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吳貽芳和大學生們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01


江蘇大地,文脈悠長,自古至今,湧現的才女更是數不勝數。


例如唐代徐州女子關盼盼,擅長詩畫,還是白居易的小粉絲。


一次,白居易路過徐州,關盼盼的丈夫特地邀請他來府中做客。白居易欣賞了關盼盼的曼妙舞姿,又看了她的詩文作品,寫下“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的名句。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詩人紀映淮

,才華出眾,她的詩作清麗典雅,所作的《詠秋柳》更是風靡整個南京城。


大文學家王士禛讀了《詠秋柳》後十分欣賞,特意為她寫下一首“彩虹屁”:十里清淮水蔚藍,板橋斜日柳毿毿。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阿男。


此外,蘇州女子柳如是、董小宛、徐燦、曹貞秀、沈宜修、吳瓊仙、葉小鸞、馮思慧、薛素素、汪玉軫、席佩蘭、陶菱卿、翁春孫等都是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女詞人、女畫家。


除了擅長詩詞的文科學霸,清代江蘇還出現過一位理科學霸——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王貞儀。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王貞儀不僅擅長作詩繪畫,還對天文、數學、地理、氣象、醫學有濃厚的興趣。


她將西方的數學運算方法引入中國的數學體系,還先後寫了《西洋籌算增刪》《術算間存》等一系列數學著作。


在“天圓地方”與“地心說”佔據主流的清朝,她寫下一本《地圓論》,並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月食解》一文中,她細緻地分析了月亮的陰晴圓缺、星體運動軌跡等天文現象,其中理論與現代天文學基本一致。


女子教育雖早已有之,然而上述這些傑出女士所受的都是個人教育、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


02


鴉片戰爭之後,國內才逐漸出現了正式的女子學校。


1844年,英國傳教士愛爾德賽女士在寧波首創教會女子學校。


女子教會學校創辦之初,招生並不順利。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再加上對外國侵略者的敵視,國人對女子教會學校存在種種偏見。


因此,即便在提供食宿補貼的情況下,教會女校也只能招收到少數的貧民女孩。


為了推廣女子教育,西方傳教士還通過報刊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


《萬國公報》的創辦者林樂知可以說是最早的女權主義者,他批判中國傳統上對婦女的輕視,並寫文章說“中國女學不講,已廢棄人民之半數”,指出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國人思想逐漸開放,新式女子教育也漸漸被人們接受。


即便教會學校在後期取消了食宿補助,並開始收取學費,也依舊人滿為患,越來越多的富家千金也到教會學校讀書。


教會女校為國人自己創辦女子學校提供了範例。


03


《江蘇省志·教育志》記載,江蘇最早的由國人自己創辦的新式女校出現在1897年,是江漱芳於蘇州創辦的蘭陵女學。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蘇州蘭陵女學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1901年到1903年間,全國新式女校增加到17所,而江蘇就佔了10所,可見教育大省的血統純正。


1904年,在這股各地紛紛創辦女校的浪潮之下,慈禧太后採納了女官德齡的建議,准許在中南海內創辦女學。


1906年2月21日,慈禧又當面訓示學部,振興女學。


官方的這一通操作,使得江蘇民間對興辦女學堂更為積極,江蘇女子教育迅速發展。


據清政府學部總務司編的《光緒三十三年分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統計,至1907年,江蘇省已有女子學堂96所,學生人數更是全國第一。


這些女子學堂大多是民間野生的,由於沒有統一管理,各個學校在修業年限、課程設置、學校管理等方面都不相同,甚至學生入學年齡也不同,有七八歲的適齡兒童,也有二三十歲的高齡學生。


1907年,清政府參考各國尤其是日本的章法,頒佈了《學部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學部奏定女子師範學堂章程》,詳細規定了女學的種類、宗旨、課程、考錄、編制、學校管理等各項內容,承認了民辦女學堂的合法性,並正式開辦官辦女學堂。


