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整”瓜女婿的民间习俗,在三台县东路片区以及盐亭县部分区域内流传甚广,这是我小时候从表姐那儿听来的。
那大概是七十年代的事情了吧。在那个年代,农村还很贫穷,物资十分匮乏,大家的生活都过得紧紧巴巴的。
表姐十七八岁,正是如花的年龄。由于快要出嫁了,所以到我家来走亲戚串门。我那时候还小,也就七八岁吧。说句实在的,我就巴不得天天去走亲戚,或者天天有亲戚到我家来做客。为什么呢?因为有好吃的好喝的呗!
母亲和表姐在街沿的矮板凳上坐着,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到了半晌午,该“打腰台”了(以前,我们这里农村的习俗,到了半晌午,就要给来的客人煮一碗鸡蛋挂面吃,谓之“打腰台”或“打尖”)。母亲转灶台,表姐在灶门前烧火。不大一会儿,两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蛋挂面就端到了饭桌子上。
两碗鸡蛋挂面,一碗是给“显客”——表姐的,另一碗是给“吃嘴”——儿子(我)的。至于忙了好一阵子的母亲,是绝对没有份儿的。在那年月,除非过年过节,或者过生日,才有吃鸡蛋挂面的机会。以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母亲,怎么舍得趁“显客”来临的机会,自己偷偷地加餐“打牙祭”呢!
还没有动筷子,表姐客气地和母亲打招呼,说这碗面太多了,吃不了。她决意要另外拿一个碗分一些面条给母亲吃,母亲拒绝,表姐坚持;母亲再拒绝,表姐还坚持。
几次三番过后,表姐固执地拿来了一个碗,用筷子翻了翻自己碗里的面条——眼尖的我早就看见表姐的碗底下藏着四个白花花、胖落落的大鸡蛋!我连忙也把自己的那碗面翻了几遍,让人懊丧的是——一个鸡蛋也没有!
表姐笑了笑,一边用筷子给母亲夹面条,一边把一个鸡蛋拨到母亲的碗里,又挑出两个鸡蛋,拨弄到我的碗里。大家这才客客气气地吃起面条来。
我好奇地问:“表姐,你恁们知道碗底有鸡蛋呐?”
表姐害羞地说:“我也是听我妈给我讲的——丈母娘‘整’瓜女婿就是这么‘整’的!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娶媳妇了,小心你的丈母娘就拿这个‘整’你!”说完表姐就抿着嘴笑了起来。
“丈母娘‘整’瓜女婿?怎么‘整’的?”我死缠烂打,央求着表姐讲给我听。
表姐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我,不紧不慢地讲起了起来——
“在我们当地有些地方,就有丈母娘‘整’瓜女婿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的时候,生请满日的时候,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看丈母娘,这是必须的礼节,绝不可麻痹大意。否则,失了礼数,丈母娘是会不高兴的。
当然,女儿女婿回门探亲,丈母娘当然高兴,也会把女儿女婿当作‘显客’来对待。每天早上还没有起床,丈母娘就会端一大碗面到床头给女婿吃,或者每天晚上全家人正式聚餐时,丈母娘会端一大碗毛干饭放在女婿面前,让女婿吃。
当然,那碗面条或者毛干饭是用那种像‘浆窝儿’(农村里把舂米那种用石头做的大型工具叫做‘对窝儿’,把厨房里舂豆浆的那种小型的工具叫做‘浆窝儿’)一样大的斗碗盛装的。
“如果女婿比较客气,比较懂礼貌,就会在动筷子吃饭之前,用筷子翻一翻面条或者毛干饭。一般情况下,丈母娘会在面条下面藏几个大鸡蛋,或者在毛干饭下面盛大半碗肥肉。
此时聪明的女婿就会说自己还不太饿,吃不了这么多,借机把多余的鸡蛋或者肥肉挑出来,和丈母娘家人一起分享。丈母娘看了,心里会为女婿的细心和懂事而感到欣慰。
“反之,如果女婿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不懂客气,不懂礼数,丈母娘端上来什么就吃什么,当他吃到碗底那么多的鸡蛋和肥肉的时候,当他想说自己吃不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当着大家的面把鸡蛋和肥肉通通吃到肚子里去,这样子往往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让大家看了笑话,心底里就会认为这个女婿是一个‘梗脑壳’,‘瓜娃子’……”
表姐话还没有讲完,我就已经前仰后合,笑得面条差一点儿就从鼻孔里飞出来了——天底下哪有这么“瓜”的“瓜女婿”!
表姐给我讲的“丈母娘‘整’瓜女婿”的故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的。搞得我每次到丈母娘家去,无论吃什么饭之前,我都神经兮兮地用筷子翻一翻碗底,害怕自己也成了被人笑话的“瓜女婿”!
不过,想想丈母娘对女婿的那种特殊的关爱,想想儿女在长辈面前所必须的那种忠孝,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美德吗?
閱讀更多 作家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