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杨西|撰文

牡丹被世人称为“百花之王”,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为其写诗填词、传神写照,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这些是古人赞美牡丹的诗词名句。钱选的《牡丹图》、陈淳的《洛阳春色图》、徐熙的《玉堂富贵图》、徐崇思的《牡丹蝴蝶图》、徐渭的《水墨牡丹图》、金代佚名的《牡丹湖石图》,便是一代代画家将牡丹入画的传世之作。

在中国画家中,画工笔牡丹的画家很多,但王道中的工笔牡丹,在中国画坛被称为一绝。他画牡丹用笔有力,可谓金勾铁线,对牡丹的结构、品种、色彩以及风晴雨露的各种变化烂熟于心。1961年受出版社的邀请,曾经写了一本《我怎样画工笔牡丹》,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2年发行;与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好评如潮!我早年学习绘画,正是从这本《我怎样画工笔牡丹》开始的。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

说到画牡丹,我们还得了解牡丹的特性及牡丹文化。牡丹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山间丘陵,后来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而将其培育种植。《神农本草经》中写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甘肃武威县发掘的东汉墓,出土的药学竹简中,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属芍药亚科,喜凉、畏热、喜燥、恶湿;可进行陆地栽培,也可以进行盆栽观赏。

将牡丹作为观赏的历史,应始于南北朝。《刘宾客嘉话录》中韦绚写道:“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太平御览》中有:“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牡丹在我国民间栽种培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海山记》中有:“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

,可见当时把牡丹作为观赏的习俗已经具有可观的规模,这则记载也许与隋炀帝广集天下奇花异草的说法有关。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清 雍正 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就记载了70余个品种,明清时牡丹的种植范围更为广泛,已扩大到安徽亳州、山东曹州及北京、广西、黑龙江等地。《松漠纪闻》中这样写道:“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辟园地,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数十丛者,皆燕地所无。”《思恩县志》中也记载了这方面的史实:“思恩牡丹出洛阳,民宅多植,高数丈,与京花相艳,其地名小洛阳。”当时民间将种植牡丹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这方面的人士写了很多相关的论著,如薛凤翔著《亳州牡丹表》、《牡丹八书》,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洛阳县志》收录古今牡丹优良品种169个。

王道中先生笔下的牡丹,大多数来自北京中山公园内的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露珠、珊瑚面、紫牡丹、金背大红等。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作品《金背大红》

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特别是工笔画,对形的要求就更高。“神”是目的,“形”是达到“神”的必要手段,绝不是停在形上。所以王道中先生笔下的牡丹造型,是经过“写生、取舍、提炼、概括”四道工序而形成,是牡丹精神的再创造。

下面这幅《国色天香》是他画牡丹的代表作,画中的牡丹一看便知是一幅“晴”牡丹。王道中对牡丹进行过长时间的观察写生,对牡丹的阴、晴、夕、露十分熟悉,对牡丹的风、霜、雨、雪了如指掌;要表现牡丹国色天香的品格,自然是一片晴空下的牡丹最为合适。画面上,一丛牡丹在微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有赵粉、二乔和紫红,一块奇石压在画面左下角,稳住画面重心。画中共画全开花头6朵,半开花头3朵,花蕾3个,藏在叶下的花头6朵,风姿绰约、妩媚动人。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作品《国色天香》

在画法上,他先以劲挺的线条勾勒出花朵、花蕾的形态,画出叶的抑扬翻转;用浓淡墨勾勒皴擦出干的沧桑及石块的外形及质感;精准地勾勒出石旁一双和平鸽的动态及旁边的一丛小花,然后用淡墨对画面进行分染。染时先染深色花朵和叶片,叶片采取一片一片地染,只染颜色最深处,将叶与叶之间的层次区分开来;接着染花头,染时也只染最深处,以区别瓣与瓣之间的关系。