女學教育的合法化,更使江蘇士紳們辦學熱情高漲,連經濟相對落後的蘇北也開始創辦女校。1909年,徐州第一所女校——坤成女學堂由韓中英自日本留學歸來後創辦。1912年,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建校。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1959年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畢業證書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同年,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擔任民國第一教育總長。


教育部成立後,在女子教育方面進一步放寬政策: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女子小學、女子師範與男子小學、男子師範修相等年限,規定女子學校不另外設系統。


這些政策,在法律上承認了男女無差別的教育權,確立了男女平等受教育的原則。


1913年,江蘇省成立了中華民國女子教育研究學會。


在這樣的形勢下,江蘇的女子初等、中等教育都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然而女子高等教育處境仍十分艱難。


1915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南京開學,開辦時只有六名教員,教學設備也極為簡陋。1930年12月,金女大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中華民國時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上課證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1949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保證書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1950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畢業證書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南京的女子教育非常發達,除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外,還有匯文、明德、赫德、中華、模範、同倫、新寧等女校。


男女學校課程上雖然沒有太大區別,卻強調女校應該開設縫紉、園藝、家事等課程,仍有賢妻良母式教育的影子。


如此看來,在教育上,男女依舊有別,並沒有實現完全的平等。


04


五四運動之後,大學開放女禁、中學男女同學的呼聲越來越高。


為此,復旦大學還專門組織了“今日中國大學應否男女合校”的辯論會。


1920年元旦,《中華新報》發表蔡元培的講話,他說“大學之開女禁問題,則予以為不必有所表示,因教育部所定規程,對於大學生,本無限定男子之規定。”大佬還表示,北京大學的考試,女子合格也可錄取。


隨後,江蘇女學生王蘭向北大教務長提出到哲學系聽課的請求,得到批准。


1920年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為東南大學)也開始正式招收女學生。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1922年國立南京高師東南大學日刊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中華民國時期女學生用的柳條書籃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1922年,教育部公佈了《學制系統改革草案》,從根本上廢除了男女分校的雙軌制度。

至此,中國女性終於取得了與男性受同等教育的權利。


05


在這一時期,江蘇省更是出現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女學霸,她們在各行各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在醫學界,有吳淑珍,她在江蘇女醫學堂學醫後考入清華大學,之後又赴美留學,回國後在上海西門婦孺醫院擔任婦產科主任,後又成為第一個女院長。


在實業界,有蠶絲專家費達生,1920年畢業於江蘇省女子蠶業學校,後又赴日本進修,回國後參與蠶絲改進工作,為中國蠶絲改造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教育界,有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1928年,她受聘於母校金陵女子大學,先後主校23年。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1945年,吳貽芳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成為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為世界傑出女性專設的“智慧女神”獎。


吳貽芳擔任金陵女子大學的校長後,致力於中國優秀的婦女人才的培養,要為中國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提倡金陵女子擁有獨立精神和完整人格,做一個清白誠實的女性,自強不息立足社會。


——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官網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中華民國時期金陵女子大學全景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1948年金陵女子大學體育舞會表演

(圖片來自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畢業於上海務本女塾的張釗漢,則是一名出色的女權運動家,她在1912年發起組織神舟婦女協會,並被選為會長,後來又成立神州女校,擔任校長。


現今的中國女性,已經完全取得了與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權利,而在這條漫漫抗爭路上各位先輩付出的努力,仍值得我們銘記。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看完今天的文章,一起來做幾個複習題吧~


01

江蘇最早的新式女子學堂蘭陵女學創辦於哪一年?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1897年


02

1920年秋,哪所學校開始正式招收女學生?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為東南大學)


03

1928年,受聘為金陵女子大學校長的女性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吳貽芳


想知道更多關於江蘇教育史的知識,可以進入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一探究竟哦~


江蘇女子教育簡史


江蘇教育數字博物館

張麗華.清末民初江蘇的女子學校教育.寧夏大學.2004年(01)

李秀寧.近代蘇南女學課程研究.江南大學.2017年(02)

徐寧.女校與近代江南社會的變遷(1850-1931).上海師範大學.2013年(05)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南京大學.2011年(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