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大军事家,你觉得是哪十个?为什么?

Wuli彬彬32


题主说是古代,咋们就只谈古代,不像其他问答把毛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等新中国人物拉进来混为一谈。

我们且回首炎黄五千年,从头谈起。

第一位:姜太公

世人皆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么姜太公到底是何许人呢?姜太公,名姜子牙,号飞熊。虽然封神榜里头的怪力乱神,封神之战都是虚假的,但是姜子牙是真的存在的,甚至在后世被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可以说是兵家第一位创始人,无疑是极为杰出的军事家

至于姜子牙的战绩还需要怀疑吗?西周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国第一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孙武:“昔 殷之兴也, 伊挚 在 夏 ; 周 之兴也,吕牙在 殷 。”

第二位:管仲

管仲之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有诸葛亮卧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刘伯温号称不若孔明、管仲,这两位大佬后世公认的军事大佬也不敢说自己比管仲强,那么管仲的军事才能就可见一斑了。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于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称之为“华夏第一相“。

孔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第三位:乐毅

管仲乐毅,有管仲,自然就少不了和他齐名的乐毅。

李靖:“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

自古军事之才不出管仲乐毅。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战役,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事迹。是历史上第一个攻必克的军事人物。

张辅:“夫以毅相弱燕,二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三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

第三位:孙武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史记》: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第四位: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前409年,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 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 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加以防守。

吴起是历史上唯一的常胜将军,一生没打过败战,与孙武被合称为孙吴。

尉缭子: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第五位: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武庙十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堪称著名的武将。

白起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着重介绍前面五位,后面五位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简单说说了

第六位: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候,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

第七位:卫青

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第八位:诸葛亮

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第九位:李靖

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武庙十哲。

第十位:成吉思汗

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中国古代,军事家层出不穷,非得论个前十,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十位只是我个人觉得最强的十位,并不代表大众观点。


像素说


关于古代的军事家,网络上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排行榜,说法也就大同小异了,不过很多人的答案中都是有着一些固定的人选的,比如兵仙韩信,这样的名将或者说是军事家都是认可度非常高的人,而要说到古代的十大军事家,这个时间也就限定在清朝之前,当然要包括清朝了,而近现代的军事家也就不再讨论之中了。

下面就来说说我心中的十大军事家了,排名不分前后,就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有着“武庙十哲”,在唐朝和宋朝的版本有着区别,唐朝版本的武庙十哲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而宋朝的武庙十哲是: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这是唐朝和宋朝官方的十大军事家了,当然这个只是统计到了宋朝之前的军事家,下面小编就结合历史,将清朝之前的十大军事家简单的说一下了。

第一个是孙武,作为兵家的始祖,孙武凭借着一部《孙子兵法》,就已经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军事思想了,就是如今依然能够指导人们的军事思想,甚至还传到了海外,当然编写《孙子兵法》只能够说孙武是一个理论家,其实孙武的实战不多,但是依旧能够让人们领略到孙武的风采,曾经率领吴国军队打败强大的楚国,并且攻占了楚国都城,差一点灭亡了楚国,这样的战绩足以证明孙武能够占据一个军事家的名额了。

