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錯金銀,剩下這些字都得查字典,古代武具文物中常見裝飾工藝


武具文物大體可分為馬具與武器兩類,我們結合實物就裝飾工藝和加工工藝大致說說工藝名稱和特點。

一.裝飾工藝:錯金銀:幾乎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銀裝飾工藝,足有數千年的歷史。從青銅器時期開始,類似的裝飾工藝便出現武具上,可以說是武具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裝飾工藝之一。其製作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第三步是鑲嵌。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


錯金銀適合早期高級別精細圖案武具及後期鋄金銀器物上的細小精細文字圖案。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不斷有素器被後加金銀錯,那麼如何該分辨真偽?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下下功夫,多觀摩館藏實物。最起碼也要多看高清圖片,我相信存上一兩萬張圖片而後做分類,再上眼過千開門(古玩術語 開門見山,一望而知)器物,如有機會能上手一些真、精、稀、新古代武具,還有什麼作偽能瞞過你這雙火眼金睛呢?圖為國博藏戰國青銅質地的錯金銀轅首飾和漢海昏侯墓當盧:


鋄金銀:“鋄”是在鐵器表面用刻刀刻出細密的網格,再將極細的金銀絲用鐵筆壓入網格內形成圖案。鋄金銀的目的是防鏽,兼有裝飾作用。鋄金銀的器物多用於武器和馬具,最早的鋄金銀實物是唐宋代之際出現的。在明清製作的精緻鐵鋄金裝飾武具通常是皇室使用的器物。圖為私人藏品元代馬鐙,左側是放大圖可以看到細密網狀的底紋:


包金銀:金銀片箔完整的包裹、覆蓋在器物上。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為鐵胎包金銀,另一種為木胎包金銀。圖左為大都會博物館鐵胎包金獸吞,右為國博藏遼代木胎包銀鞍飾:


鎏金/鍍金:在近代電鍍金出現前,文獻中的鎏金和鍍金指的是同一種工藝,其工藝流程都是將金與水銀相容,形成金汞劑。再將金汞劑均勻的塗抹到物體表面,然後加熱,讓水銀蒸發,讓金附著在物體表面。在近代使用電鍍後鍍金和鎏金才有了區別。在材質上鎏金通常會附著在銅或包裹的銀皮上,而很少直接鎏在鐵器上,因為直接鎏在鐵器上的黃金很容易磨損脫落。

左圖為遼博藏西晉木胎包銅皮鎏金馬鐙 右為私人藏清代銅鎏金雙龍馬鐙:


二 加工工藝:錘揲(yè):是人類歷史上悠久的金銀加工工藝,主要作用於金、銀、銅這三種延展性較好的金屬。圖為內蒙省博藏元代銅質錘揲木胎鎏金鞍:


雕鏨:雕鏨工藝與錘揲工藝非常接近,但工具、加工方向和材料損失量都不同。武具中雕鏨質地有銅雕(先鑄後雕)和鐵雕兩種,雕塑方法有浮雕和圓雕兩種。圖為北京警察博物館曾展出的清代銅鎏金浮雕夔龍紋高等級職官佩刀:


圖為美國大都會藏鏤空雕鏨鐵鋄金銀馬鐙:


圖為美國大都會館藏清代鐵鋄金鑲嵌寶石貝勒刀,值得注意的此刀使用日製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