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時肝功正常,4個月後肝癌晚期,為何病變如此快?

健康雨來


關於“體檢時肝功正常,4個月後肝癌晚期,為何病變如此快?”這個問題,不是病變進展真的有這麼快,而是肝臟體檢時其實已經有肝癌了,只是因為沒有相關肝臟的影像檢查,沒有發現而已。因為肝功能不是肝癌的篩查指標,它不能早期發現肝癌。

1、為什麼肝功能正常會得肝癌?

肝功能是反映肝細胞實質損害、肝細胞合成功能及膽紅素代謝等的指標。由於肝臟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只要有30%的正常肝臟能夠保持功能,病人肝功能檢查都可以表現為正常。並且肝功能正常與否與得原發性肝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它也不是肝癌的診斷標準。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人,得肝癌也就不奇怪了。

2、如何避免肝癌晚期?

避免肝癌晚期是關鍵措施是堅持肝癌的早期篩查。目前肝癌篩查首選的方法是甲胎蛋白(AFP)+肝臟B超檢查。

甲胎蛋白(AFP):至少半年篩查1次。升高則進行跟蹤檢查,每半個月至一個月1次。

肝臟B超:與AFP聯合使用,每半年篩查1次。若AFP持續升高,高度懷疑有肝癌可能者,可以縮短為3個月複查1次。發現肝臟有腫塊,應及時行CT、磁共振等檢查,必要時行肝穿刺活檢,以進一步確診。

3、以下肝癌高危因素人群要進行肝癌的早期篩查

(1)、對以下高危人群40歲以上進行篩查:

肝硬化患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糧食受到黃麴黴毒素汙染嚴重的地區的人群

飲用汙染水地區的人

有家族性肝癌病史的人

長期喜愛吃魚生,尤其是淡生魚生的人

經常亞硝胺類、有機氯農藥等致肝癌物質的職業人群

長期大量飲酒的人

(2)、乙型病毒性肝炎與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5歲以上的開始進行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