第二个是白起,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征战未尝败绩,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当然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长平之战了,直接将原本能够与秦国一争长短的赵国打败,并且坑杀了30万降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赵匡胤做了皇帝来到武庙的时候,因为白起嗜杀将他移除武庙十哲,就连伟大的毛主席都是认为: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第三个是韩信,有着兵仙之称,可以说刘邦能够建立汉朝,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要知道刘邦自己指挥部队的彭城之战,可是56万大军被项羽3万骑兵打得丢盔弃甲,可以说韩信的战绩最出名的就是带着老弱病残的新军背水一战直接击败强大的赵国,攻打齐国之战更是让他成为能够左右天下大势的人,最后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其实最大的功劳就是韩信了,他的用兵灵活多变,给后人留下了背水一战、明修栈道、半渡而击和四面楚歌等战术,就像刘邦说的那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而人们在说道古代的名将的时候,也往往是韩白卫霍,足以见得韩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也认为: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第四个是卫青,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的序幕的拉开,其实就是从卫青开始的,可以说汉武帝有了卫青是他的幸运,卫青首次出征就是奇袭龙城,并且曾经七战七捷,而“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多人认为说的不是李广,而应该是卫青了,西汉的文学家扬雄说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而曹操的儿子曹彰也曾说出过: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第五个是霍去病,汉武帝麾下的两员大将,和卫青一样都是攻打匈奴的统帅,在17岁的时候就能够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建立军功,并且获封冠军侯,在短暂的军事生涯中,霍去病简直是匈奴的克星,生涯未尝一败,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了,尤其是两次河西之战,俘获大量匈奴人,更是在漠北之战中追击匈奴两千多里,直接打到了如今的蒙古境内,封狼居胥,成为武将建功立业的最大标志,可惜年仅24岁便去世了,编撰《汉书》的班固认为: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而在唐朝武庙和宋朝武庙中,霍去病虽然不是武庙十哲,不过却名列武庙名将之列,足以看得出人们对于霍去病的认同了。

第六个是光武帝刘秀,虽然刘秀是东汉的缔造者,不过刘秀的军事能力不容小觑,起兵攻打王莽,更是创造了昆阳之战的胜利,以一万多人战胜王莽几十万大军,这是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在东汉的建立过程中,虽然手底下有着云台二十八将,不过很多时候都是刘秀亲自指导作战思想,从起兵到结束分裂局面仅仅使用15年,这是古代唯一前朝的皇室再次建立统一王朝的情况,后面唐朝和宋朝、东晋和南明都是失败的结果,最好的结果就是得到半壁江山而已,难怪诸葛亮都说: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李世民也认为: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第七名是李世民,唐朝的统一战争中江山的一半都是在李世民的手下打下来的,甚至唐朝统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战争都是李世民完成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重心在北方,而李世民和李建成起兵直接打入长安,确保了李唐能够统一天下,后面无论是打败薛举和李轨、还是消灭刘武周宋金刚,最重要的就是虎牢关一战直接将王世充和窦建德拿下,之后唐朝的对手都不值得一提了,而唐朝初年的那些名将,像尉迟恭、秦琼、程咬金、侯君集甚至李绩都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单从军事家的角度去看的话,唐朝最伟大的军事家非他莫属,苏轼曾说过: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第八名是李靖,要说唐朝的第一名将一定是李靖,当然这是在李世民不作为皇帝的情况下,其实就算是有着李世民的存在,李靖也是唐朝唯一能够与李世民比较军功的人,在李靖的辅佐下李孝恭平定江南,可以说唐朝另外一半的军功是李孝恭和李靖打下来的,而且还跟随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而在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更是带兵直接消灭了东突厥,要知道汉朝同样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可是足足等待了将近百年才等来了卫青和霍去病,甚至李渊都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赵匡胤更是认为:唐李靖、郭子仪,皆出儒生,立大功。

第九名是郭子仪,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也许世界上将埋没一个人才,或者说以郭子仪为首的一众名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中,郭子仪和李光弼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郭子仪更是能够做到不让皇帝忌惮,这是他在战功上不敌李光弼,却能够享尽荣华富贵的所在了,先后在安史之乱中收复河北和河东,并且收复长安和洛阳,更有着单骑退敌的壮举,再造唐朝的功劳,让郭子仪的名字在历史上响彻开来,乾隆都认为:自古大臣出将入相,为国安危者,必有忠诚之德,经世之才,有以扶危安邦定国;然后立非常之功,万世之业,汉之孔明,唐之子仪,信其人也。当天宝之乱,明皇幸蜀,肃宗嗣位,河南、河北皆为贼有。蜂屯蚁居,不可耙梳,而子仪以朔方之兵,平定中原,收复两京,唐祚中复,其有功于唐大矣!天下略平,大局略定,谗臣伺图,夺其兵权。然朝命夕至,无绒于心,单骑克敌,感以诚信,非笃于君臣之。曾国藩曾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第十名是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跟随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徐达都是以主帅的身份作战,并且是第一个从南打到北的军事家,先后在鄱阳湖大战中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作为主帅带领常遇春等人北伐,推翻了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更是在明朝建立之后多次出兵漠北征讨北元,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史》中记载: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而徐达病逝之后朱元璋将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并且追封他为中山王。


