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走在春天裡

昨日,南京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出院。

紫金山下,玄武湖畔,長江兩岸,到處是出遊的人們。即便戴著口罩,也擋不住人們對春天的親近。

南京,走在春天裡

整座城沐浴在春光中。

800多萬常住人口,300多萬流動人口,一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安穩“度”過。多篇微信爆款文章,無數人表達,“南京真好,就留在南京。”過去的40多天,不過是數千年城市史中滄海一粟,卻極可能成為史書上極為重要的一筆。

整座城的居民固守家中,足不出戶。無數白衣天使、數以萬計的基層一線人員、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傾巢而出,堅守風險最前沿。那些在輿論場中總是選擇緘默的各級公職人員,挑燈夜戰,神經繃緊,全力以赴,成為值得信託的城市脊樑。

這是人類首次遭遇這樣一種新的病毒,絕大多數人從未這樣密集體驗如此高強度的情緒變化。段子和淚水齊飛,感動和悲慟同在。那個表面佈滿了突起物的新病毒侵入了人類的身體,也照見了人類社會的世相百態。那些如病毒一樣存在於社會機體的暗瘡隱疾,那些平常不易察覺不常遇見的美好,得到一次集中釋放。所幸,後者遠遠勝於前者。

這不會只是一場經歷,這將是一場改變。舉國應戰,逝去數千生命,我們有理由期待開啟一場深刻而持久的變化。

為官從政,初心至上。何為初心?這個問號當重重捶響在所有從政者心房。今天我們似乎還可以是局外人,在旁觀在議論,明天我們就可能是局中人,成為事件的主角,關注的焦點。當褪去各種繁縟掩飾,我們又會有何種面目示人?

未來會遭遇什麼,難以確定。可以確定的是,當下的每一天都是練兵場。大事來臨,能否抓住要害力挽狂瀾,就在尋常每一天,對待每件日常事務,是否高效務實接地氣。職務越高,責任越大,關注越多。嚴陣以待,當從端上公家飯碗那天開始。

經此一“疫”,個人與城市前所未有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城市決策運行,有些缺失亟需補足強化,那些被忽視的價值有待重新審視,頑固的障礙勢必要強力破除。我們渴望擔當魄力,也渴望數據指導下的理性。非常時期的城市功能,不再是可有可無,留待日後慢慢完成,而已上升到以時不我待之勢進入議事日程。

無數次,我們把眼淚灑向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崗位再平凡,事情再平常,只要忠於職守,與人為善,就不啻於疫情陰霾下的萬丈光芒。

當城市停擺,人們開始感受到那些習以為常是那樣珍貴。

我們期待城市永遠安全,人心總是篤定。

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

春天裡,熟悉的城市就要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