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可矣背後的政治背景


《資治通鑑》第二十四卷•漢紀十六


夏,五月,詔曰:“孝武皇帝躬仁誼,厲威武,功德茂盛,而廟樂未稱,朕甚悼焉。

其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於是群臣大議庭中,皆曰:“宜如詔書。”

長信少府夏侯勝獨曰:“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裡,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無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

公卿共難勝曰:“此詔書也。”勝曰:“詔書不可用也。人臣之誼,宜直言正論,非苟阿意順指。議已出口,雖死不悔!”

於是丞相、御史劾奏勝非議詔書,毀先帝,不道;及丞相長史黃霸阿縱勝,不舉劾;俱下獄。

有司遂請尊孝武帝廟為世宗廟,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帝巡狩所幸郡國皆立廟,如高祖、太宗焉。

【白話文】夏季,五月,漢宣帝頒佈詔書說:“孝武皇帝行仁義,振威武,功德極盛,但祭祀時所用的音樂卻與此不相稱,朕感到非常難過。

有關官員應與列侯、二千石、博士共同議定。”於是群臣齊集朝廷討論此事,都說:“應按詔書的意思去做。”

唯獨長信少府夏侯勝說道:“孝武皇帝雖然有徵服四夷、開疆拓土的功績,但使得將士們大量死亡,人民財力枯竭,奢侈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失所,死亡過半,再加上蝗災大起,數千裡不見草木莊稼,以致民間竟出現殺人食用的慘景,積弊至今尚未消除。

武帝並無恩澤於百姓,不應為其設立祭祀之樂。”

公卿大臣們一齊責備他說:“這是皇上的詔命。”

夏侯勝說:“雖然是詔命,也不能依從。人臣的大義,應當堅持原則,直言無隱,不能苟且阿諛皇上的意思。我說出自己的觀點,即便死也不會後悔!”

因此,丞相、御史等上奏漢宣帝,彈劾夏侯勝非議詔書,詆譭先帝,大逆不道,以及丞相長史黃霸附合縱容夏侯勝,不肯舉劾,於是將二人一併逮捕下獄。

於是由主管官員出面,奏請尊孝武帝廟為世宗廟,定《盛德舞》、《文始五行之舞》為祭祀用樂。凡武帝生前出巡到過的郡、國一律建廟祭祀,與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一樣。

朝聞道,夕死可矣背後的政治背景


公元前72年,漢宣帝發動了一場旨在頌揚漢武帝功績的思想文化運動。

漢宣帝尊漢武帝的廟號為世宗廟,制定專門的祭祀樂曲,並且在漢武帝生前巡視過的郡國為漢武帝立廟,在全國範圍內為漢武帝開展了轟轟烈烈祭祀活動。

在這之前,只有漢高祖和漢文帝享有廟號,漢宣帝為自己的曾祖父立廟,不單單是紀念漢武帝這麼簡單,背後有其深遠的謀慮。


(一)鞏固自身皇位合法性

漢宣帝是漢武帝的曾孫,繼承地卻是漢昭帝的皇位,而漢昭帝是漢宣帝爺爺劉據的弟弟,所以從漢昭帝這支來看,漢宣帝的合法性是不足的,為此漢宣帝開始找補自己的合法性。


①首先給自己的父親、爺爺平反

在巫蠱之禍中,爺爺劉據和父親劉進都遇害,後來一直沒有給他們平反,漢宣帝想要通過給他們平反來表明自己是劉據一脈,結果遭到了群臣的反對。

六月,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諡,歲時祠;其議諡,置園邑。”有司奏請:“禮,為人後者,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義也。陛下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愚以為親諡宜曰悼,母曰悼後;故皇太子諡曰戾,史良娣曰戾夫人。”皆改葬焉。

漢宣帝的目的估計是想追封父親和爺爺為皇帝的,但是遭到大臣反對,認為他繼承的是漢昭帝的皇位,那麼他就是漢昭帝的兒子,不能祭祀自己的親生父親,此乃大義。

漢宣帝碰到了道德禮法的這堵牆,掃興而歸。

朝聞道,夕死可矣背後的政治背景


②給漢武帝立廟

碰了一鼻子灰的漢宣帝不久後又想到一招,給漢武帝立廟。

在漢朝,立廟,尊廟號是非常嚴肅莊嚴的事情。

西漢享國210年,歷經12帝,也只有4位皇帝有廟號,分別是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其中漢宣帝的廟號是東漢劉秀追加的。

由此可見廟號的神聖和莊嚴。

根據古代傳統,立廟是正統(嫡子嫡孫)的責任,主喪、主祭是嫡子才能行使的權利。

戾太子劉據是漢武帝的嫡長子,漢宣帝又是劉據唯一的孫子,所以漢宣帝完全有資格給漢武帝立廟。

通過給漢武帝立廟,漢宣帝標榜了自己漢武帝正統嫡系的身份,鞏固了自身皇位的合法性。

朝聞道,夕死可矣背後的政治背景


(二)為討伐匈奴做輿論準備

漢武帝晚年窮兵黷武,不斷征伐四方,使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漢昭帝時期主張休養生息,積蓄國力,使漢武帝后期的衰敗形勢得以逆轉。

在軍事行動上,漢朝對匈奴採取戰略防禦,很少主動出擊,漢朝的隱忍發育,使匈奴又開始肆無忌憚的橫行西域。

漢宣帝剛即位不久,西域的烏孫國來使請求漢朝發兵共同攻擊匈奴。

漢宣帝一方面也想給匈奴一個教訓,另一方面自己也需要一場勝仗來提升自己的威信。

給漢武帝立廟,讓全國人民祭祀漢武帝,也是一場對全國人民的思想動員運動,為即將發動的對匈大戰做好輿論準備。

果不其然,就在當年的秋季,漢宣帝發騎兵16萬,分五路討伐匈奴,這是兩漢400餘年間最大規模的對外騎兵出征,由此開始了漢宣帝招納降匈奴,設置西域都護府,將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版圖的偉業。

朝聞道,夕死可矣背後的政治背景


夏侯勝和黃霸雖然反對為漢武帝立廟,但是他倆仗義執言的勇氣為漢宣帝所欣賞,後來大赦就把他倆放出來繼續授予官職。

在獄中時,黃霸向夏侯勝請教《尚書》,夏侯勝認為自己犯了死罪,講這些還有什麼用?

黃霸此時說出一句千古流傳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

夏侯勝、黃霸既久系,霸欲從勝受《尚書》,勝辭以罪死。霸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勝賢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講論不怠。

願各位同北海一起問道求索,行知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