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收入吗?

长江三农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任何关于三农、农村和农村生活趣事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多多交流。

粮价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收入。

我觉得粮食涨价,最受益的还是农民啊,现在一亩地的纯收入也就在1000元左右,现在的粮食价格是1.2元左右一斤,如果能涨钱肯定是给农民带来收入的啊。

虽然粮食价格增长,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消费,有可能肥料钱涨钱,也有可能农药涨钱,或者种子涨钱,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如粮食涨价的效果更好,现在也有很多农民都选择吧地包出去了,不选择则种地了,这就是每年粮食价格走低的原因,种地一直看不到希望。

不如抛弃土地出去打工呢,打工最起码一年也能赚3万块钱,这如果是在家种地,就很难了,起码要种10亩地以上。

粮价上涨,也会带来每天吃饭的主食上涨,但是我觉得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所以我认为粮价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收入!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这一问题的回答,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哦~


农村大三妹


提高粮食价格肯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为地提高粮价是不可能的,它会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从万里之外的美国进口粮食,除去运费及有关费用,还比国内粮食便宜,是什么原因呢,是美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要真正的可行的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光喊口号,提高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因为这条路走不通。应从以下几个面来增加农民收入。

1.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土地承包到户,分散耕种实际是一种社会退步的表现,它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国家提倡粮食大户承包,规模种植,实行起来,困难重重,耕地分散在各个农户手中,国家的政策是要充分保护农民的自主权,是否愿意流转耕地,决定权在于各农户,思想很难统一,尽管国家对大户实行优惠的奖励政策,但大户难以坚持下去。不改变现在这种土地承包到户制度,而讲粮食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终究是一句空话,即使政府强力推进,也不会长久。

2.走多种经营道路,如果各农户单纯地种植几亩水稻,能致富吗?不但不能致富,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所以各个地区、各个农户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种植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一家人守着几亩地,无论如何也致不了富,只有到城市去打工,参加城市建设,获得劳动报酬,使农民富起来。


夕阳红155908541


粮贱伤农,粮贵可富农吗,这得从两方面来说,如果总体物价平稳,特别是农资商品,比如化肥、农药、种子、水费等价格平稳或略有下降,那么,提高粮价,也就是粮食涨价,可提高农民收入。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策保证,钱不能赚到中间人手中,也不能造成有价无市的局面。

如果粮食价格涨了,但社会物价全面上涨,那是通货膨胀,不但农民收入不会得到增加,反而实际收入反而减少了。即便是社会物价不会全面上涨,粮食价格涨了,同时农资商品价格也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也不会得到提高。

那么,粮食丰收是否能增加农民收入呢,这就涉及到了粮贱伤农的问题。曾看过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就是,稻子丰收了,人们驾船载粮到市场上卖粮,但粮行挂出的牌子是,稻谷价格又下跌了。因而粮食丰收也不一定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只有在粮食价格平稳的情况下,粮食丰收了,才能提高农民收入。

那么农民为什么千百年来的梦想就是五谷丰登呢,这是因为过去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打下的粮食,主要是用于自已吃的,五谷丰登意味着饿不着肚子了。市场化的今天,粮食丰收并不意味着农民收入增加。

同样,提高粮食价格,也就是粮食涨价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农民收入增加。只有社会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形下,提高粮食价格才能提高农民收入。



春日之虎


粮价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收入吗?



粮食是各国强国之基,立国之本,这说明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比如说粮食价格下降影响到农民种粮的收入,也就是农民没有种地的收。入,就会减少种粮食的面积,影响到社会粮食的供给;如果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将会影响到上层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到上层统治阶级因为生存的保障。所以任何国家,一旦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将会进行宏观调控,或者是储存粮食,或者是开仓放粮。



从国家的利益方面来讲,粮食绝对不会出现价格大幅度波动,毕竟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像经济学专家说的会引起蝴蝶效应,也就是各个行业的价格都会出现上涨,尤其是工业行业的产品上涨的幅度更大,更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毕竟农民的收入特别低,对于工业产品消费不起。

所以,从整个社会物品价格的上涨来说,工业产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厂家决定的;对于农民生产的粮食的价格来说,农民没有话语权,是由商贩或者是加工企业决定的,当然也与国家的政策有关系,引导的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还有能出量的储备量多少,也影响到粮食的价格。



总之,粮食的价格上涨对绝大多数的农民,不影响到收入,毕竟现在农民平均人均一亩三分地种粮食的收入,一亩土地一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这必须前提条件是风调雨顺,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会出现颗粒无收,亏得血本无归。或者说粮食价格上涨,但幅度不会太大,毕竟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保障。因此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所以对于农民的收入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能改善农民的生存状况,当然不能改变农民的收入。除非是种植大户,或者是涉农企业,大面积种植土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或者是特殊农业种植模式。


宗元三农堂


个人拙见,对农民来说,如果粮食能上涨,那绝对是福音,可以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农民种田收益,激发他们能够种好田、多种田的积极性,杜绝和减少农业的耕地的抛荒,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和增收。

然而,事实的真像并不是如此,由于连续多年的粮食增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上市场粮食供给充足,同时,库存粮食积压过多,粮食转化速度慢,去库存难,为去库存,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国家也调控了粮食的最低保护收购价政策,对农民对农业的增收当然不利,不过,也由于农业的倾斜种植补贴政策,收益降低才不会很多。

其实,农村人真正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并不在农业,毕竟农村人每个家庭也就那么几亩地,想靠纯农业的种植发家致富根本不可能,试想一想,每年就是粮食上涨每斤几分钱,靠纯种田依然摆脱不了贫困,农村人依然还要靠其他门路来挣更多的钱来维持家庭生活及未来需要用大笔的收入买房、买车和提高生活质量等。

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农业的规模化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超势,规模现代化的农业可以节约人力并能降低农业成本,而近两、三年来的粮食的最低保护价的下调给农民给增收只不过是农业上的减收,而恰恰是对种田大户经济收入有影怕,因此,以我愚见,国家应实施优先对农业合作社、流转承包大户的扶持政策,增加他们的收入,才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三农,三农才会更有大的希望和出路。





老农话三农


粮价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收入吗?