语说漫谈


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造就无数的军事家,这其中有兵圣孙武,有改革家军事家吴起,有以少胜多,战术出神入话的孙膑,还有坑杀赵率四十万的白起,当然也还有多多益善的韩信,他们都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过光彩夺目的一篇,让后世敬仰。

如果非要列十大军事家,个人姑且认为是:孙武、吴起、孙膑、白起,韩信、李靖、霍去病、岳飞、戚继光、李秀成。

孙武,号称兵圣,著有《孙子兵法》,这成为后世最伟大的兵书,这种成就足可以位列十大之首。

吴起,首创了魏武卒制,以一当十,锐不可挡,生平未偿败迹,更是创造过以数万人打败秦军三十万人的奇迹。同时,他还是一名改革家,让魏国、楚国先后强大起来,着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孙膑,他最为人所乐道就是与师兄弟庞涓的故事,然而他所领导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还有他田忌赛马所表现出来的博弈思想,也为人所称道。

白起,秦国的大将,征战六国,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韩信,作为刘邦在军事上的主要助手,帮助刘邦取得一个个胜利,可以统率百万人马,军事实力超强。

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军事家,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让匈奴北撤700里,以至于后来匈奴北上西进,改变了欧洲的格局。

李靖,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可惜传世不多。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投军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是金军的克星。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军事活动家,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是近现代一名非常有军事天赋的军事家。

当然,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还有很多,这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华竖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有关古代的“十大军事家”,中国古代早就有了著名的“武庙十哲”。但是武庙十哲仅仅是唐朝时所确定的,此后千年还有一批军事家。我在这里综合武庙十哲和唐朝以后的军事家,列一个名单,仅代表我个人看法:

(武庙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1、孙武:中国古代第一位将自己的军事思想撰写成书,成为兵家始祖。

2、白起:武庙十哲之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堪称著名的武将。

3、吴起:开特种作战的先河,将魏武卒锻炼成第一支堪称“精兵”的人。

4、项羽:以一介布衣之身,从彭城起兵到为天下霸主,霸王只用了四年。这样的霸业,这样的军事才能,让项羽绝对堪称是史前中国最伟大的统帅。如果他能再懂一点政治,刘邦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5、韩信:同时代唯一能够和项羽比肩的人,也是唯一能在战场上击败项羽的男人。

6、李靖:写下《卫公兵法》的大唐开国名将,将唐初赫赫军功心法记录下来的人。

7、岳飞:作为两宋第一军人,一生几乎未尝败绩的将军,他是两宋之交当之无愧的第一军人、第一统帅。他的岳家军在保持极强战斗力的同时还有着极为严明的纪律,治军如此,可谓登峰造极也!

8、成吉思汗:这个,应该不需要解释吧?

9、徐达:能在骑兵战争中正面击败蒙古铁骑的,近百年只有一个,就是徐达!

10、戚继光:“吾生平先后三十年,大小水陆百余战,未尝一败!”这句老将军的遗言,已经足够证明他的伟大。戚家军的盛名,必将永垂不朽!



