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错金银,剩下这些字都得查字典,古代武具文物中常见装饰工艺


武具文物大体可分为马具与武器两类,我们结合实物就装饰工艺和加工工艺大致说说工艺名称和特点。

一.装饰工艺:错金银:几乎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银装饰工艺,足有数千年的历史。从青铜器时期开始,类似的装饰工艺便出现武具上,可以说是武具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装饰工艺之一。其制作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作母范预刻凹槽,以便器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银。第二步是錾槽。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笔绘成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第三步是镶嵌。第四步是磨错。金丝或金片镶嵌完毕,铜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须用错石磨错,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错金银适合早期高级别精细图案武具及后期鋄金银器物上的细小精细文字图案。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不断有素器被后加金银错,那么如何该分辨真伪?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下下功夫,多观摩馆藏实物。最起码也要多看高清图片,我相信存上一两万张图片而后做分类,再上眼过千开门(古玩术语 开门见山,一望而知)器物,如有机会能上手一些真、精、稀、新古代武具,还有什么作伪能瞒过你这双火眼金睛呢?图为国博藏战国青铜质地的错金银辕首饰和汉海昏侯墓当卢:


鋄金银:“鋄”是在铁器表面用刻刀刻出细密的网格,再将极细的金银丝用铁笔压入网格内形成图案。鋄金银的目的是防锈,兼有装饰作用。鋄金银的器物多用于武器和马具,最早的鋄金银实物是唐宋代之际出现的。在明清制作的精致铁鋄金装饰武具通常是皇室使用的器物。图为私人藏品元代马镫,左侧是放大图可以看到细密网状的底纹:


包金银:金银片箔完整的包裹、覆盖在器物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铁胎包金银,另一种为木胎包金银。图左为大都会博物馆铁胎包金兽吞,右为国博藏辽代木胎包银鞍饰:


鎏金/镀金:在近代电镀金出现前,文献中的鎏金和镀金指的是同一种工艺,其工艺流程都是将金与水银相容,形成金汞剂。再将金汞剂均匀的涂抹到物体表面,然后加热,让水银蒸发,让金附着在物体表面。在近代使用电镀后镀金和鎏金才有了区别。在材质上鎏金通常会附着在铜或包裹的银皮上,而很少直接鎏在铁器上,因为直接鎏在铁器上的黄金很容易磨损脱落。

左图为辽博藏西晋木胎包铜皮鎏金马镫 右为私人藏清代铜鎏金双龙马镫:


二 加工工艺:锤揲(yè):是人类历史上悠久的金银加工工艺,主要作用于金、银、铜这三种延展性较好的金属。图为内蒙省博藏元代铜质锤揲木胎鎏金鞍:


雕錾:雕錾工艺与锤揲工艺非常接近,但工具、加工方向和材料损失量都不同。武具中雕錾质地有铜雕(先铸后雕)和铁雕两种,雕塑方法有浮雕和圆雕两种。图为北京警察博物馆曾展出的清代铜鎏金浮雕夔龙纹高等级职官佩刀:


图为美国大都会藏镂空雕錾铁鋄金银马镫:


图为美国大都会馆藏清代铁鋄金镶嵌宝石贝勒刀,值得注意的此刀使用日制刀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