待整个画面基本形态出来之后,再用花青对画面进行分染,染时将叶片与花头分开;先以花青染花头,一支色笔,一支水笔,色笔蘸花青,水平蘸清水,染一次晕一次,以将花瓣染匀为准;一瓣一瓣地染,染完一朵再染另一朵,如此反复分染,经过“三矾九染”,待整个画面的花头、花蕾染完,再染叶片。染时以此类推“三矾九染”,直到把叶片染成一丛一丛的立体效果。

王道中先生在叶染完后,才回过头来染粉色的赵粉。染时用曙红进行分染,还是一支笔蘸曙红一支笔蘸清水,用色极淡,层层加深;染一遍罩一次矾水,直到色足为止。画到此时,整幅画的第一个阶段基本告一段落,王道中先生对画面进行整体调整,检查其中遗漏之处,该加深的地方加深,该补染的地方补染;如鸽子、小花也进行分染,使整个画面形成总体统一的效果。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国色天香》局部

王道中先生见打底即足,便对画面进行罩色,深色花头罩洋红,叶片正面罩淡草绿,反面罩淡石绿,枝干以淡赭石罩之;罩一遍上一次胶矾水,如此反复三遍,意足即可。赵粉花头他则采取背面托粉、正面提粉之法,一般提至三遍方可将花头刻画得玲珑剔透、娇艳无比。

叶和花画完,整幅作品的大体风貌已经呈现,王道中视画面需要,对局部地方作进一步刻画,如嫩叶、反面叶、花萼等处。在这些地方,为了表现出其鲜嫩的特性,他以笔蘸淡曙红适当渲染,既表现了质感又给画面增加鲜活的生命气息。

画面下方的鸽子,虽然占地不大,却是这幅画意境的组成部分,它寓喻和平、和谐,增强了此画所体现的主题,所以王道中在鸽子的形象上也作了认真的刻画。浓重的墨色描绘了鸽子的眼睛、颈部和翅、尾,细心地丝出鸽子身上的羽毛,红红的鸽嘴,灵动的眼睛,十分形象。一株红色的月季衬托一旁,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国色天香》局部

对于画面下方的奇石,王道中先生以花青进行罩染,罩时他注意不以颜色覆盖墨色,采取薄染法反复数次,直到石的厚重感呈现出来为止。最后他以笔蘸浓墨,点出石上、牡丹老干上的苔点;有的苔点上点以朱砂,以增加奇石和干的沧桑及画面的古朴。

整幅作品构图饱满、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笔法遒劲、墨色苍润、设色典雅,老干如龙、花朵娇艳、枝叶临风、白鸽吉祥,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寓喻祖国繁华似锦、国色天香!

王道中先生1931年出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任黑龙江书画院教授及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庭影响而酷爱绘画艺术,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曾受徐悲鸿、田世光大师教导;先后拜于非闇、张其翼二位大师学习工笔花鸟画,开始学习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法,同时以造化为师,表现生活,融会贯通、刻苦钻研,创造出独具风貌的工笔牡丹画法而享誉当今画坛。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作品《牡丹图》

上面这幅《牡丹图》是他1962年画的一幅作品,画面上一丛牡丹,其中有姚黄、魏紫、赵粉、豆绿及状元红等名贵牡丹品种,争奇斗艳、迎风而立;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五六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一派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景象。从画法上可以看出王道中先生的扎实功底,线条圆润有力,设色古朴典雅,用笔一丝不苟,足见其在学习传统上所下的功夫,其中留有些许于非闇所画牡丹的影子。他在画上题字中写道:“余自幼爱画入美院,后亲得于非闇、田世光教诲,初获画径,朝夕摹写,终日不倦。每岁暮春,首都牡丹盛开之际,晨昏学蜂习蝶,迷醉园中,绘其形,领其神,察其姿,写其色,记其名,求其本,恋依其间,终日不食亦快事也。”这段文字可说是王道中先生画牡丹的学艺写照。他正是以“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刻苦精神攀登着艺术的高峰。他笔下的牡丹是其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是其勤奋与天赋结出的硕果。

王道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描绘牡丹的作品,如《国色天香》、《国色双辉》、《云中笑》、《微风花欲舞》、《谷雨之前》、《富贵长寿》、《洛阳春》、《半生辛苦为此花》等等;出版过《我怎么画工笔牡丹》、《白描牡丹图稿》、《王道中画集》,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家。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作品《国色双辉》

