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凡诺说:不少人的蠢真的会蠢死人


于凡诺说:不少人的蠢真的会蠢死人


有一个段子,

曾经有朋友问,你是媒体人,为何武汉湖北那么多媒体,怎么朋友圈从未看到他们什么声音?

我沉默。

没想到他竟自我解嘲,也许他们都进去了。

都进去了?我大吃一惊。

是啊,记者一个个都是在一线采访的,肯定早隔离了,轻者观察,重者ICU了。

今天,终于在朋友圈看到武汉的媒体发声了。

他们果然是重火力,

他们痛批所谓的日本在援助中国物资上款款留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认为无论是来自唐朝高僧鉴真东渡的典故,还是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其实与“武汉加油”四字无法比,他们认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因为那些语言形式艺术,只是语言上的形式主义,这种文风背后其实是一种距离感,作者们远距离面对灾难无感,所谓的歇斯底里的词句背后都潜藏着他们自己的岁月静好。

看完,不禁愕然,

一个词要多么蠢,才能恶臭到令人反胃呕吐。

那一瞬间,我想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位退休女老师,当年她出于同情和正义感,冒着极大风险收藏了傅雷先生骨灰,同时还挺身而出上书为其鸣冤,乃至为自己招来大祸。

她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如果当时来抓我的,不是工人,而是音乐院的师生……或者由其他文化单位来抓我,那末,……极可能我这个人今天也许已不存在了。 因为这种……人会从思想意识上一层层剥我的根……我无法逃过他们尖锐的政治上的攻击。我一张口,万万敌不过一群有文化、不头脑的人的口。

我脑海里情不自禁地跳出一句,

那是鲁迅先生曾说过的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所谓媒体发声的那些文字,憋足了劲,结果却是在一句口号上较真,似乎还想扭转和引领风向,试图较出高下……

不禁令人大失所望。

不禁为武汉人感到痛心,

唉,

或些,

某些字,蠢一点也就罢了,

可恨的是又蠢又坏。

说到又蠢又坏,忍不住要谈起一个视频,

一个蠢得令人发指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里,

工作了一天的护士下班,回到了自己的小区门口,准备进入自己的家。

却被工作人员拦住了。

护士最后几乎是哭着央求说:“我再说一遍,我是个护士,我家就住这。”

工作人员:“那我更不能让你进来了。浑身上下这么多病毒,你跑过来干嘛?”

护士:“不是这样的,大哥,我有医院开的工作出入证明。”

……

一个小姑娘遭受了一天工作之后身体的累不算,

还有什么比起被冰冷冷的隔离在自己的家门口之外,看着自己的家却进不去更伤心?

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大晚上不让回家,这样做,严重的与直接杀人又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这种粗鄙化的极端做法自从春节以来,在多家小区上演。也许大家担心感染,害怕病毒,处处小心谨慎可以理解,然而因此标签化医护人员,标签化病人,甚至广而化之一股脑儿标签化他们的孩子,标签化武汉、标签化湖北,然后强硬地隔离孤立等等,这就是一种无知了。

试问,

如果人人都不愿再当护士再做医生,那么哪里还会有一块净土会可以让你们这些健康的人来孤立呢?

或者就算暂时有,这病可不长眼睛,一旦你们自己病了,又将去哪里看病呢?

不能不说,简直蠢到了家。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

在视频里,某医院首批新型肺炎出院患者中,某女士面对记者,无比开心地说“进来之后,住的还不想走了……”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很多人不禁面面相觑。

真是愚蠢无敌。

在床位如此紧张,在病情如此严重,在不少人心情濒临绝望的时节……

网友惊呼,原来蠢也是可以如此这般没有底限的。

愚蠢也是不分国界的。

不久前,三名俄罗斯男子竟然如此恶作剧。

他们在莫斯科地铁内,先是一名年轻男子假装突然病发倒地抽搐,然后他的两名同伙大喊倒地的人患有新冠病毒肺炎。随后,还拍下一段视频发布到相关社交网站。

当然,警方调查后,顺藤摸瓜直接逮捕了这三名男子。

也许他们在监狱里才会后悔,

扮什么不好,扮新型肺炎,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不过,漫漫长夜,

好在相比有些人的蠢,

有些人则是真的战士,

比如前边所说的护士医生,正是他们在不顾生死地往前冲锋陷阵,解救当下的病人,守护一方平安。

当然,真的战士中,还有那些在积极思考未来的人,其中不乏批评者的真知灼见。

事实上,

医生护士和积极思考者,这两部分人才是这个社会缓缓前行而让大部分人能够岁月静好的原因所在。

比如,昨夜凌晨,正在与一个朋友说话时,

他突然就哽咽了。

“你说,这疫情究竟啥时候是个头啊?”

他说,

“我刚看一个视频,看到那些稚嫩的九零后,甚至九五后的孩子们紧急集合,纷纷出征武汉,总是感觉心疼,这是些孩子啊,这还是些孩子啊,我总是在想,这跟堵枪眼,炸碉堡有什么区别!”

“他们…… ”

我试图安慰他,

“他们是专业人员,他们受过专业训练,他们经验丰富……他们,会没事的。”

“真没事,那李文亮咋就死了?”

“还有,为什么纽约街头那些一字儿排开,那么多豪车超跑喊口号的留学生们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