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有很多撑不下去,想要宣泄自己内心情绪的时刻。

可我们不敢与家人倾诉,害怕他们担心我们的生活;也不敢在朋友圈里宣泄,担心有人背地里说你矫情;更不敢与朋友和同事提及,生怕他们私下对自己有意见。最后,我们只能憋在心里,觉得自己只是无病呻吟罢了。

久而久之,我们渐渐把情绪藏在心里,把愤怒调成静音。任凭自己的内心惊涛骇浪,脸上的表情却平静如水。

渐渐地,我们成为了众人眼中好脾气的那个人,也成为众人可以随意欺辱的那个人。

《愤怒管理》的主角戴夫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外表文质彬彬,性格温和,从不与别人发脾气。他还拥有一个漂亮的女友琳达,二人感情稳定,生活幸福。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不幸的是,在一次旅行中,他被空姐以故意伤人的罪名告上法庭,法官判决他需要赔偿空姐损失并去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戴夫好脾气的接受了法官的要求,却没想到,情绪管理课程的老师就是他在飞机上偶遇过的一位精神科医生巴迪。巴迪创建了情绪管理的治疗中心,他主要的工作是教人们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可是,对于戴夫来说,巴迪的治疗方式让人难以忍受,戴夫在巴迪的治疗下早已濒临崩溃边缘,但他仍旧克制着自己想要发怒的内心。直到戴夫听说巴迪与自己的女友琳达相爱了,并且打算结婚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自己愤怒的内心,与巴迪大打出手,再次闹上法庭。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就在戴夫打算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同女友表达完爱意就接受法院判决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女友琳达为了帮助自己宣泄内心情绪而设计的骗局。

一味地忍让,自己却已崩溃

戴夫在生活中一直对他人忍让,照顾他人的情绪。在工作上,被老板剥削,甚至别人盗取他的工作成果,他都选择息事宁人;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好好先生,哪怕是对方的错,戴夫也不会有任何怨言,更别提和对方争执;就连因为别人的误会,戴夫多次被告上法庭,他也不敢证明自己的清白,质疑别人的观点。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这些在常人眼中都无法忍受的事情,戴夫却忍了下来。他不去与别人争论,更不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是温柔平静地接受这些事情。

很多人与戴夫一样,太过考虑他人的心情,不敢释放真实的情绪,反而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是,这种看似最温和的处理方法,其实恰恰是最危险的行为。看似对待别人非常大度,但却是最让自己压抑的行为。

正如巴迪对不承认自己情绪不正常的戴夫说的那番话一样:“愤怒的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收银员工作速度慢,就开始抱怨、吐槽,事后却遗忘掉的顾客;另一种是每天百般忍耐的收银员,或许看起来脾气很好,但也许某天他就无法忍耐,选择杀死店内的每一个人。”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长此以往,这种压抑的情感并不会消失,反而会通过更可怕的方式展现出来,会让我们走上极端,甚至引发一些精神疾病。

诚然,不随意释放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的优点,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需要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一味地对他人退让,最后让自己内心崩溃。

恰当地缓解心情,做情绪的主人

巴迪为了让戴夫释放出最真实的自己,改变戴夫看似好脾气,实则压抑的性格,采用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办法。

例如在戴夫着急上班的路上,却要求戴夫将车停在路边唱歌;让戴夫在有女友的前提下,去搭讪别的女生;甚至让有性别认知障碍的人,与戴夫相处等等。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这些看似奇怪的要求,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戴夫的内心。当戴夫听说巴迪即将同自己的女友在一起后,他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走出了那个名为“忍耐”的囚笼。

戴夫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他对上司提出自己应该升职的要求;他还勇敢地在球场当众向女友告白,并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女友当众接吻。戴夫也终于学会了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很多人都教我们如何控制情绪,不要随意释放自己的愤怒,但这部电影却告诉了我们,有的时候,人也需要发泄愤怒、释放情绪我们所要做的,不再是减少自己的愤怒,而是选择表达自己的不满,将内心的愤怒爆发出来。

只有学会愤怒管理,我们才不会因为藏在心中的愤怒,而损害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才不会因为退让,而失去正常的心态,以一种扭曲的目光看待事物;才不会因为那些不受控制的愤怒,最后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再压抑,学会“愤怒”

前一阵子,杭州深夜街头崩溃痛哭小伙的视频引发了众人的讨论,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事情,而是因为他哭着宣泄情绪的样子,仿佛替我们这些在生活中不敢崩溃的人宣泄出了情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把自己伪装成没有感情的刺猬,将一切情绪都埋在心底,在别人面前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我们把自己的情绪调成静音,不容许自己在别人面前展露脆弱和愤怒的一面。

我们只敢在深夜里独自愤怒、痛哭,却还要担心会不会吵到邻居;我们想要通过摔打东西,缓解内心的压力和情绪的时候,还要担心会不会真的将东西摔坏。

这就是现在的成年人,我们就连宣泄情绪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我们早已过了想哭就哭的年龄,生活的重担让我们只能压抑自己的内心。可是,即使是成年人,也应该有宣泄情绪的权利,我们的不满和压力也需要被人注意。

《愤怒管理》: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发怒后,周围的人反而拍手叫好?

所以,当我们内心濒临崩溃的时候,请不要再压抑,尝试发泄出来。不要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不要再装作开心的样子,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愤怒。

只有学会宣泄内心的情绪,那些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才不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与生活,才不会在深夜中痛哭、崩溃。

当我们敢于表达愤怒的时候,也就完成了自己情绪的释放,才会让对方明白我们为何愤怒,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底线和需求,也就避免了我们再次产生愤怒的情绪。

我们更需要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明确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界限,这样对方就会在和我们的相处中,刻意避开会让我们愤怒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大家克制自己的情绪,装作无事发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的,而是需要每个人勇敢地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努力成为一个界限分明的人。

同时,我们要学会对待彼此尊重和宽容,不要在日常交往中轻易地触碰到对方的底线,把对方的容忍当做你肆无忌惮的理由。

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够少一些没有脾气的烂好人,多一些敢于宣泄自己的情绪,爱恨分明,乐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