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中,如何有技巧的提问?

Seven_樂樂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最忌讳的是,每读完一本书家长都会问孩子,记住了多少?学到了什么?这样会扼杀孩子阅读的欲望。如果孩子在较小的年龄段,家长给讲故事,以孩子的思维一起讨论,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呀?挖掘孩子的好奇心,一起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引导孩子爱上看书,自己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是最重要的。随着时间,孩子慢慢积累下的知识、词汇量,组织语言的能力,自然会比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丰富很多。


生活小怡


亲子阅读中,如何有技巧的提问呢?

亲子阅读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就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

亲子阅读,大多读的是以前读过的,孩子喜欢重复、喜欢熟悉的场景和内容。反复读的书,对孩子帮助最大。

读书过程中,孩子会不停的提问。家长要有耐心,认真的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还要适时的向孩子提问,增加亲子自己的互动。

这是我和孩子最近常常会读的书。因为人物下面有汉字,所以,开始读的时候,我指着人物说出他们的名字。熟悉了一些后,我指着人物分别问孩子:这是谁呢?现在,每当翻到这一页,她就逐个指着报名字。

讲书中故事内容的时候,用的方法也是一样的。最初的时候,是缓慢而清晰的读;熟悉了之后,会对她提问一些内容,比如说,讲到“农夫阿乐发种了各种……”,停顿下来,指着那几个汉字问孩子问:种了各种什么呢?她没有记住的时候,会重复问题,种了各种什么呢?反复读了几次之后,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她都会抢答:种了各种粮食和蔬菜。

每个以名词结束的句子,都这么问她。孩子一点儿也不会烦,她很享受这种交流的方式。一般来说,十几遍读下来,她就可以轻松的和你一起讲故事了。

就是坚持用这种方法和孩子亲子共读,我家的老大,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阅读了。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小宁大远养成记


你好,很高兴能分享我和孩子亲子共读的经验。

亲子共读是提升亲子关系与高质量陪伴方式之一,很多宝爸宝妈会担心,自己讲故事不吸引人,无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其实,亲子共读重要的是“共”而不是“读”。把阅读当做是家长和孩子相处的亲密时光,不用太过紧张担心讲不好故事,也不必照本宣科。

孩子需要的是与父母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学习。

选一个孩子平静不焦燥的时间,打开书本,孩子还小,可能只对自己喜爱的图片感兴趣。建议家长可以多观察,当孩子对某页图片特别感兴趣时,我们可以把握人、事、时、地、物等大方向,来问问孩子

“这是哪里,是公园吗?”

“小兔子在做什么事情?滑滑梯,秋千还是在野餐?”

不要立即告诉孩子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从中学习。

在1.5岁~3岁这个阶段,颜色、形状、线条、情绪、数字、空间、逻辑认知都在逐渐萌芽。这些东西都不是绘本上短短几行文字提到的,所以家长在共读时,可以根据绘本上图片做延伸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并且共同讨论。

“看到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自行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

“小女孩在流眼泪她怎么了?”

这样有助于娃的思维与观察力发展。

建议从页数少的绘本开始,家长藉由声音起伏引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慢慢习惯后,逐渐增加绘本页数。

不要把阅读当做是件很严肃正经的事,非要从头读到尾。让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探索,他的接受度更高!


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在甯甯4~5个月左右,我就准备了她的第一本绘本──布书。布书上色彩鲜艳,有很多不同形状、材质做成的小机关!布书的页数仅有5页,每一页仅有一行字来串联成一个小小的故事,每个场景都是有趣的设计。

当女儿开心的抓着小兔子时,我便告诉她,这是小兔子,他喜欢跳跳跳,爱吃胡萝卜。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喜欢藉由啃咬撕来探索周遭的事物,布书就很符合宝宝的需求,而父母讲故事的词汇、句子有助于奠定日后语言发展的基础。

等到1岁左右,我买了很多机关书,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好奇热爱探索世界,建议宝妈这时可以边讲述故事,边引导孩子小手推、拉、转书本的机关,先让宝宝把书当成玩具,让绘本跳脱书本的形式,结合生活及游戏会让孩子接受度更高!

