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醫不能只是啃老

不管任何時代,醫學總是值得所有人敬佩的一門學問,但值得敬佩不代表可以無限吹捧,想把這門學問發揚光大需要切實的去研究去不斷的驗證,無腦吹捧對中醫沒有任何幫助,只會給某些騙子提供騙人的助力!

不管是科學還是神學,不管是哲學還是巫術,總是需要不斷的進步,做到青出於藍勝於藍才對。

西醫從放血療法到砍斷肢體再到現在全世界都承認,發展歷程是不斷進步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進步的,所以才有了麻醉學、臨床醫學、藥劑學、藥理學、護理學等等等等不同的專業方向,這些專業還能反過來驗證西醫理論的正確性,進而用這套理論指導醫學專業的人去探索新的東西,去不斷的認識這個世界!

而中醫呢?2000多年前秦漢時期《黃帝內經》成書,1800多年前東漢張仲景編寫了《傷寒論》《金匱要略》,唐代孫思邈又編著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1578年明代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1642年明代吳有性著《瘟疫論》,歷朝歷代都有不計其數的中醫學者編撰修訂增補校訂古人著作,並利用中醫理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就連我們看不起的大清都有《湯頭歌訣》《驗方新編》,然而現代有什麼中醫學著作嗎?有人去修訂增補古代書籍嗎?並沒有,都是想著用古方治今病,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啃老!

其實也可以理解,中醫學的理論上有很大的問題,脫胎於哲學,混入了很多非醫學方面的謬論和詭辯,平時用於和別人辯論是可行的,因為怎麼說都可以,但疾病和現實不吃這一套,就比如非典,有的認為是溼邪,有的認為是溼寒,有的認為是溫熱,自己內部對這種疾病都沒有統一的認知,怎麼可能談的上對錯!怎麼談的上發展!

我們都是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明白理論是嚴謹的嚴密的,根據理論研究出的東西能反過來驗證理論才行!

還有人說中醫是經驗醫學,越老醫術越高,就算真的是這樣,一箇中醫成名的道路上,得耽誤多少個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