王道中先生为何能在工笔牡丹的画法上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历代朝廷对牡丹的推崇

牡丹自从在《诗经》中,以诗的形象进入大众视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以药用植物被记入《神农本草经》,成为一味中药;北齐杨子华画牡丹,使它以艺术的形象进入绘画领域;隋炀帝收集天下奇花异草,它被列入我国名花而倍受赞赏、广为栽培,可以说牡丹文化的形成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牡丹作为观赏的习俗兴盛于唐,唐朝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长安城将洛阳牡丹的名品大量引入进行培植。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长安除了大量引进洛阳牡丹外,还显示出当时种植牡丹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杜阳杂记》记载:“高宗皇帝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记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剧谈录》中:“慈恩寺浴堂院有花两丛,每开五六百花,繁艳芬馥,绝少伦比”。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在唐代上至皇上,下至文武百官,都将牡丹作为奇花而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宫内的生活习俗。

宋代对牡丹的观赏栽培延续了唐代的做法,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栽培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蔹末一斤和之。……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

《洛阳花木记》中写道:“凡栽牡丹不宜太深,深则根不行,而花不发旺,以疮口齐土面为好。”北宋时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由此可见一斑。那时的人们不但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的品种,有“牡丹不接则不良”之说,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使牡丹的优良得以更好地延续,同时也使这种爱牡丹、赏牡丹、画牡丹的生活习俗传了下来。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宋代黑剔花缠枝牡丹纹罐

二、源于国民对牡丹文化的喜爱

从牡丹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唐代特别看重牡丹,人们纷纷赞誉它的艳丽,欣赏它的高贵,使它成为国运昌盛的象征,种植、观赏牡丹遂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形成以牡丹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它几乎涉及到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学术、语言、民俗、实物等不同层面,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仅从艺术绘画方面叙述。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俊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高濂的《牡丹花谱》、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汪灏的《广群芳谱》等,都是记载与牡丹有关的知识和栽培方面技术。散于民间的杂记、文集和有关牡丹的故事传说,以及反映在服饰、建筑、食品方面的牡丹图案,都属于牡丹文化的综合反映。以上种种,代表牡丹文化已经广泛地深入民间,受到老百姓的赞颂和推崇,它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国运昌时花运昌”,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到了清代,牡丹的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将牡丹的种植发展成一种产业,并且熏花技术已经十分普及。《曹州牡丹·附记七则》中记载:“右安门外草桥,其北土近泉居人以种花为业,冬则温火煊之,十月中旬,牡丹进御矣。”《五杂俎》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朝迁进御常有应时之花,然皆藏之窖中,四周以火逼之,隆冬时即有牡丹花,道其工力,一本数十金。”从这则记载中可以看出,牡丹已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连在一起,使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喜爱它。有关牡丹栽培、医用、观赏的技艺,我国民间早已把它传向国外,使得国外很多国家都喜爱牡丹,一直传承至今。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清 余鹏年著《曹州牡丹谱》一卷

三、源于画家对牡丹画法的传承

对于牡丹文化的喜爱,从宫廷的倡导推崇发展到民间,逐渐地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民间画家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将牡丹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以表达民间老百姓心灵深处对富贵昌盛的美好追求与祈盼。

牡丹的画法有很多,有工笔,有写意,有没骨,有水墨;无论用何种画法,都是对牡丹的赞赏。下面这幅宋代团扇牡丹,以精致的笔法描绘了一朵硕大的重瓣牡丹,在绿叶的衬托下雍容华贵,设色艳丽、构图饱满,一看便得院体画风。虽然不知道作者的姓名,仅以作品来看,也属于一件难得的佳作。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宋代 佚名《牡丹图》

明代的徐渭画牡丹,采用泼墨法。泼辣豪放、笔墨精到,一扫前人牡丹画法中的呆板造作之气,使其笔下的牡丹有一种高雅脱俗的君子之风。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明代 徐渭《水墨牡丹图》