现在甯甯2岁多了,我们一起共读过的很多很多故事绘本,她一看到绘本封面就知道故事的情节,每天睡觉还要放书在枕头下。目前女儿已经到了想象力爆发期,喜欢角色扮演我们一起共读过的绘本故事情节,有时会自己一个人抓着床上的娃娃们自导自演,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

至于表达方面,将满2岁半的她,也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情绪,我很开心、难过、生气、害怕、想念,这些词汇都是从故事中共情而来。

不用担心孩子在共读绘本时分心,其实孩子就算短暂的分心,他的耳朵也在听。家长只要继续讲,孩子注意力还是会在故事上。

每个爱看书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个耐心说故事的父母。


嗨,我是嫁来的台湾媳妇,也是2岁女宝甯甯的妈妈,我們一家三口在上海生活。我會分享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與育兒方法!希望我的经验与知识能帮助你,让带娃更轻松愉快!

湾妈育儿


亲子阅读是父母陪伴孩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它对于孩子的智力提升、情感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很多父母是直接给孩子读绘本中的故事,读完了就让孩子自己去玩了。这样当然也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但如果改变孩子被动的接受,把这个过程转化为主动的吸收,那孩子自然会成长得更快。


阅读中的提问,可以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和思考,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提问技巧:


1、在阅读之前,先问问孩子对书中描述的故事了解多少,有没有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验

比如要给孩子讲关于交通工具的绘本,那么在阅读之前,可以先问问孩子,生活中他都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在他所见的这些交通工具中,他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会最喜欢这一种?虽然孩子不一定能够回答得很好,但这种提问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考,如果在阅读之前能够有所思考,那么孩子就会在阅读时更加专注,效率也会更高。



2、阅读中的提问,父母和孩子互动的好时机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善于引导孩子思考,那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不理解或者很感兴趣的地方,他就会主动向父母提问,寻求他们的解答。这是孩子主动的提问,说明他们的好奇心很强,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正确和有意义的答案。


另外,除了孩子主动的提问,父母还应该根据书中内容,主动问孩子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思考。比如在读《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这本书时,妈妈告诉卢卡斯,生气时扔东西或者打人是不对的,需要找到别的方式来表达,生气时首先要说出来,比如“我生气了”“我需要帮助”,然后再谈谈为什么生气。这个时候,可以问孩子,为什么生气时不可以扔东西或者打人?虽然孩子无法给出很好的回答,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并认同一些价值观。比如和孩子说:如果别人生气时打你,你会不会很伤心?如果别人乱扔你的东西,你会不会不高兴?相信孩子会有自己的理解,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也会逐渐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些问题。



3、相关性提问,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孩子的书中多是一些启发他们思考的故事,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进行相似内容的思考,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读到小猪佩奇乐于助人的故事时,问问孩子还曾经在哪里读到类似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会不会也帮助自己的朋友?



亲子阅读是父母可以给孩子的一件很美好的礼物,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在阅读中和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在提问中更好地启发孩子,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好习惯。


大涵育儿说


亲子阅读中,提问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也能打击孩子的自信,所以巧妙的提问在亲子阅读中就变得尤为重要。

提问请关注孩子的兴趣

对孩子所提的问题,如果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更愿意回答。

比如孩子在看书的时候笑了,那你就可以抓住这个点,在孩子看完书之后问:“刚刚你笑得这么开心,是什么情节吸引了你呀?你可以和妈妈分享一下么?”在提问时,把问题的核心点落在孩子的一些感受上,落在好玩的情节上,不要让孩子认为这是在提问,而是故事的继续,游戏的开始。


提问要掌握问题的难度

对孩子提问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难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简单了,孩子认为你低估他的能力。所以恰到好处地提问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回答问题,与家长互动。

比如我家二宝现在不到两周岁,在看绘本的时候,只能看书中的图画,看不懂文字。所以我基本就是指着书中的某个图画问:“这个你喜欢么?你能从家里面找到它么?”来跟他互动游戏。他要是找到了,会很兴奋,拉着我继续下一个问答游戏环节。


换种提问方式

家长都很喜欢直接问孩子问题,比如“你说说看,精卫为什么要去填海?”可能孩子就会回答你“不知道”三个字。也许这个问题对孩子有难度,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觉得你是在考他,他拒绝受考。所以家长不如试试自问的方式,拿上面的例子讲“看了这个故事,妈妈有个疑惑,这个精卫为什么要去填海呢?你能帮助妈妈解开这个谜团么?”邀请孩子参与,请求孩子帮助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进来,用这种交流探讨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说在最后

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提问,都需要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跟孩子探讨交流。


Mr菇菇话育儿


以身作则吧!首先大人要爱好看书,小孩的模仿能力是极好的。如果大人示范做的好,小孩也会爱好的。

再一个就是大人要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而不是厉声呵斥孩子。

从小抓起,从简单的看图讲故事开启,时间久了爱看书习惯也就有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