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中國古代畫家裡的一代宗師人物八大山人,目前最貴的一個拍賣紀錄是《竹石鴛鴦圖》,此畫在十年前,即2010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上,經過多輪的激烈競爭,最終加佣金以1.187億元的價格成交。是十年來八大山人畫作一直保持的最高紀錄。

此畫是八大山人畫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這一年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圖 立軸 水墨紙本

八大山人是朱耷的號,朱耷(1626—1705年),明末清初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堪稱中國畫一代宗師人物。他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後以號行於世。江西南昌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卻於他成年之際明朝滅亡。明亡後避難而削髮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來又改信道教,住在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此幅《竹石鴛鴦圖》正是他水墨寫意畫的代表作。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圖 落款

這幅畫的落款跟八大山人的其他作品一樣,落款以行草寫就,極其簡單。只有幾個字:“乙酉春日寫,八大山人。”乙酉年就是清康熙四十四年。而署名也是八大山人最經典的獨特簽名,有人說是他四字連寫像"哭之笑之”,哭笑不得之意。筆者覺得有待商榷。

另外此畫的用印值得一提,落款處鈐印:陰文“八大山人”和 朱文“何園”。這兩枚印章都是八大山人70歲以後才用的印章。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之後,此時也是八大山人畫技巔峰時期。《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朱耷》收錄了這兩枚印章,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印章。畫面右下角還有一枚朱文印章“真賞”也是如此。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圖 鈐印 真賞

這幅《竹石鴛鴦圖》成斜對角式構圖,而右上角的山石有傾塌之勢,給人非常壓抑的感覺。石頭筆墨幹練。看似簡率,實則虛實變化豐富。可見他的功力之深。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圖 石頭

而鴛鴦形象又誇張奇特。整體筆墨不多,但是凝練沉毅,風格雄奇雋永。筆致非常簡潔。是八大山人晚年的典型代表作品。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圖 鴛鴦

八大山人過億的作品目前只有兩幅。除此《竹石鴛鴦圖》,另一幅是《山水卷》。2012年拍賣了1.16億,僅次於《竹石鴛鴦圖》。

中國畫一代宗師 清四僧 八大山人最貴畫1.18億《竹石鴛鴦圖》賞析

八大山人 山水卷

八大山人晚年常住在南昌城內北竺寺、普賢寺等地。他的僧友澹雪為北竺寺方丈,與朱耷交誼很深。澹雪亦善書法,性格倔強,後來因觸怒了新建縣令方峨,說他"狂大無狀",被抓進監獄,死在獄中。澹雪死後,北竺寺不久被毀。這段時間,八大山人外出雲遊,訪友作畫,畫作頗多,這是他創作旺盛時期。最後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搭蓋了一所草房,題名為"寤歌草"。當時詩人葉丹曾作《八大山人》詩一首,描寫他在這裡的生活情況,"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叢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志,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八大山人就是在這所草屋中度過了他孤寂貧困的晚年,直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去世。享年8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