到了清代,牡丹画法的盛行已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恽南田的这幅《牡丹图》,画中红、白、紫牡丹三枝,或正或侧,俯仰掩映,各具丰姿。他巧妙地利用枝干之间的穿插,叶与花之间的衬托,表现了牡丹的华丽与高贵。恽南田作画多用没骨画法,画中很少用线条勾勒,仅用颜色渲染将对象表现出来。这幅牡丹就是典型的没骨画法作品,清新明亮,艳而不俗。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清代 恽南田《牡丹图》

近现代画家中,以牡丹为表现对象的就更多了,如于非闇、田世光、陈半丁、江寒汀、陆抑非、俞致贞、王雪涛、张大千、齐白石、吴昌硕等,都是画牡丹的丹青妙手,将对牡丹的各种传统表现技法传承了下来,王道中笔下的牡丹也是传承和发扬这些技法的具体体现。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于非闇《富贵白头》

四、源于自己对艺术的刻苦

王道中先生在艺术上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非常勤奋刻苦。年青的时候跟随于非闇、张其翼两位老先生学习工笔画,从宋代宫廷画家的花鸟画入手,兼习别家;他一方面将古人画法中的表现技法,与自己的工笔牡丹画法结合,形成他画中严谨细致的特点;另一面却转向自然,以造化为师。每天清晨五点,他就赶到公园对牡丹进行写生,他说:“这时因曙光初照,花露未解,花瓣初开,是写生的最佳时间。”在写生过程中,他通常采取默写的办法。“默写”是中国画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画家在生活中存之于心而形之于笔的过程。顾恺之说:“迁想妙得”,只有“迁想”才能“妙得”。画家不能看一笔画一笔、看一物画一物,必须加强默写训练,提高自己对牡丹描绘的能力。

1961年他就编写了一本《我怎样画工笔牡丹》的书,受到美术界众多的赞誉,也就是说早在六十年代,对于牡丹的画法他就有一套十分完整的表现技法。虽然他在工笔牡丹画法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工笔重彩画法是费时费工的一门艺术,王道中先生将写意的方法尝试运用到他的工笔画中,也就是说他要在生宣纸上画工笔。当他将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曾受到很多人的怀疑,通过艰苦的练习,反复地实践,他终于成功了。八十年代,在他的一个巡回展中,我看到他自创的这种工笔画,画幅大多数都是四尺整纸的生宣。他先用墨线像画工笔那样,将牡丹的形态勾在宣纸上,利用生宣自然晕化的特点及毛笔蘸色前浓后淡的性能,一笔下去就将花瓣的浓淡表现出来,真是十分生动,既有写意的韵味,又具工笔画工整艳丽的特性,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半生辛苦为此花,工笔画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艺术人生

王道中作品《半生辛苦为此花》

上面这幅《半生辛苦为此花》,也是他刻苦探索的代表作。他认为白描是中国画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为此,他想以纯白描的手法来创作这幅作品。

画法上,他先以白描将画中的形象勾勒出来,只不过在勾勒的过程中,他更加注意用笔的顿挫、转折,以求每一笔都严格地表现对象的体感及质感。老干的用线粗犷,用笔讲究粗细变化、抑扬顿挫。在牡丹叶的正面略施以淡墨渲染,花瓣的根底略染了些淡黄色,既不施粉,也不施重彩。画中的两只蝴蝶,他以工笔重彩的办法画成,使其与牡丹的白描表现手法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花的朴素与淡雅。

画的右上角,王道中以他娴熟的“瘦金体”题写“半生辛苦为此花”,字体端庄有力,隐隐透出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

整幅作品看上去清新淡雅、格调高古,平淡简洁中蕴藏着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幅作品同时也是王道中先生一生艺术追求的精神写照,令人拍案叫绝!

王道中先生的一生,是与工笔牡丹画技法相伴的一生,是为“花中之王”牡丹传神写照的一生。他一生勤奋刻苦、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所以他笔下的牡丹才开得富丽堂皇、丰姿绰约、雅俗共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