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现在很多学生做作业都做到凌晨?

我随便165


我们看问题,一定把眼界放得宽一点,不要自己把路走窄了。

对于“做作业到凌晨”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有疑问,但比提问题、发牢骚更重要的,是找到更深层原因,去理解本质,根据事情本质调整自己的做法,用更好的方式去培养孩子。

我就担心,题主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中、外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差异导致作业情况不一样。

欧美国家,整个国家的风气追究民主自由,尊重个体价值,小学教育也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气。小学老师一般不会固定站在讲台上,跟同学没有距离感,家庭作业的设置也很符合教育规律。

例如欧美国家小学生作业,一般有几个特点:

  • 开放性作业居多。很少有中国重复抄写和运算训练这些让家长诟病,孩子头疼的“体力”作业。

有的多是例如让学生写一写”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假如你是一名家庭主妇,丈夫是一名销售员,年薪 300 美元,家里有 4 个孩子,你会如何计划开销问题来渡过难关?“的开放式作业。

这是需要学生课堂上分组讨论,然后查找资料合作完成的。需要深度思考,基本没有抄袭的可能,这才是真正锻炼孩子合作和思考能力,还有密切联系实际的能力。

  • 生动有趣,吸引孩子而非强迫孩子写作业。

即使不是开放性作业,其他作业也会生动有趣,把作业做成比较有趣的游戏模式,学生被吸引着完成作业。

现在我们人教版的练习册差不多也在向这种趋势靠近。这是很好的。

  • 贴近生活,主用实际运用。

美国家庭作业一般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解决日常实际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家庭作业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上有作业分享自己孩子的作业,我摘一丢丢给大家看看:

1、数数家里有几扇窗户;
2、写下从30到50的数字;
3、用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画一幅画;
4、给别人读一本书,描绘插图的内容;
5、如果你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你打算去哪里?为什么?

1、一把葡萄干重还是一把麦片重呢?试试看。
2、写下5种居住在森林里的动物的名称;
3、跳过人行道的裂缝5次;
4、做一个三明治,把它切成两半,然后切成4块;
5、说出一年12个月份的名称。


这种作业方式,对孩子来说,既轻松,又有趣,还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不喜欢做。

其他亚洲国家跟中国就比较类似。所以,这是文化差异,和社会发达程度不一造成的。

国情和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别人已经用高科技制造航母,而我们在只能手工制造小木船时,还抱怨为什么我还要加班加点赶工劈木头,不能像别人一样幸福的操作按钮?

教育都是有一定目的的。

我们当然可以硬搬别人的教育模式,可是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现在家长都在吐槽作业多,学校老师如何如何,讨论高考没有有必要等等。他们只从切身利益关心作业的多少,没有考虑这种教育模式,这种作业安排确实给我们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如果不能像别人一样腾云驾雾,那就在地上老老实实的把基本功打好。而我们的作业模式,就是在帮助孩子把基本功打好。

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布置开放性作业?

因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都已经成熟,可以给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如果现在中小学都布置这样的作业,可能所有的家长都要挠头。因为只能靠家长给孩子帮忙。

现在中国也有不少的好学校,转变了教育方式,有很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有实力的,完全可以把孩子送过去,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怕没有实力哟.....

作业是小事,家长应该先搞清楚教育的目的。

  • 教育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本能,调动学生把书本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

我们孩子这一块的教育,基本得靠家长自己想想办法了,因为咱们的孩子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实践,学校教育基本没有办法满足,引导的也不太足够,不要强调过高的阅读能力,从“小”读起就可以了。

慢慢培养读和写的能力。

数学这一块还行,小学课本对人民币,时间,方位,空间思维也有培养,但是过于死板,家长在家可以慢慢从生活上引导。

例如,我家宝宝在幼儿园就可以熟练认识钟表和计算时间,因为我给孩子制定的玩耍,学习,休息规则里都需要看表,我都让他自己看,从看“长针”从几到几,慢慢到准确说出几点几分,潜移默化的培养他。