对于咱们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一直是咱们最关心的一件事。每到卖粮的时候,农民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在醒来的时候听到粮食涨价的消息

那么粮食价格上涨,真的能改善农民的收入吗?

粮食价格提高,对于农民来说,是好事,但又不是好事。

说是好事是因为,如果粮食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并且不会影响国民的生活水平的话,那提高粮食的价格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也恰好能说明一点:就算粮食价格提高,也不能提高多少。

因为一旦粮食价格大幅上升,首先来说,会激发人们种地的欲望,那也就是说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土里流转出去了,更愿意自己种地挣钱,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继续朝着小农经济而不是朝着农业规模化发展,这不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

再者来说,粮食价格提高会直接形成一个蝴蝶效应,影响多个产业价格的提高,而且其价格提高的幅度远远不是粮食价格提高的幅度所能比的,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不想看到的结果

最后一点,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战略问题,国家会尽最大的能力保障所有人生存的基础,所以对于粮食的价格自然会进行宏观调控,不会任其大幅波动。

不过虽然说粮食不能大幅上涨,但在可控的范围涨价的话,对农民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骏景——殷


骏景农业


粮价上涨,真的会改善农民收入吗?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你肯定不了解农民,如来我说粮价下跌可以改善农民收入,你是不是认为很正确?

粮价对于农民来说是什么?粮价就是决定农民收入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等产出的基础上,粮价高就收入高,粮价低就收入低。这也和工人一样,工人生产的产品价格下跌了,厂里效益不好,老板要给工人降工资,工人不顾意降,你能提出工资上涨,真的会改善工人收入吗?

有人以为,粮食收入在农民的总收人上所占比例很少,可以忽略不计,这只是一种情况。还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家中有病人,或有年老父母,或者是打工没人用)不能打工,粮食收入就是他的全部收入,也可以说是主要收入,粮价下跌几毛钱,他的主要收入就没有了,怎么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认为,粮价大幅度上涨,必然加重人民生活负担,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粮价上涨会让他们更加贫困。可是粮价并不会也不能大幅度上涨,一般都在几毛钱之内波动。如果一斤粮食涨了0.4元,低收入人群按每人每天消费2斤粮食计算,一天不过增加了0.8元,0.8元就可以让低入人群更加贫困,这也太危言耸听了吧?

让农村贫困人口富起来,想他们所想,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是政府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认真了解农民,了解农村。深入了解了农村农民,再发议论才比较好。


华月一牛


就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实践情理上来看,应该是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记得没承包到户,当干之前,这个年份,水稻公粮收购价格壹角三分, 调控涨了几分钱,农民就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茅草房很快就翻盖成了砖瓦房。

但这个好景不长,集体经济解散土地承包了个人,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化为市场经济,农民的这一点儿实惠,那就是再也看不到无影无踪了。虽然粮食的价格还在陆续向上长,但是社会上的其他产品都在猛涨。远远的把粮食价格抛在后面。农民落魄失望了。

就现在这个市场经济形式,国家没有政策调控,就是把粮食涨价了,其他的社会各类产品物质,更是要红了眼的翻倍猛涨。老农民更没有实惠。就目前看,农民的粮食不仅不涨,反而下跌。公务员企事业工人,工资在涨,退休金在涨。非农业的物质还在涨。农民就那么一点点土地,想种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上天还难,就别想了。紧紧跟上市场经济这个大潮,奋力打拼吧。路是人走出来的,看准方向,把握机遇,走出困境,定会闯出一条人间的光明大道。


用户2999791643679崔


单凭粮食涨价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是不可能。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1、就得有一个合理的社会配制和社会分配。2、要想法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不明确。老实因循守旧,走不出传统的生产模式,因而使土地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造成土地浪费,效益低。3、政府要重抓农业。虽说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扶持三农的政策,但那只是敷衍了事,没抓住根本,只是做了一些杯水车薪的小扶侍,根本改变不了农业的面貌,摆脱不了农民的贫困,也提高不了农民的收入。

咱再回来说,用提高粮价来涨农民的收入那不是掩耳盗铃吗?粮食涨价了,其它物价又是猛涨,工薪人员的工资也是猛提,这样更使农民生活艰难,不但没有提高收入而且更拉大了贫富差距。说一千,道一万,社会得公平。


心如海213


粮价上涨当然能改善农民的收入,这是无需怀疑的,但是,就目前来看不止中国,世界各国也没有完全靠提高粮价实现农民增收的。

农业与其他产业比起来有天然的劣势,换句话说,农业的温饱才是其他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在其他行业还处在发展壮大期的时候,农业已经是超越自给自足,或者说只有农业产能过剩才催生了其他产业,其他产业一定是农业至少是自己状态下发展的,而大多数是处在过剩状态其他产业才发展更好。

国家有一种职能就是社会财富再分配,,很多国家,包括美日德都是工业反补农业,相互促进才是良性发展模式,一味吃定农业的发展模式无异自掘坟墓。

农业并不只是农民的农业,而是整个国家的农业,你们可以抛下农业,农民有一万种方法让你们后悔,如果不是国家有行政和法律干预,谁哭还不一定呢,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只给义务不谈权益,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