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癌症?這些癌症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


20世紀60年代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國家、地區人口之間的癌症發病率有很大差別,而從低風險國家移民至高風險國家的人群,其癌症發病率可能會上升到與當地同一水平或者更高。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可能暗示了不同的飲食對癌症發病率的影響。


在一些後續開展的研究中,也進一步表明了許多類型的癌症和飲食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比如肉類攝入量高的國家,結直腸癌發病率也高。通過控制飲食可以改變一些癌症的發病率;限制能量攝入,可以從總體上減少癌症的發生。


吃出癌症?這些癌症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


肺癌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大量吸菸會使肺癌風險增加約40倍。有研究表明,在吸菸人群中,水果和蔬菜攝入量較高的人,患肺癌的風險略低,但在從不吸菸的人群中,並沒有發現這種聯繫。此外,攝入維生素A補充劑,有可能增加吸菸者患肺癌的風險。


乳腺癌

乳腺癌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見的癌症。肥胖可能增加絕經後婦女的乳腺癌風險。有研究表明,蔬菜攝入量的增加與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風險降低存在關聯,而膳食纖維攝入量的增加與乳腺癌總體風險下降有關;在亞洲人群中,較高的異黃酮(主要來自大豆)攝入量與較低的乳腺癌風險之間,存在關聯。至於上述幾種聯繫是否是因果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吃出癌症?這些癌症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飲酒、吸菸、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結直腸癌風險。隨著肉類攝入量的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也會增加。2015年,IARC將加工肉類列為1類致癌物。以每天食用量140g計,每增加50g加工肉類,患結直腸風險增加17%;每增加100g紅肉,結直腸風險增加18%。


增加牛奶和鈣的攝入量,與結腸直腸癌風險的適度降低有關,這可能是因為,鈣在腸腔內與次級膽汁酸和血紅蛋白形成的複合物,可以降低結直腸風險。多吃各種水果、蔬菜和粗糧,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抗氧化劑,可在預防結直腸癌中起作用。


胃癌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在東亞地區發病率最高。大量食用高鹽或煙燻食物,會增加患胃癌風險。可能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變成亞硝胺所致,此外,高鹽食物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可能性,引發胃癌。



減少吃鹽醃製食品和煙燻食物攝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血液中較高的維生素C含量,可能會降低患胃癌的風險;補充維生素A、硒和維生素E可降低胃癌死亡率;日本的一項研究還表明,隨著綠茶飲用量的增加,女性(其中大多數是不吸菸者)患胃癌的風險也出現了下降。


吃出癌症?這些癌症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


食道癌

食道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中國河南省林州市屬於食道癌高發地區。食道癌主要有兩種類型,鱗狀細胞癌和腺癌,其中鱗狀細胞癌是全世界較為普遍的食道癌。肥胖是腺癌的危險因素,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肥胖人群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飲酒會增加患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吸菸會增加患兩種類型食道癌的風險,但對鱗狀細胞癌的影響更大;飲用65°C以上的熱飲,也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戒菸,適度飲酒(如果飲酒),最好是不飲酒,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預防食道癌。


肝癌

飲酒是肝癌的主要飲食相關危險因素。飲酒可導致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引發肝癌。超重和肥胖也是肝癌的危險因素。


被IARC列為1類致癌物的黃麴黴毒素,也會增加肝癌風險。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等某些菌株產生的有毒物質,當農作物在炎熱或潮溼的條件下儲存時,有可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並存在於由這些農作物製作的食品中。


適度飲酒、最好是不飲酒,減少肝硬化風險,接種乙肝疫苗,安全性行為,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針頭或其他受感染的設備、可能帶有血跡的個人物品,可降低肝癌風險。


吃出癌症?這些癌症與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


鼻咽癌

鼻咽癌雖不屬於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但其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域分佈特徵,中國廣東省、北非和東南亞地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食用含鹽的醃製食品與鼻咽癌的發生有關,因為這些食品中含有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會變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中國式鹹魚列為1類致癌物。


此外,鼻咽癌的發生還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有關。EBV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皰疹病毒,可引起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如淋巴瘤和胃癌。


減少或避免食用含鹽的醃製食品,多吃水果、蔬菜,補充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C和葉酸,與鼻咽癌風險的下降有關。


飲食,作為可改變的致癌危險因素,均衡營養,膳食多樣,不飲酒,多吃水果和蔬菜,將對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1] Timothy J Key, et al.,(2020). Diet, nutrition, and cancer risk: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is the way forward?. BMJ, DOI:https://doi.org/10.1136/bmj.m511.
[2] Esophageal cancer. Retrieved Mar 6 ,2020,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esophageal-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6084
[3] Stomach cancer. Retrieved Mar 6 ,2020,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2438
[4] Eat Healthy. Retrieved Mar 6 ,2020,from https://www.cancer.org/healthy/eat-healthy-get-active/eat-healthy.html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