还有读书故事时,我会引导他做几件事:

  • 看每样商品多少钱;

  • 谁最贵,谁最便宜;

  • 按从贵到便宜排个顺序;

  • 买几斤红豆多少钱。

这都是一年级的课程,可是通过有趣的读故事,他已经能够在大班这个学段做的非常好了。

  • 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修炼基本功。

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担负起完成作业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耐性、遵循指示的能力,以及自己负全责等相关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进取、和独立自主等优秀的工作习惯的形成。
培养了学生发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现在我们学校布置的课堂作业,在家长合理引导下,学生完全有可能培养出我引用文字的加粗部分。

剩下的,只能靠家长引导。


最后,不管社会教育资源是如何的,引导孩子成才,是每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抱怨也好,理解也好,只要想让孩子成才,就必须把家庭教育做好。我记得在教师培训时,老师说了一句话:现在孩子们累,是社会现实决定的,我国是人口密集的国家,竞争激烈,只有让自己具备多元化的竞争力,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改变自身境遇。


你家孩子写不完的作业,总有孩子可以写完,你完不成的家庭教育,总有家长能够做到。


求稳老学霸


大家好,我是陈小牧,家里有两个熊孩子,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孩子做作业做到凌晨,在我们家这个现象并不常见,但是也会存在。存在这种现象有一下3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布置作业的时候,有时候是超越孩子的能力的。

比如学校需要孩子做手抄报,贺卡,创意手工等作业。这时候,在家长还需要上班,还需要做家务的情况下,只有吃完晚餐后,才有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做,而且做一个手抄报或者贺卡并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因为要考虑到手抄报、贺卡既好看又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孩子还能完成,所以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构思,然后引导孩子去做,所以这样作业怎么能不到凌晨呢?

2.孩子本身做作业拖拉。

其实做为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天赋一般的孩子,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有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小孩,孩子自律能力本身很差,这跟孩子自身身体发育情况有关,家长如果不适当去引导,任由孩子拖拉,只是一贯的打骂孩子,这种拖拉会更严重,其实孩子学习习惯养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方面,我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去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太焦虑了,把家长认为好的东西,都叫孩子去做到,殊不知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3.很多家长对孩子作业追求完美,造成孩子作业反复做,所以就拖到凌晨了。

这也是目前很多家长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家长是用最高的要求来要求孩子的,认为自己家孩子必须做到最好。孩子做完学业后,家长检查发现好多地方都做的不好,所以要求孩子改!改!改!孩子对这种打击型的行为本身就有抵触情绪,所以就一拖再拖,最后好不容易改完了,又被家长说不行,继续再改,最后孩子和家长相互生气,战火就燃烧起来了。

我个人建议哈!低年级作业,看孩子态度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质量,到了高年级再管理孩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这样有一个过渡可能会好一点。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陈小牧


的确是,我侄女今年读高二,每天基本上都是后半夜睡觉,原因有二:

1.放学比较晚,21:50才放学,到家22点以后了;

2.放学晚就算了,还会有作业。回家有时候吃点东西,洗漱洗澡之后,再写作业或者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这样下来,就基本上十一二点了,第二天五点起床上早自习...

我是亲眼看着初中那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变成了如今的书呆子,长期熬夜熬的,外貌跟她的实际年龄都不符合,唉,应试教育确实苦了孩子,但农村的孩子也只能奋力前行!


跳跳0糖0


凡事都要多几个维度的思考。

1.作业做到凌晨,是这个班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还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2.学生每天学习这么长时间,是努力完成任务,还是对学习已经产生了抗拒!

