與社區志願者(綠衣服)給獨居老人送菜上門

真的,雖然是挺累的,但這些事都太平凡了。我甚至覺得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和老公也得到了很多的幫助,特別是心理上的。

我們更願意換位思考了,想想以前,都是爸媽幫助我們打理生活,現在也更能體會他們的不容易,我們商量,以後要更多地挑起生活的擔子。對社區工作的辛苦和委屈,我們有了親身體會,心態更平和了。

一場疫情,讓我們失去了春節團圓的機會。但是,做志願者之後,看到了很多被傳染必須隔離的人,還有一些封閉在家的孤寡老人,我跟老公感嘆我們還是幸運的,雖然暫時分離,但最起碼一家人都健健康康,不少一個。(作者:李小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