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在中国古代,从孔子提倡丧葬礼仪开始,人们便从起初的重视丧葬礼仪,转为了重视丰厚的陪葬。古人认为,死是生命的延续,是另一个世界的开端,所以死亡也并不是一个终止。正因为如此,一些豪门大户、王公贵族才会在去世的人的墓中,放入大量的随葬物品,好让其去世之后依然能享受如同生前一般的荣华富贵。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也正是因为古人的这种习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一座座古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就是我们了解古人的重要途径。古人讲究丧葬礼仪,越是位高权重者,其墓时修得越豪华,随葬物品越是珍贵。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古人希望自己能够羽化升仙,这就需要肉身不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玉石在中国古代被赋予灵性,人们将色泽丰润、玲珑剔透的上等美玉雕琢成小件,分别置于尸体的七窍之中,以求尸身长久不腐。不过,这显然是古人的一厢情愿的追求而已,现实情况当然是要让他们失望的。不仅最后没能够成为神仙,就连尸首也早已经腐烂,成为一堆白骨而已。但是也有着一些例外,比如马王堆出土的历经几千年,尸身尚未腐烂,肌肤看起来还吹弹可破的辛追夫人。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还有那于两千多年前制作,被挖掘时还残留在陶罐中的藕片汤等等。正常情况下,尸首历经千年,早已经化为白骨。而食物也不可能几千年还能够保存原样。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些谜底到今天也没有被揭晓。

惊人的发现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当专家打开一座古墓时,其中竟然还有一桌精心制作的饭菜。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在古人墓中,随葬物品非常常见。一般家庭可能比较简单,只是一些日用品,而王公贵子就复杂了,其中的东西多是奇珍异宝。而这座与河北发现的古墓,其中虽没有什么随葬物品,但却仍然让专家目瞪口呆。原来,这里竟然有着满墙精美的壁画。

这座古墓是在1993年,于河北张家口市发现的。这座古墓的主人,要追溯到辽代时期了。经过专家仔细研究,这座古墓的主人是那一时期一个姓张的家族。这是一个墓群,附近安葬的都是这个张氏家族的族人。这些古墓虽然距离今天年代久远,但是却被保存得相当好。最令人惊叹的还不是其宏大的规模,而是满墙精美的壁画。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在墙壁上的这些画,色泽鲜艳,保存完整。看上去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仿佛只是刚刚画好。上面的图案有人物,有各种生活场景。从画中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人们的日常活动,对于专家来说,这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有一间墓室,主人是张文藻和他的夫人。与其他古墓一样,他们的墓室中没有什么昂贵的随葬物品,也是满墙的壁画。但是,这里的设计却让人十分吃惊。原来,设计者似乎是给张文藻夫妇设计了一座微型宫殿,其中的环境就如同二人生前的生活环境一般,在门楼中间有一处木门,木门上还有锁。打开这个锁,推开门,人们就能看到两旁的壁画上,画着欢迎大家进入的佣人。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在古墓的前室,顶部的图案是莲花藻井,后室的顶部图案是圆形的天幕。看上去就如同浩瀚的星空一般,而且上面还绘有日月星辰、28星宿,十分讲究。有专家估计,这些壁画放在今天,价值超过十个亿。只是今天的匠人花得再逼真,也达不到数千年前匠心独运的水平。

墓室主人张文藻,虽然没有什么珍贵的随葬物品,但是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以为身份显赫的人。在当时,他的家庭应该是相当富裕的,否则,一般百姓的家庭哪里会请重金,请人在墓室中描绘这样的精美壁画呢。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契丹人张文藻,留给后人的惊喜还不止这些。有专家看完这个墓室后说,主人似乎早就知道了我们要来。

考古队打开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画价值连城,墓主人摆了一桌好菜

原来,在张文藻夫妇的棺木前面,是一张大桌子。在上面,摆满了碗筷、盘子中还有食物,瓶中还有美酒。还有葡萄、梨子等各种水果,只可惜这些水果早已经脱水干枯。倒是板栗还保存完好。墓中有一行字“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似乎是墓主人与后来人开的一个玩笑。难怪专家会说,主人早就知道了我们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