针对这两个问题可以思考改进的措施。不过我有两点需要提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高强度学习变成优等生,但只要努力,肯定会从知识点、思维层次,态度方面得到收获。

我本人初中开始就没有晚上1:00之前睡过早觉(88年的),以至于现在都是夜猫子,不过努力学习终归还是有回报的。



妙解1


我没关注着方面,不太清楚,只知道我外甥现在小学,他作业没有凌晨之前写完的,其实作业不是很多,就是孩子太磨叽了,太依赖家长了,只要一不看着就玩,必须的有人监督才写,也是写的慢腾腾的。

我问我姐别人孩子也这样吗,我姐说十个家长九个都这样,这让我也很纳闷啊。

寒假偶然一次机会,我看我外甥写作业,一张数学卷子纸,他硬生生做了四个多小时,把我吓坏了快,这作业不做到凌晨才怪呢。

回顾外甥做试卷时候,他基本每道题都会问,会做的也问,不会做的也问,并不是问问题本身,还有问题延伸出来的问题,这好奇心啊,基本这四个多小时都是在讨论和这张试卷无关的东西。

你说孩子问,我还不能不说,还怕容易打断积极性,我自己没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孩子都这样问东问西的,突然有的提问,让你也不知如何做答。

现在外甥写作业规定好时间,你给他一个小时他也能够写完,两个小时他也能踏着两小时写完,看来这不是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而是他们觉得反正早晚要做完,就慢慢边玩边做,学习习惯不好。可能也是怕早做完了,家长还得加另外的练习题吧。

具体咱也不知道,主要还得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更好,多和自己孩子沟通,达成协议,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三谈人生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压力很大的,下面就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中考的时候,我以我们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因为是重点高中,所以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优秀学生,每个人都很优秀。为了让自己不落后,我们学习都是比较自觉的,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会自己去买课外资料自己充实自己。竞争压力特别大,每次考试,一分之差排名就差了好几名。所以都是争分夺秒的学习。学习到凌晨那是家常便饭,因为每个人都努力,你自己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但是高中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过得特别充实。最后高考的时候也收获了很多。所以,我认为学习累一点没关系,努力了就会有回报的


旅游Happy1995


凡事都要多几个维度的思考。

1.作业做到凌晨,是这个班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还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2.学生每天学习这么长时间,是努力完成任务,还是对学习已经产生了抗拒!

针对这两个问题可以思考改进的措施。不过我有两点需要提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高强度学习变成优等生,但只要努力,肯定会从知识点、思维层次,态度方面得到收获。

我本人初中开始就没有晚上1:00之前睡过早觉(88年的),以至于现在都是夜猫子,不过努力学习终归还是有回报的。


小梁丫丫丫


一个问题会衍生很多答案。

一、把学生看做个体

可以把作业,学生,做作业比作一条关系链。

学生作为中介,被动的接受作业,主动的做作业。

所以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作业量多,二是效率低。

举个特殊例子,我小妹今年初三,昨晚学到凌晨一点,可是她今早八点多才起,这么一看,她的学习时间并不富余。

二、把学生看做职业

很多人为了达成职业目标,熬夜是常态。一直学习到凌晨的那种学生,也是一种职业的标杆。


安晚来了


这个让我联想起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从小学到初二这个阶段,还是无忧无虑的,初三那年,自己经常到凌晨才睡觉,这个睡觉习惯一直到步入社会后。反过头来看现在的学生,特别心疼他们老实讲。从没上学,幼儿时期,家长就已经开始交三字经,数数,认拼音,还有甚者,几岁就开始上各类兴趣班。。。等更大一些初中时期,白天上完课,晚饭后各种补习班,各种报名考试,补习班很多,作业就是很多,自然孩子自己的时间就很少,白天上课,就只能牺牲晚上睡觉时间。更多反应了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家长社会压力大,寄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起点高,所以才会有这些现象


星光灿烂的农家乐


这种情况我只有初三高三碰到过。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都是题海战术,只要不是所谓的天才,基本都是,在这两个年级的时候作业实在太多了,放学回家不到那个时候是完不成的,其余的年级的话作业要到凌晨的话就是做作业没效率,或者开始做的晚,或者周末两天的作业并到周日晚上做了,正常的应该都不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