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許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小區門口的王師傅包子鋪是十年老店了,店主王師傅也是一個熱心腸,小區有很多人都是吃著王師傅的包子長大的,而王師傅家的包子也確實的好吃,皮薄肉足的十足的有分量。所以小區的左鄰右舍都把去王師傅包子店吃早餐當成了一個習慣。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這天包子鋪還是像往常一樣忙碌,直到臨近上學前的8點開始,包子鋪才開始稍微有點空閒,這個時候來了一對母子,要了一碗粥和兩個包子,媽媽光喝粥,兒子吃包子。本來是很正常 的事情,但是孩子有些閒不住,吃包子的時候嘴巴還要說話,而媽媽也沒有讓孩子不說話,還隨意的應著孩子。起先王師傅覺得人家的事情還是少管為妙,直到看到孩子把包子的餡吃掉之後把包子皮給媽媽吃,而媽媽一點教育的意思都沒有的時候,實在是忍不住了。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他走到這對母子身邊去對母親說:"您的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您不能讓他這樣對您,您這是在溺愛他"。但是孩子的母親並沒有聽王師傅的話,而是顯示出了對王師傅的不理解,隨後連包子都沒有吃完就帶著孩子走掉了,王師傅看著那個沒有吃完的包子,感嘆著這個包子就像一個"毒包子",不知要還要毀掉多少孩子。

溺愛是長久以來很多家庭中都會出現的問題,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未來會有著很多缺點。

而其中,最明顯的就有兩點。

1、 自私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父母在溺愛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並且會讓孩子認為他想要什麼就一定要得到什麼。而且還是無視別人的付出,父母家人老師朋友對他的好,他都會認為是應該的。但凡有人沒有按照他的意思來付出,就是認為別人是在害人,不是真心為他好。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不光是自私,人格上也會很容易扭曲,在交友和做人上面都會有很大的情感缺陷。

2、 脆弱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被父母家人溺愛的孩子,沒有機會去經歷大風大浪,就連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都有人幫他來處理,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不光沒有獨立自足的能力,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當中連防禦的心理措施都沒有。遇到困難之後第一時間是退縮或者是讓被人來幫助,並且不願意去承擔後果,也不會從困難中學到經驗。把逃避當成了自己面對挫折的第一反應。

這樣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因為有父母的幫助會過得一帆風順,等到大了之後將很難成大器。

那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有哪些原則呢?

1、不要過分保護孩子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去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但是不能完全包攬,讓孩子在一旁直接享受成功。要在幫助孩子度過困難之後,分析原因,總結過程,這麼孩子才能在困難中收穫經驗,下一次中就能去自己去面對了。

2、不要過分偏袒孩子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孩子在遇到紛爭的時候,過分溺愛孩子的家庭,會直接偏袒孩子,讓孩子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用跟別人講道理,自己想怎麼樣都可以。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所以在生活中如果孩子遇到了紛爭,首先要了解緣由,如果確實是自己的孩子沒有道理,不能過分的偏袒孩子,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 不要輕易滿足孩子

這顆“毒包子”已經毀掉了很多孩子,父母需警惕,別讓愛變成砒霜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努力奮鬥都是為了孩子,對孩子的一切要求都輕易地滿足。而當家長把這種想法給孩子了之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得到父母的付出都是應該的,那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付出也是理所當然,而自己是不需要給別人付出的。所以在對孩子好的同時,要適當地拒絕孩子,讓孩子知道付出有時候是需要回報的。

養育孩子,當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這些好,有時候可能會變成孩子的"毒藥"。作為父母除了要學會給孩子好,還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才是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