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督教起源的爭論

公元1世紀到2世紀間基督教形成於羅馬帝國的東部地區。長期以來,教會宣稱,基督教是由上帝耶和華的獨生子、“救世主”耶穌在巴勒斯坦地區親手創立的:耶穌的母親是瑪利亞,許配給了約瑟,但尚未成婚便聖靈感動而懷孕生下了耶穌。耶穌十三歲時開始傳教,宣傳天國的“福音”(好消息),因此被巴勒斯坦猶太教祭司和羅馬總督判處死刑,釘死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的十字架上;不久復活“昇天”,他留下的教會便是基督教。基督教究竟是怎樣產生的?耶穌是否確有其人?成為國內外基督教史專家探討的歷史懸案。


關於基督教起源的爭論

一種觀點是耶穌是凡人,基督教是從其信徒中發展起來的

耶穌其人在歷史上是確實存在的,他是當年猶太社會的群眾首領,基督教是在他的信徒中發展起來的。持此見解的學者說,凡人耶穌的家在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一個市鎮—拿撒勒。父親是木匠約瑟,母親是瑪利亞。當時,巴勒斯坦是羅馬奴隸制帝國的一個行省,猶太人在死亡線上掙扎,不少群眾揭竿而起。耶穌因為憎恨羅馬帝國的統治而開始傳教,結果以“叛逆罪”被捕,並被處以“釘十字架”的極刑。耶穌在世時,很難說他和信徒已經形成了一個組織,其信徒人員不固定,神學理論亦欠明確具體,最多不過是猶太教的一個革新派別;確切地說,他們是一個以耶穌為核心的群眾團體。基督教是在耶穌死後,猶太人民長期銘記著他,從而在耶穌的信徒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於是,耶穌被奉為“救世主”-基督,是上帝耶和華(猶太教信奉的上帝)的兒子。至於基督教是怎樣從它的原始形式逐漸發展、壯大,這是一個很長、很複雜的歷程。


關於基督教起源的爭論

另一種觀點是耶穌並無其人,耶穌創立基督教說不能成立

耶穌是個子虛烏有的傳說中人物,基督教是羅馬奴隸社會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產物。有的認為,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三四百年間,猶太下層居民中間曾流行一種篤信“救世主”的秘密教派,同時在分佈於小亞細亞各地的猶太人移民中,也出現許多宗教狂熱的“先知”,宣揚關於“救世主”的信念,基督教大致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從這些秘密的教派中形成的。


關於基督教起源的爭論

有人還指出,多年來的科學研究成果證明,《聖經》中關於耶穌的傳說純屬虛構。主要理由是:基督教產生時代的各種著作很少提到基督教,更沒有明確記載耶穌本人的生平事蹟,甚至連耶穌的名字都未提及;教會說耶穌是被羅馬派駐的總督判處死刑的,但在1世紀羅馬政府的檔案中根本找不到關於耶穌的材料記載:《聖經》中說耶穌生長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並在那裡傳教,但一世紀的猶太曆史學家的著作中對耶穌卻一無所知。其實,基督教是當時猶太民族爭取獨立解放高潮中派生出來的一個猶太教新宗派,猶太教的聖經被基督教承繼下來而成為基督教聖經中的《舊約全書》,基督教的“救世主”觀念也是以猶太教的“彌賽亞”觀念發展而來的。公元前最後幾個世紀,猶太民族處於危亡時期,猶太人中盛傳:上帝將重新派遣一位“彌賽亞”到世上拯救猶太。羅馬帝國時期,走投無路的群眾便從猶太教思想中找到了他們的救星。“耶穌”,是猶太人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它是“納書亞”一詞的希臘文音譯,希伯來文(即古猶太文)原意為“雅赫維(耶和華)拯救”;“基督”,則是希伯來文中“彌賽亞”(救主)一詞的希臘語音譯。至於每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更是基督教產生以後幾個世紀才由教會逐步確立的,那是基督教成為羅馬國的國教後,教會才把羅馬帝國原來信奉的太陽神(米特拉神)的生日移植到耶穌身上的。僅此一點,就可證明基督教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