青言论史


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民间通常认为是孙武、白起、韩信、曹操、李世民、李光粥、岳飞、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上述的十位人物均为我国古代一时叱咤风云的军事领袖,而我认为中国古代优秀的军事家并不在少数,因此我再列举十位我认为的古代十位优秀军事家(纯属个人观点,勿喷,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一: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彻几乎以平民身份,光复汉室,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自光武帝称帝到统一全国,总共才花了十二年的时间,那怕是从光武起兵开始算起,也只有短短十五年,就使得四分五裂大中华大一统,难怪诸葛武侯说:“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这一年,光武帝仅仅四十一岁!!!

二:东汉班超

对没错,这个班超就是投笔从戎这个典故原型的原型,事实证明,班超确实很猛,他仅带着36个人就一步一步的搞定了西域,粉碎了北匈奴的阴谋。班超在他40岁之后的31年人生里,凭借他自己一人之力,平定了西域的50多个国家,这为东汉王朝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

三:五代十国后唐郭崇韬

五代十国第一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却被宦官害死!郭崇韬一生对李克用和李存瑁忠诚无比,先后辅佐庄宗、献策灭梁、为后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攻灭前蜀,一生功勋卓著,皇帝赐予铁卷,可以免除十死!一代英雄人物却死于宦官,令人唏嘘不己。

四:明朝蓝玉

蓝玉为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蓝玉一生,战功无数,彻底击溃元朝,平定西南叛乱,南征边疆,后因为朱允炆继承大统做准备,太子的武将集团几乎被清理干净,蓝玉也没能幸免,蓝玉自身也居功自傲,最终以谋反罪被杀。

五:春秋战国李牧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被评价为军事家。那么军事家这个头衔不是随便谁都能配的。李牧的军事指挥能力,被称为军事指挥艺术,而且他还创造了两个战争案例,可以做为教科书的课件。一个是赵破匈奴之战,一个是肥之战。强秦大军曾多次进攻赵国,但是次次都被李牧击退。可以说,秦军面对李牧,根本是没有办法取胜的。因此也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这个说法!

六:五代十国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

柴荣出生在一个极度黑暗动荡的时代,在柴荣登基皇位的后5年多的时间里,高平大捷,西取后蜀,三征南唐,最重要的是周世宗柴荣北攻辽朝,兵不血刃,仅四十二天,就从契丹人手中收复了汉族人屈辱失去的"幽云十六州"中的三州,也是在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最终病逝。值得一说的是整个宋朝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两次北伐契丹打算收复幽云十六州,都一无所获,死伤惨重,"幽云十六州"跨越了整个宋朝,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手上才真正夺回到汉族人手中!!!

七:五胡十六国冉闵

冉闵,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冉闵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冉闵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司马光也曾评价他: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八:明朝常遇春

常遇春明朝开国将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常遇春攻取衢州,大战九华山,大破陈友谅,塔儿湾大捷,攻占元大都。朱元璋评价他“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九:西汉韩信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人称“兵仙”。韩信用兵灵活,先后击败魏,代,赵,燕,齐,楚,无一败仗,彰显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刘邦称他战必胜,攻必克!

十:秦国王翦

王翦可以说是继白起之后的又一大名将,除韩国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与其子王贲所灭,可以说秦国统一天下,王翦和蒙恬将军并列为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这就是我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历史如明镜



学习冇止境1


有些人不知是没文化,还是不懂历史,连古代,近代,现代都分不清,还在这里大言不惭的答题发表评论,真的是厚颜无耻!

古代十大军事家,姜子牙,孙武,孙膑,吴起,诸葛亮,曹操,张良,韩信,成吉思汗,刘伯温。


冷眼回眸笑看花开花落


中国古代有很多军事家。较为典型突出的莫过于,孙武、吴起、姜太公、白起、蔚僚子、司马襄苴、张良、诸葛亮、李靖、刘基等。


孔五英


刘邦,刘秀,刘裕,刘伯承


A刘族长


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刘秀.刘裕.李靖.岳飞.徐达.戚继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