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想要增強免疫力,吃法不對也枉然

鼠年春節期間,全國同胞都在為“新冠肺炎”而揪心。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有關免疫力的話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也許人們期望,增強免疫力之後就可以免遭種種病毒的侵襲。

疫情當前想要增強免疫力,吃法不對也枉然

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很多,比如飲食、運動等。那麼,吃點什麼可以增強免疫力呢?確實,個人的營養狀況與免疫功能的關係密切並且會相互影響,營養不良可以導致免疫功能減退,嚴重的會發生感染甚至腫瘤,而嚴重的感染或長期慢性感染又會誘發或加重營養不良。


合理的營養是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的基本條件,多種營養素都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所以,當出現免疫力低下時,也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營養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

1.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維持機體免疫防禦功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的質和量都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蛋白質的缺乏會導致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球蛋白的萎縮和減少,降低腸道抗感染能力。所以平常不僅要注意補充蛋白質,還要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比如雞蛋、豆及豆製品、魚肉類、奶類。


疫情當前想要增強免疫力,吃法不對也枉然

2.脂類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脂類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多不飽和脂肪酸與正常的體液免疫關係密切,當多不飽和脂肪酸缺乏時,會導致體液免疫反應下降。日常攝入富含歐米伽-3系列脂肪酸(如植物油和魚油)的食物,可以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3.注意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A、C、D、E都可以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C。

維生素C能減少外界對人體細胞內平衡的干擾,促進抗體形成,維持正常免疫力。含維C最豐富的食物就是新鮮果蔬,如蔬菜中的西蘭花、大白菜、西紅柿等;水果中的山楂、獼猴桃、木瓜、草莓等。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維生素C很“嬌氣”,長時間加熱容易被破壞,烹調時最好選擇水焯、快炒。

缺乏維生素A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萎縮,纖毛數量減少,人體對外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就“不給力”,導致病菌更容易侵入體內。維生素A在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肝臟、魚肝油中含量較多。維生素A在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量與顏色有一定相關性,一般來說橙黃色和深綠色蔬果(胡蘿蔔、南瓜、西蘭花、菠菜等)提供的β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A。

當然,其他一些維生素也很重要。比如,維生素D需要通過奶、蛋黃、深海魚及多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E則可以通過植物油、豆類及堅果補充。


疫情當前想要增強免疫力,吃法不對也枉然

4.微量元素不可少

多種微量元素都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缺乏時也會導致免疫功能減退。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要注意補充鋅元素和鐵元素。

鋅是人體內100餘種酶的組成成分,尤其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含鋅豐富的食物主要有兩大類:海產貝類和菌菇類,另外在動物肝臟、瘦肉、山核桃等食物中也比較豐富。

鐵是抗體形成的有力後盾。缺鐵可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抗體產生,導致免疫反應缺陷。可適當吃些“補鐵高手”,如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豬瘦肉、牛肉、羊肉)。補鐵還有一個竅門: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所以在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時,也要吃些含維C豐富的食物,起到強強聯合的作用。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本文作者: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教授 周培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